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骑白马,月亮不见啦。
看完谭石太太的《纸飞机》,总有特别想说的东西,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少年杨煊就像是在黑暗中独自生长的杨树,沉默,桀骜,却又正直。母亲自杀之后他对外界的漠然是真的,对杨成川的仇恨是真的,对汤君赫母子的厌恶是真的,但是根底里的善良也是真的。虽然我并不觉得善良对于主角来说是一件很值得标榜的特质,但是我觉得杨煊在肆意生长的黑暗日子里没有长歪,而像他妈妈期望的那样,正直而不软弱的长大,是一件招人疼的事情。
杨煊对汤君赫态度一开始的转变应该是周林事件了,文中对杨煊的心理描写很少,但是这里有一段,看到汤君赫打算直接杀人的决绝和绝望,他从愤怒到心疼,是他正直的性格使然,也是这段割不断的血缘关系使然。从这里开始他没有像之前那样完全漠视,而是有了些许上心。
刚开始戳破弟弟的同性恋倾向和他对自己的心思并没有在他心里留下很重的印记,他没有很在意也没有很当真,这个他小时候当作玩具,长大后一边漠视又一边在意的弟弟,在这个令他窒息的家里,是一点乐趣,他有点好奇他弟弟这些年的成长,也不太搞得清楚这个弟弟脑子里的想法,只是看着他对自己的依赖和对自己偶尔释放出来的善意的欢欣鼓舞,觉得有点好玩罢了。
而当汤君赫认真地告诉杨煊,他对杨煊的感情是应茴对杨煊的那种的时候,杨煊才开始正视弟弟对他的情感,首先是愤怒。这里的愤怒其实挺值得琢磨的,因为他那会是真的有把汤君赫当成弟弟来对待的想法,所以才会愤怒。汤君赫在台球厅为自己着急的样子,回来之后眼巴巴地执着地让他喷药剂的样子,让他一点一点的找到了幼时对待这个弟弟的感情。
生日野炊时山上的意外让他的愤怒没有持续多久。当情节越来越展开的时候会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处总有一些幼时的影子,比如杨煊让汤君赫等一下的话,汤君赫就会一直乖乖等哪里也不去。所以后来杨煊发现汤君赫被冯博骗上山之后,幼时汤君赫走失时他的那种急切加倍地涌上来。而看到汤君赫后,对方额头上那个与幼时留下的疤痕重合的伤口,也唤起了他对汤君赫所有的手足之情。本来我以为就到这儿的,但看到后面一段杨煊的心理描写:
“这里简陋而空寂,只有一点好一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俩。 杨煊想多待一会儿,待一晚上也可以,他不怕冷,也不怕饿。可是他却不能这么做,再待下去,山脚的人都该找上来了。这个世界上毕竟不是只有他们俩。”
就让我突然意识到,汤君赫那句“我对你的感情,是应茴对你的那种”砸在杨煊心里,可能就是像一个小石头投入湖里,投进去就咕咚一声,但是泛起的涟漪一圈比一圈大。他对弟弟感情的失控,可能比他自己想象的,比他表现出来的,更早一点。愤怒是没有了,但是看到弟弟和伤口,连着心疼带起来的除了血缘上无法忽视的情谊,还有一些其他的情感。
杨煊对汤君赫的情谊不假,但对他妈汤小年的厌恶也是真。毕竟他妈妈的死是笼罩他整个少年时期的阴霾,而在他的认知里,汤小年是小三,他爸的帮凶,造成他妈妈自杀的凶手之一。所以当听到报复汤君赫就是报复汤小年这个观点的时候,他动心了。他知道汤君赫对他的依赖不纯粹,所以那次早上在汤小年在外面敲门时突然主动帮他手渎,毫无疑问是报复。而这个突然的肉体接触无疑是给了汤君赫心底快溢出来的感情一个出口,之后他的主动,欲望,迷恋,诱惑,更加直白浓烈的呈现给了杨煊。
有了一个带着不纯粹的动机的开头,之后所有的亲密都有着一层模糊的影子,即便他并非是做戏。他无法说服自己不去在意汤君赫,也无法说服自己完全不考虑汤小年全心全意对待汤君赫。
他们第一次发生关系在元旦之夜,这也是杨煊感情的又一个转折点。他是动情了的,是有欲望的,他可能刻意引导自己这样是为了报复汤小年,但是他知道自己失控了,从灵到肉。所以之后他有意地将这段关系再往兄弟上面引,正如作者描述的汤君赫的心理旁白,“当他已经不甘心只做他弟弟的时候,他却表现得越来越像个哥哥。”
我信杨煊是动了真情的,但是看到后来我也和汤君赫一样寒心,他很少主动找他,很少在做爱之外亲吻他,是不是不够爱,是不是真的在报复,是不是这一段感情真的就是汤君赫一个人的独角戏。杨煊是一个很克制,对自己特别狠的一个人,看番外得出来的结论。所以我觉得杨煊少年时期的爱意比我看到的更深。不主动是他自己的克制,或许是他不想自己的感情更加失控,或许是他不想,在这段打着报复旗头开始的关系中,盛放太多真心却让一切都看起来那么不纯粹,也或许是他不想在这个注定会伤害汤君赫的陷阱旁再推他一把。
文中好几次都表达过,他想把汤君赫打包带走,他想只有他们俩人。他被汤君赫全心全意毫不藏私地爱着,献祭着,他被这份爱和火光灼伤,被照耀着无处可退,也让他愈发清晰地看到自己动机的不纯粹,这种不纯粹让他无法像汤君赫一样捧着自己的真心去回应,所以他才会在最后摊牌,看到有评论说,这是人为的误会,可是我觉得不是,这是他曾经某一刻真实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动机,而汤君赫的爱意让这一点不纯粹都无处遁形。
不是误会,摊牌是必然,离开是必然。
有些东西只有时间能够证明,真心爱过也都是有迹可循的,随身携带了十年的证件照和带血的T恤,79封不曾通知过对方的遗书,他给的爱,并不比他少,只不过是不宣之于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