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这部电影色彩上除了结尾都巧妙的选用了黑白画面使得和结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剧本是由著名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观看的过程中即使时长三个多小时但因为电影的经典表现始终能够牢牢的锁住观影者全部注意从而不会感觉疲惫与困意。
看完整部之后给我一种直击灵魂的复杂感觉,在导演的超级构思下,扮演犹太人的每个演员在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哽咽中淋淋尽致的表现了他们在那碎军官的压迫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无限哀痛。
我看来除了描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与痛苦之外本部片子更有深入探讨和思考了人性层面。
酒色财气无一不沾的军官原本想做好人,容许别人错误,给浴缸清洗不净的童拥想给他一次机会但是最终还选择了击毙,想悔改的善性在朦胧血腥的环境中日趋丧失,他失去了理智,麻木不仁,丧心病狂,甚至逢人开抢就地处决无辜的犹太平明,视生生命如粪。
而与他恰恰对比的是幸德勒的接下来娓娓道来的一切举动:刚开始奥斯卡辛德勒想趁战争给他的机会想把废弃工厂雇佣犹太人重新经营一家制造军用品的公司大赚一笔,但是后来随着德军败战的接近加大了肆意虐杀犹太人的力度,奥斯卡渐渐通过他超强社交魅力累积的的资源贿赂各官员倾家荡产地前后一共买下了1000多口人,在名单上的一千多个人是一千多口活生生的生命一千多个充满渴望的世界。
在最终德军宣告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时奥斯卡辛德勒遭遇流亡,出发之际所有被他救下的犹太人表示救命之恩并且赠送刻有“拯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一个世界”字样的戒指作为纪念时奥斯卡先生更加彻底的展现了他的伟大人性的光辉,那一刻更加彻底领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开始埋怨自己不够努力,即便拿出所有家当也只就出了屈指可数的1000多人,开始后悔自己从前挥金如土,然后指着车,戒指及所剩无几的东西表示能多就出更多的人,毫无保留的展现了人性本善的深刻内涵。然后爱莫能助的悔恨中渐渐的离开了。
后来画面开始转为彩色,成群结队的幸存者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与前面黑色无力绝望的画面形成对比,影片尾部络绎不绝的幸存者给与世长辞的奥斯卡墓碑上轻轻安放着象征感恩缅怀的石头堆积成山,每年他的祭日不请自来地祭奠,完美诠释了奥斯卡虽已在九泉下,但他的大爱与伟大却在千秋万代的犹太人的心中熠熠生辉,在所有人类的心中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