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访谈的启示
现在网上很多各类访谈,有些学者似乎不由自主地唱高调,比如声称自己为人民写历史之类,看了有点吓人。
学者的通病嘛,就是太正经,不好玩。
看吴孟达的访谈,倒很有意思。真实,直率。
他说,他成为演员的动机就是从小不爱读书,爱演戏,觉得演戏很风光又出名快。这就很真实,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可能这也是香港的市民文化的反映,很实在,没那么多高调。动机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把事情本身做好更重要。
他说在艺员培训班受了一年的训练,理论也不记得,大多是实际表演。但是后来到了怕电影的时候,他对角色的理解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在人性的角度,人都是差不多的。坏人成为坏人也有他的原因,有时只是冲动。所以他要把坏人演得让人同情。
我觉得撇开各种理论,流派,吴孟达的这些话其实直指人心和真实。有时候,很多东西没有那么玄乎。真理往往是最简单的。大家都是凡人。把人当人。哪有那么复杂呢?
然后吴孟达承认自己年轻时出名,美女投怀送抱,也荒唐过。这也很坦率,而且他没有以此为荣,是在被问到以后才说起自己的荒唐史。
然后说他和周星驰为了观察生活,坐在长椅上偷看人谈恋爱。其实这也很重要,和理论比起来,真正观察生活细节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是现在很多读书的人,做“研究”的人,动辄“课题”,“经费”,“理论”, “方法”的人,真的在实际生活中关注过细节吗?
所以我常常觉得,和作家,演员比起来,越是学术化的人离真实的生活越远,写出来的东西即使发表在最好的刊物上,也是粗线条的。看他们 屈尊表现“底层”,什么斯皮瓦克,其实还不如看几部吴孟达的电影。
(补注:某电竟然设立“表演博士”实在是误尽苍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