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回忆(一):思明与湖里
各位读者大家好,这两天西安雾霾非常严重,同城的读者外出时要坚持戴口罩哈~
之前说要写厦门旅行的攻略,但写着写着就发现,我写的最多只能算是游记罢了。且不说贯穿了许多自己吉光片羽的印象,好些炙手可热的人气景点比如中山路、曾厝垵什么的我压根儿就没去。如果不是和老妈一起,我八成还会任性地连鼓浪屿和土楼都舍弃掉……“低温”得非常彻底。
既然如此,就当是一个朋友想要尽可能多的与你分享这次旅行的故事好了。且让我慢慢说给你们听。

| 前 言 |
其实,我原计划要去的不是去厦门,而是上海。
临近2018年年尾,我在豆瓣上看到一则让人兴奋的活动预告:中国内地最大规模的董其昌大展将于12月7日在上博举办。不仅有上博馆藏的董其昌经典书画作品,还包括海内外多家收藏机构的重要藏品。
我不是学美术的,对这位晚明时期书画大师了解得并不多,想去看展的念头很单纯:以前尽是看印刷品的缩印图片,而这次能近距离饱览一代宗师横跨48年的创作精华,实在是难得的机会。
手头还剩几天临近保质期的年假,可以赶在12月底出行,就开始以看展为目的规划出行,顺便再美美吃一趴上海小吃。老公工作正在紧要关头,不能和我去。想起老妈还没去过上海,就打了个电话,说打算带她去上海玩一圈。
一开始老妈对于去上海也挺高兴,但后来一听说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看展,声调便消沉起来。我听她语气不对,就问她想去哪儿,老妈表示一直想去福建看土楼,朋友圈里常见友人土楼留影,美哉~洋气哉~魔都展览看不懂,不想去。
我对土楼其实没啥太大兴趣,但转念一想,若是两人一起,只有我兴兴头头地看展,老妈无事可干,到最后肯定谁也玩不痛快。于是推翻沪行计划,改去福建厦门。
于是,怀着些许与董其昌大展交臂而错的遗憾,我和老妈登上飞机,展开了四天五夜的厦门之旅。
1 | 思明与湖里
思明、湖里分别是思明区与湖里区。思明区在厦门岛南部,湖里区在北部。粗略地看,正好被东西走向的仙岳路隔开。
厦门不大,游玩的主要景点基本集中在岛南部,如果住思明区的话,不管是出行还是就餐等等会更方便;机场、动车站则位于北部,住湖里区的话赶飞机、动车更便捷。

我们乘坐的晚间航班抵达高崎机场已近半夜,公共交通早已停运。不想大半夜奔波劳碌,来之前在Airbnb上订了一个离机场很近的民宿房源,在湖里区云顶北路的市政服务中心旁边,距离乐都汇购物中心、BRT以及公交车站只有区区几分钟脚程,算是相当方便了。机场打车过去不到二十块。
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这附近有很多类似的民宿房源。我们入住的小区分A、B座,来来往往的几乎都是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见不到老人和小孩。大家上下电梯时会心照不宣地避开目光,不会盯着别人上下打量。可能因为没什么常住居民,虽然进出的人很多,却感受不到生活气息。
我和老妈住的是LOFT。第一印象还不错,挺干净的,房主准备也比较周到。
房间里没有厨房,卫生间做了干湿分离,提供全自动波轮洗衣机和电吹风,客厅窗台安了升降晾衣杆。二层只放得下一张双人床垫和靠墙一排放被褥的壁橱,层高一米五多点,上去就直不起腰来。


网上看不到的小细节,住进来也一览无遗了:塑胶植物上落了很多灰,窗帘不怎么遮光,热水器容量有点小,床品不怎么舒适等等。不过洗衣、晾衣很方便,是个加分项。总体住下来的感受就是更适合年轻人,如果带老人或孩子的话,酒店可能更方便些。
原本我计划在这里住个一两天就换去岛南部的酒店,但懒癌作祟,最终决定四天五夜都在民居住。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决定在实际旅行中将成为左右我们出行节奏的重要因素。拜它所赐,我们也度过了一段极为独特的旅行时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