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散步——历史的游乐场
柏林是个有趣的城市。
一个上帝掷骰子的地方。
世界上很难有这样一个城市,
近距离地保持着矛盾和丰富。

法国前文化部长曾评价柏林:"巴黎永远是巴黎,但柏林从来都不是柏林。"
与人们心中德国人的刻板印象不同,柏林是变幻的,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一直在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它是老城。
(在电视塔上俯瞰柏林)
又是座永远的“新城”。


它是简单的。宁静,平和,位居MONOCLE 2018全球宜居城市第六。


大街上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奔驰。

它是复杂的。自由、叛逆、冲突与颓废,在城中各个角落凸显。

这是在一家网红烤肠店,墙上戏谑地改画了一张著名的涂鸦:前苏联的勃列日涅夫亲吻前东德的昂纳克。


它是有故事的。

去德国的时候,正赶上世界杯。我们在柏林的街上溜达,大街上人迹稀少,突然一个广场上人山人海,以为是球赛,结果是多明戈的歌剧。音乐迷们席地而坐,聆听音乐响起,现场整洁有序。

另一条街上,靠近勃兰登堡门,则整个被封闭起来,道路上每隔数百米,就架起一个大屏幕,让球迷们看球。我们到那时,德国队的第一场比赛刚踢完,输了,满地狼藉,剩下的人喝着啤酒,等着看下一场比赛。

这瞬间,仿佛浓缩了两个不一样的德国。但都看不出任何残酷战争曾有的痕迹。
柏林,曾遭受过一次次毁灭性的打击。
1943年11月22日,英国皇家空军派出764架轰炸机,展开大规模轰炸柏林的“柏林战役”。到1944年2月,“柏林战役”一共发起13次大规模空袭,,摧毁了柏林1/4的市区,市郊和市区内的150多座电气、军火、通讯设备和轴承工厂,炸死1万多人,150万人无家可归。市区90%的建筑被摧毁,树木全部被砍光,水电系统也遭到破坏。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调集了22000门大炮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等10个集团军,开始对柏林的总攻。5月1日,苏联红军的旗帜插上了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5月8日德国投降。

二战后一道柏林墙,让东柏林和西柏林成了两种意识形态,两个国家,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欢。

在冷战时代,柏林墙把世界一分为二。这座城市于是成为东西方两个世界最直观的见证与标本。
随着柏林墙被推倒,铁幕对面的大量东欧移民通过柏林逃往西方时至今日,德国依然是土耳其非法移民流入最多的欧洲国家;阿拉伯人充斥在原属西柏林的区域;俄罗斯移民要么搬进了艺术区,要么开起了特产超市;此前作为东德的社会主义同胞的越南劳工,也把家人纷纷接到了柏林,用越南美食为德国单调的食物体系增添亮色。

(柏林墙上的手绘,和吹着自制乐器的街头艺术家)
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和Zimmerstrasse街交界处的查理检查站(Checkpoint Charlie)在冷战期间是非德国人在两个柏林之间通行的关口。

(查理检查站)

(二战历史墙)
站在柏林的街头,感受世事变幻,身不由己。

命运,究竟操纵在谁的手中?

人间不值得,不如一醉。

你以为身在远方,其实从未走远。

时间从未停止。

(世界钟,和游学的孩子们)
历史悄然逝去。

(犹太人纪念碑)
荣耀在风雨中沉默。

稻穗在战场上生长。

(柏林墙纪念遗址)
你我正在这人间的游乐场。

这,就是柏林一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