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迷茫与困惑
25岁的时候,我写了篇文章,名字叫做《我比二十岁时更加生猛》。
当时还引用了王小波的一段话:我在过去的几年里,被生活的重锤击倒了很多次,可是受伤了,自己舔好了伤口;击倒了,自己再爬起来。生活以为我会像老牛般越锤越安静,可是我却像狮子般,越锤越强大,越懂得反咬一口。25岁的我,正是觉得自己很生猛,全世界都在自己脚下的年纪里。
时光不长,不过是三年,前几天跟一个好几年前认识的朋友吃饭,他问我他有什么变化,我用了这段经典的比喻:我觉得你前几年是阳光明媚的少年,现在看来,像是一只被锤过的牛。
当然,他气死了。
其实在讲他的时候,我自己心里也有说自己的意思。
这将近半年没有更新的日子,我其实换了份工作。上一份工作做了五年,告别的时候,用了一天的时间说再见,其实后来,内心花了很久的时间,来跟自己进行缓慢的告别。即是跟自己过往的那段青春和经历告别,也是跟那些青春里遇见的人告别。
2018年的人生主题,就是不断的学会告别。
很清楚的记得,我爸爸告诉我爷爷得了肺癌的时候,我先是大哭了一场,然后就开始想象着那一场离别,刚开始完全不能接受,到现在,我爷爷依然精神抖擞的去化疗,建造自己梦想中的房子,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在我打电话的时候,依然喜欢跟我开玩笑,他永远都有那种老式的知识分子的优雅,即使面对死亡也不例外,快一年的时间,我也慢慢的接受了,人会渐渐老去,会渐渐死去这件事情。
我知道我一直都是一个太过于幸福的小孩,老、病、死,这些事情,在我的生命里,真的不曾亲身感受。虽然从小医院里见惯了鲜血和死亡,可是不是自己的亲人,就不会体会到那种绝望和恐惧。
好在,爷爷依然用自己的姿态,教会我告别这件事情,是很难过的,但也可以是优雅的。生命终究有尽头,所以要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跟工作的告别,则有点儿像一场漫长的失恋。
虽然我是放手的那一方,内心也有很多不舍,但又明白自己必须要往前走,因为还有想要抵达的远方。已经呆在了自己的舒适区,担心过了三十岁,就再也没有改变的勇气。
女孩儿总是这样,总会有年龄的担忧。尤其在28岁这个节点上。
不像是25岁的时候,觉得青春还有大把,还能肆意挥霍好多年。能写出,比20岁更加生猛这种生命力鲜活的文章。而28岁的我,总觉得自己一直在被生活锤打,我灰头土脸的往前跑,但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只是知道,想要向前走而已,总是充满了困惑,我也试图搞明白,这种迷茫和困惑来源于哪里。
闺蜜朱小姐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我很为她开心,同时我也开始了新阶段的焦虑。
我不像她是对婚姻和育儿,都充满了热忱的人。我是对这两件事情都没有期待的人。
既然没有期待,是应该像大多数人一样,结婚生子,还是等待自己有了期待的那一天?
三年前我还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是否能将就着度过这一生》,到今天依然被点赞和留言,文中意思是我们不要去将就,应该等。可是今天再看这个文章,每一次的点赞,都让我感慨曾经的年少,假如,我一直等不来这种结婚的冲动,失去了相爱的男朋友然后又错过了生小孩的黄金年龄,失去了做妈妈的权利呢?
这就是被生活锤过的意思。
你曾经以为,你不会妥协的那个点,到了某个年纪,因为对未来的恐惧,你犹豫着,是否要妥协。
这就像一个十字路口,你不想妥协,你也不想后退,可是绿灯亮了,你就站在路中间,周围是此起彼伏的喇叭声,你不能佯装听不见。
于是你觉得被生活锤过了。
然后呢?
我也不知道。
我没有办法用沸腾的鸡汤和口号来叫嚣着,觉得自己越来越强大了。并没有。
反而是越来越怂。怂到担忧此刻,是未来人生里最好的一刻。
我只希望我爱的一切都能保持原样就好。
爷爷跟癌症都能保持原样。
我爸我妈继续吵吵闹闹,不要暴富也不要穷困。
我妹依然是天真无邪的样子。
我弟依然呆头呆脑每天背医书。
而我,在生活不停的锤打中,用文字忠实的记录我的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