《故事照亮未来》读书笔记(未完待续)
第一章·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1、【爱国】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信奉天主教的肯尼迪在耶稣受难的星期五吃了熏肉。
肯尼迪在就职演说时说:“别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时间背景:冷战的高峰时期)
相应于国家为我做出的服务,我能为国家做什么,我愿意为国家做什么?
2、【选举】有议题、有信念的选举
曾四次参加总统选举的反战的美国工运领袖德伯斯在聚会中说::“总是上层阶级宣战,总是底层阶级真正上战场打仗!”他因此被判“琐事叛乱罪”而入狱,他两次拒绝发动战争的总统威尔逊的特赦,最终接受了意见相近的新共和党总统哈定的特赦。
塔夫脱的主张:ZF少管资本市场。
威尔逊的主张:ZF要大管大资本的垄断,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空间,让美国积极加入国际社会。
罗斯福:ZF要大管大资本的垄断
德伯斯:反战,反对工人革命,反对资本主义,提倡平等社会。
3、【政治家的教育】培养更深更广的政治智慧
罗马时代建筑家维特拉维斯提出,建筑家要学会画图、数学、法律、医药、音乐、几何和天文学。换句话说,建筑师首先应该拥有完整的人的知识与能力,然后才能从事建筑工作。
全面的学习,才能适应世界的剧烈变化。
拥有学习的能力比已经掌握的知识更重要。
4、 【下台的智慧】重视步下政治舞台的身段
.在南北战争中率领北方军取得胜利,在战后两任总统的格兰特将军却因为卸任后的投资失败而毁了名誉。
5、【绝对真理】没有人能掌握绝对真理
与时刻注意自己要秉承美国宪政精神的政教分离原则的老布什不同,小布什常常引用上帝,并因此来为自己背书,为他要做的事情——反恐、发动战争、冻结人权、为富人减税,都包装成上帝的旨意。
5、【生命权】尊重生命的价值
小布什在担任德州州长时,签发了152起死刑执行案,在死刑案签发前,他与德州检察长进行半小时的会议。
小布什在“911事件”后阿富汗战争还没打完时,草率发动了攻打伊拉克的战争。
6、【战争】战争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一战时,因为各国都低估了战争可能带来危害,态度强硬不惜一战,造成协约国五百多万人阵亡,同盟国三百多万人阵亡。
二战时,各国因为想避免战争,导致姑息养奸,德国纳粹势力不断壮大,最终导致七千多万人死亡。
战争带来的问题必然超过其能解决的。
7、【和解】珍惜和解的难能可贵
2004年,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及中东特使的努力下,以色列摊出和平条件,但由于以色列自己不断改口,降低标准,导致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提高了期待,最终拒绝了和解协议。
8、【官僚机器】慎选支配官僚机器的人
二战期间,匈牙利国内的犹太人已经被消灭殆尽,但他们为了省事(省去向上级禀报国内已经没多少犹太人了),为了执行上级命令,还是颁布了限制犹太人的决议。
官僚体制创造了一系列细碎的程序,让参与其中的执行者们看不到真正的目的与结果,也感受不到其中的罪恶感,而只是觉得自己在执行命令。
9、【政治信念】提防没有原则、没有信念的人
1800年,美国总统改选期间,由于与国父华盛顿关系密切的汉密尔顿的干扰,引起蝴蝶效应,导致与汉密尔顿政见相左的威尔逊当选总统,而汉密尔顿之所以宁可让自己的死敌威尔逊当选,也不让布尔当选,是因为布尔是一个没有信念的人。(汉密尔顿的政见:大联邦主义、主张发展工业、支持废奴;威尔逊的政见:各州分权主义、主张发展农业、支持奴隶制)
后来布尔的副总统任期满了以后,他想回老家当州长,却失利了,他把这事也归咎于汉密尔顿,两人决斗,汉密尔顿把枪口指向天空,布尔却朝着汉密尔顿的身体开了枪,致使汉密尔顿死亡。
没有信念的人,破坏力很大。
10、【政治信仰】信仰与现实的平衡
东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王权正统性,而把王莽定义为一个僭越者,把他描绘为一个骗子。
