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博物馆猜想
还记得阅读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时的感受:一股淡淡的悲伤始终温柔地包围着我。
里面有一个经典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刻:帕慕克和未婚妻解除婚约后,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寻找着芙颂的身影。
突然想到,有可能这个小说并不只是情节表面那么简单的,讲述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它是有隐喻的。
它讲述的是人类和文化的关系。
芙颂和我们的男主人公凯末尔是青梅竹马的,他们之间的爱情发生的那么自然,感情那么纯粹,纯真的两个人。
但是,凯末尔受到了社会观念的束缚,他不能找比自己阶级低的妻子,即使两个人是亲戚。
让我们读者很欣慰的是,最后凯末尔离开了不爱的未婚妻,打算和芙颂在一起。可是芙颂却因为之前心受伤了,离开了凯末尔。
芙颂就像是我们人类文化中那些最纯真美好的部分,我们曾经和它水乳交融,很和谐地在一起。可是渐渐地,我们慢慢地遗失了这些美好,纯粹,我们的社会文化把自己束缚住了,掌控住了。
但人类的人性还在,我们还是向往那些美好,所以我们又重新追求它,虽然追求的过程很艰难。
结局呢,很不幸,芙颂虽然打算重新和凯末尔在一起,但在结婚前夕,芙颂在一场车祸中身亡。
那是不是帕慕克对我们文化现状的判断:它已经死了。我们正生活在后纯真年代。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对纯真年代的永远的怀念。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