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人生七年》有感,阶层固化后我们就不要幸福了嘛?
1、
1964年,英国BBC电视台开始了纪录片《人生七年》的第一个7up的拍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选取了14个来自伦敦不同家庭背景的7岁孩子,并且人生的每一个七年对他们进行一次跟踪采访。导演的初衷是为了看看2000年时候,整个英格兰的缩影,因为2000年的主管和工人,1964年的时候才7岁。
随着7岁,14岁,21岁,28岁。。。。这部纪录片早就超过了其原本的意义,它直接的把不同背景的14个人的人生一点点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从7岁时候的孩童梦想,到14岁时候的青春迷茫,到21岁时候初入社会,28岁找到或没找到的方向,35岁体会到亲人的离世。。。最终在2013年,每个人的56岁最后一期中画上了句号。
花了两天从7岁看到56岁,看着14个完全不同,却无比真实的人生浓缩在短短几个小时里面,在眼前晃过。这是比自传,比电影,比传奇更能打动一个人的真实人生轨迹,奇妙的是导演把他们放在了一起,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遭遇,在相同的大时代下,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从看着一个人小时候的童真梦想,到长大后遭遇现实,追寻理想,遭遇挫折,回归家庭,最后到了56岁回顾一生。不自觉的想起自己以前的几个7年,我们在干什么,是否能够在这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会不会像他们一样在人生的关键选择上走他们的老路?
虽然导演刻意的去区别阶层和家庭在14个主角人生中的影响,特别是通过他们之间对比,会让人产生富人阶层孩子还是富人,穷人阶层视野局限,人生选择格局落后最后导致还在穷人阶层的错觉。
但是如果从人生的幸福感和追求上来说,这14个主角在人生的路上,都是有很多机会最终改变着自己人生的,他们里面的很多人,人生的转折都是从遇到一个好的另一半,从一个好的婚姻开始的,就算里面争议最大的Neil,也在40岁以后找回了自己。
而对于家庭来说,他们的家庭都往前了一步,在大时代下,每个人都会变得越来越好,他们的下一代也会越来越好,就像西蒙被问起他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条件的时候,他说他们什么都有啊(他指有一个父亲)!对于一个小时候没见过父亲的孩子,长大后可以给自己孩子一个爱他们的父亲就意味着全部了。
所以从自己一代到下一代,里面的每一个人生活都是在往上的,他们的孩子会比他们往前一步,而他们孩子也能获得他们小时候得不到的爱。
2、
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一样的,新中国改革开放才几十年,虽然寒门再难出贵子,今年北京高考状元的一番言论都在说着阶层固化这个事情。但是就算英国几百年的固化下,都还有机会往前一步,更不用说我们这个固化才开始被提及的时代了。
我们常常说的阶层往上越来越难,既得利益群体会加固护城河,防止城堡外面的人往里面走。这些可以说一直都存在,从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就存在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又在害怕阶层固化呢?
因为,往上的门槛高了。以前政策红利,市场红利,时代红利下,是个人都有机会,普通人阶层跃迁概率高。可能鼓个勇气就成功了,如果用概率来说100个里面有15个的话,现在这些红利消失殆尽,市场竞争激烈,资源向上层圈子聚集,导致现在的概率变成了100个里面只有8个可以有机会了。
但是,社会越来越稳定,国家在逐步的发展,时代的红利和科技的红利现在还远远没有结束。往上跃迁的通道,只是关闭我们熟悉的那一部分,而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去发现那些新开辟的通道,比如科技,比如全球化,比如更新的大时代。。。
从《人生七年》里可以看出,在成熟的社会结构里,对于资本的追逐以后,出现的是对于幸福和自我实现的追逐。而自我实现,比如传教士小哥布鲁斯从小到大想帮助他人的梦想,一点点长大后去实现,最后还帮助Neil走出人生困境。还有搬去澳大利亚的保罗和妻子最后建立的老人养护社区来帮组他人。黑人西蒙虽然离婚,父亲离世后抑郁一阵子,但是最后和妻子收养了几千个孩子。。
当我们对财富和资本追逐的阶层固化以后,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永远不会固化。同样对于善良的你,有钱的可以组建公益基金,没钱的可以支教山区,他们获得的自我实现的人生意义是一样多的,区别只是选择数量不一样而已。
财富的上升通道也许开始慢慢收紧,但是关于幸福的通道确实千千万,你永远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心灵归处。
3、
以前对自己的孩子,一直有一个计划,就是在孩子出生前,开始录视频,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待,想法,愿望开始,每一年录制一次,采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后18岁以后送给孩子当成人礼。
看完《人生七年》以后,我有了一个新的计划,越长大越明白,人最难的是理解并接纳自己,有时候遇到大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回到原生家庭,回到儿童时期去找答案。
那么何不给孩子一个认识自己成长最好的礼物呢?就是从1岁开始,对于世界,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爱,对于各种话题的理解和看法,我们一一记录下来,一直记录到人生的终点。
而且看着自己从小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的变化,不正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记录嘛?不正是我们的孩子最好的认识自己的渠道嘛?这个礼物,将会远远超过我们之前所预想,它是非常珍贵并值得去做的。
通过《人生七年》,有些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每7年都要问一下自己,因为从纪录片可以看出来,7年就是一辈子,7年就是一个人生,。对于生死,理想,爱情,责任,生命的意义,世界的偏见,如果你也有时间,那么现在仔细思考思考,然后记录下来,现在28岁,等我35岁的时候,我会回来更新的。
好了,我要去记录我28岁的人生采访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