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新论摘要
今天起开始读钱穆老先生的国史新论,在这记载一些读书摘要吧。
一章 中国社会演变
1.中国封建制度的建立是自上而下形成,而西方式有下到上确定。
2.中国的封建分为秦汉以前和之后,之前是诸侯分封的封建制,之后是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封建制。
3.自古以来的制约经济和均产精神是制约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
4.以政治指导社会,而不是社会影响政治;以理想制约经济,而不是经济规范理想。这种社会必然导致思想的固化,应变能力的缺失,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框架内可以较好实行,但在一个处于积极变革的时代将产生种种问题。
5.农民在古代,主要有田税和服兵役的任务。关于土地有井田制 均田制 屯田制 租慵制 两税法 清丈
兵役有屯田制 府兵役制 (补充。。)
6.变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上向下的变革,较为温和,不流血的变革,比如科举制度的形成。
另外一种是自下向上的变革,较为彻底,比如新中国的成立。
7.平等和组织力量的矛盾。当一个社会处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下,组织力量相对薄弱,这种制度下对战争的抵御能力会比较弱,南北宋是典型事例。
8.一个社会需要中心力量来引导,完成社会整体的进步。没有中心力量引导的社会会走上政治上违背统一的地方割据,经济上阶级性的不平等。
一章末尾钱老对未来中国趋势的分析在现在来看,也十分合理。不是以农村经济为中心,通过国际贸易融入时代,中国无法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自身内在生机的发展都很有思考意义。
一章 中国社会演变
1.中国封建制度的建立是自上而下形成,而西方式有下到上确定。
2.中国的封建分为秦汉以前和之后,之前是诸侯分封的封建制,之后是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封建制。
3.自古以来的制约经济和均产精神是制约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
4.以政治指导社会,而不是社会影响政治;以理想制约经济,而不是经济规范理想。这种社会必然导致思想的固化,应变能力的缺失,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框架内可以较好实行,但在一个处于积极变革的时代将产生种种问题。
5.农民在古代,主要有田税和服兵役的任务。关于土地有井田制 均田制 屯田制 租慵制 两税法 清丈
兵役有屯田制 府兵役制 (补充。。)
6.变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上向下的变革,较为温和,不流血的变革,比如科举制度的形成。
另外一种是自下向上的变革,较为彻底,比如新中国的成立。
7.平等和组织力量的矛盾。当一个社会处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下,组织力量相对薄弱,这种制度下对战争的抵御能力会比较弱,南北宋是典型事例。
8.一个社会需要中心力量来引导,完成社会整体的进步。没有中心力量引导的社会会走上政治上违背统一的地方割据,经济上阶级性的不平等。
一章末尾钱老对未来中国趋势的分析在现在来看,也十分合理。不是以农村经济为中心,通过国际贸易融入时代,中国无法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自身内在生机的发展都很有思考意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