针对当时日趋严峻的贫富差异,出身豪族的王莽反对土地兼并,反对大量蓄奴,反对商贸——重农轻商。为了抑制商贸,王莽把货币交易的规则一改再改,改得非常复杂繁琐古怪。
王莽是一个极有信仰的人,他笃信儒家经典,而无法发现其与现实的差距。
11、【虚无主义】可悲的虚无主义领袖
1960年,日本爆发了第一次“安保斗争”(就是否要与美国续签安保协议,官与民发生矛盾冲突)。官方的态度时软时硬,作家三岛由纪夫批评当时的美国内阁大臣岸信介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虚无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没有信念,没有真正相信的东西,他们可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意见。
12、【强国】爱国土,还是爱国民
16世纪开始俄罗斯开始有意扩大面积,到19世纪成了一个世界性大国。
1929年到1953年,苏联设立劳改营,把很多劳改犯输送到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西伯利亚,建设西伯利亚。
苏联解体后,西伯利亚的人口迅速外流,少数几个繁荣城市竟靠贩毒支撑。
作者认为俄罗斯应该放弃建设西伯利亚,而俄罗斯官方却还想方设法把人口输向西伯利亚。
13、【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从17世纪起,俄罗斯多次通过或取消把卖酒官营。苏联时期,国家从卖伏特加得到的收入是总岁入的五分之一。二战时,斯大林让前线士兵每天喝2两伏特加。至今酗酒问题仍严重困扰俄罗斯。
14、【政绩】理解风险,对付风险
不吃药发病率0.5%与吃药后发病率0.05%,看似区别不大,但如果风险累积,就会产生巨大差别。
政府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看到风险,并一点一滴降低风险,防患于未然。
15、【庸俗】庸俗是一种罪恶
作者借凯斯勒表达了一种态度:尊重艺术的人,不会发动战争去破坏艺术,破坏美好。而在庸俗的统治者眼中,战争、国家高于一切。
16、【统治】洞识统治的破坏性
1992年,萨达姆为了清缴隐匿在奎纳沼泽的反对派(什叶派和库尔德族),下令弄干这块沼泽地,并在一百八十天完工。
17、【透明】让政治运作公开化
美国纪录片《华氏九一一》中借美国高官唱歌五音不全、梳头前朝梳子吐口水的囧样来表现政治人物人前人后的截然不同。
在极权独裁国家,讴歌颂扬祖国繁荣昌盛的纪录片很多,国家愿意花钱。
18、【无知之幕】打造公义环境
作者通过妇产科市场的竞争,来表达希望政治舞台上,不同政党也能公平竞争,互相监督纠察,轮替很重要。
19、【民主决策】刺激民主决策的“审议日”
1975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做了一个恶作剧式的民意调查,他们虚构了一个法案,采访路人,询问他们对于此法案的看法。当采访者问出“你是否赞成推翻该法案?”时,较多受访者不回答或称“不知道”,而当采访者加上“XX议员支持推翻该法案”的前缀时,受访者纷纷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或是支持,或是反对。可见,所谓的民众意见也总是会掺杂了很多水分——许多盲目下定论、做决定的人。
为什么现在知识分子在现代民主政治中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说服他们费时费力,而他们的一票并不比其他人的一票更有用。
作者认为,应该创造出更多愿意深入思考、讨论的选民。美国有学者建议设立审议日,有偿组织民众参与讨论。
20、【民主资格】凝聚社会的信任
1976年美国大选,共和党代表福特因为吃不来墨西哥特色食品tamale而被民众认为不够亲民,失去民心,导致败北。(幸运的是,福特最后因为水门事件尼克松辞职而当上了总统。)共和党的老布什也因为不爱吃花椰菜而被民众嫌弃。
经济景气时,民众支持现任,经济不景气时,民众支持现任的反对党。
试图攀登上权力顶峰的人,应该尽力获取民众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