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治愈“未完成情结”,这个设计师决定种出一把椅子
你是否也陷入过这种怪圈?

设计方案一改再改,却改回了最初被自己毙掉的那版。心里始终有个声音在说,第一版才是最完美的。
谈过几场似是而非的恋爱,每一场都以失败告终,却始终不肯承认,对方都有初恋的影子。

抗拒成为父母的样子,却在某个瞬间,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父母如出一辙。
越是努力忘记的过去,越是无所不在。明明想走到终点,兜兜转转,却又回到了起点。
惊慌、恐惧、无所适从。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手操纵着一切,让我们反反复复踏进轮回的怪圈,成为了过往的囚徒。
但实际上,这双手并不存在。

我们之所以会被过往困住,是因为那个曾经发生的,让你魂牵梦绕的,迟迟无法释怀的,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决策和行为的未完成的事件,就是你的未完成情结。
“未完成情结”概念,源于现代心理学主要学派之一格式塔心理学。
该流派认为,那些未能被满足的心愿,会像淤血一般堵住潜意识,除非你主动发现并解决它,否则它将跟随一生,左右你所有行为。

现代都市,似乎每一个人都在被迫成为金刚芭比,即使内心已经走到崩塌的边缘,也要拿出最强大自信的微笑,无所不能的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只有当夜幕来临,卸下所有伪装,才能回归到那个脆弱无比的洋娃娃,用一场痛哭,一场失眠,祭奠慢慢崩坏的自己。

但我们到底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的舔舐伤口,摆脱那些未完成的情结呢?
一个叫加文·蒙罗的设计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完成念念不忘的事情,成为想成为的人,非但一点都不难,而且会收获很多意外之喜。

那把椅子
我望着那把椅子,心想这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那一刻,一切都静止了。
当蒙罗决定种出一把椅子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只听说过种树的农夫,从没听说过种椅子的设计师,很多人这样感叹道。

但蒙罗却显得非常平静,因为这个念头,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已经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那一次,在花园里玩耍的蒙罗,看到了一株长得像椅子的盆景植物。或许是上帝的指示,或许是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蒙罗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正是那几眼,让「那把椅子」深深刻在了他脑海里,以至于多年后他仍然时时想起。
几年后,蒙罗因为一些意外,经历了几次脊柱矫正手术。康复给了他大量的空闲时间,让他再一次忍不住认真思考起「那把椅子」的事。

到蒙罗来到苏格兰和加利福尼亚当学徒时,他开始有意识学习用自然材料制造建筑。
通过学习的深入以及一些偶然做成的自然拼接家具,接近自然形态的家具成品让他再次想起了「那把椅子」。

这一次,他没有再犹豫,他决定亲手种出一把椅子。

简单艺术
简单是一种艺术,但若你不认同,我亦不反驳。
2006年,蒙罗开始在一小块土地上尝试种椅子。
他弃用了此前制造家具所用的钉子、榫头和机械,让树苗顺着特制的塑料模具生长,并按照所设计的形状固定节点,使之逐渐长成家具的形状。

此外,他还需要随时修剪长岔的枝桠,为了使形状更为立体,还需要移植或者嫁接其他的小树苗。
他戏称这种培植方法为打印技术,一种以空气、土壤和阳光为原料的3D打印技术。

但种植过程,远比蒙罗料想的复杂。他的树苗,被溜出来的奶牛践踏过,也被兔子啃光过。而且种出一张椅子树,至少需要4到8年时间。
还好,蒙罗最终凭毅力种出来了,并开始规模化生产。到现在,他不止能种出椅子,桌子、椅子、灯罩、镜架,只要你能想到的家具,他都能种出来。

不同于一般的设计师,蒙罗的日常更像一个农夫。他要照看树苗,还要清理树枝,但蒙罗愉快的将这些工作称之为“一种简单的艺术”。
他人眼中的“种椅子”,在蒙罗的心中,是传达一种生态家具理念。他的野心,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生态家具做成一个新的生产系统。

努力完成未完成的事件,非但拓宽了蒙罗的设计视野,更让他收获了平静、悠然自得的心境。这种心境,让他活的更加洒脱,更加快乐,也更加靠近自己。

人生像一条轨道,有些人选择弯道超车,用加速度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有些人,用不断的超速寻找终点,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想要的是起点。
无论是哪一种,这只有一次的人生,都值得我们用力去圆满。有想见的人,就飞奔去见。有想做的事情,就努力去实现,有想要去创造的设计,就大胆去想象。
很多事情,只有尝试之后,才会发现,最难的其实是第一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4F67GAY9tdpmwUkDKuMKQ

-
在水一方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20: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