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音乐报告
查看话题 >香港观察:从乐坛的没落说起

2019,叱咤乐坛颁奖典礼,古天乐凭借合唱歌《(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浴室》夺得「我最喜爱男歌手奖」。全场欢呼,和他一同站在台上的是出道20年、终于拿下至尊歌曲大奖的容祖儿,以及她多年的宿敌谢安琪。

一个影帝凭借半首歌赢了乐坛专业歌手,这成为这届颁奖礼最大的新闻点了。无论明星如何激动泪崩,台下的欢呼声如何喧嚣欢腾,香港乐坛最辉煌,人人哼唱《明年今日》《可惜我是水瓶座》便泪流满面的日子,终究还是过去了。
然而,20年前在1999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新人容祖儿和张柏芝平分了最佳新人奖金奖,铜奖获得者则是凭《还珠格格》风靡全国的林心如。当年出席的嘉宾包括谭咏麟、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国荣、梅艳芳,初出茅庐的陈奕迅和杨千嬅,随便一个名字,都在后来的香港乐坛举足轻重。

那年Twins还是中学生,谢霆锋刚刚出了《非走不可》。台上一众歌手笑靥如花,谁都有理由相信,香港乐坛的繁荣将持续很久。
庶民精神:在狮子山下相遇上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
我哋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狮子山下》
香港粤语歌曲的崛起,70年代是个绕不过的时间段。
罗文、许冠杰、邓丽君、林子祥、甄妮、谭咏麟,每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那个十年的粤语金曲,有日后在非典时被政府用来激励港人的《狮子山下》,有坦荡洒脱的《问我》,有代表升斗打工仔生活的《半斤八两》,还有红遍全港的《小李飞刀》。

1972年,香港半山区宝珊道发生的山泥倾泻,冲毁了一座两层高的洋房,导致67死19伤。

1973年,香港股市发生史上最大规模的股灾,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9成,许多市民倾家荡产甚至自杀。

几番波折后,香港人逐渐自发形成了一种本土的市井精神。依靠自己、奋发拼搏、走出困境的庶民精神汇成泱泱大海。以庶民精神、以香港为傲的心情崛起,粤语歌取代英文和国语歌,开始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70年代成长起来的香港一代,生于香港长于香港,他们对上一辈所在的内地故乡并没太多乡愁,更容易对本土社会产生自豪感。粤语歌成了他们重要的休闲娱乐,也为粤语歌的崛起贡献了重要作用。
电视文化:风也急风也劲
「莫说青山多障碍
风也急风也劲
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70-80年代开始,随着无线和丽的电视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电视剧贴近香港的时代背景,家长里短但又强调「同舟共济」的家庭伦理剧、小人物奋斗闯荡的商战剧、金庸、古龙小说改编的武侠电视剧不断在香港不断掀起收视狂潮。
1980年的《上海滩》,1982年的《万水千山总是情》,1983年的《射雕英雄传》,1988年梁朝伟的《绝代双骄》。而每一部电视剧都有一首主题曲,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主题曲跟着街知巷闻。《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俩忘烟水里》等,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传唱至全国。

而另一个重要的电视舞台是新秀歌唱大赛。
1982年,一位年轻的姑娘用她低沉略沙哑的声线在舞台上唱着徐小凤的《风的季节》。在那之前她已在香港各大酒吧有驻场经验,姑娘特别的声线让她在舞台上赢得了第一,顺利和唱片公司签约。许多年后人们才惊觉,这个女孩和这个舞台,都成为了香港乐坛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个姑娘是梅艳芳,那个节目叫新秀歌唱大赛。

香港的粤语新秀歌唱大赛比国内的超级女声早了好几十年,为香港乐坛持续输送许多新鲜血液。比赛最初由香港无线电视和华星唱片合办,得奖者会获得华星唱片的歌手合约。
关淑怡、郑伊健、周慧敏、黎明、草蜢、杨千嬅、梁汉文……不少歌手都在这舞台上留下最初青涩的表演。而这些人,又陆续成为后来香港流行乐的中流砥柱。
巨星闪耀:像红日之火
「像红日之火燃点真的我
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
——《红日》
香港乐坛进入巨星年代,在80年代已有原形。一个出名的故事是谭咏麟与张国荣对男歌手的争夺。
80年代谭咏麟和张国荣从一众男歌手中突围而出,而谭咏麟一直保持领先位置。两边歌迷势成水火,互骂互殴不断。谭咏麟的歌迷甚至划花了张国荣的车,留下「张国荣死于爱滋病」的恶毒诅咒。两人不堪重负,谭咏麟在1988年宣布不再领奖,张国荣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轻取最受欢迎男歌手,后索然无味也宣布不再拿奖。

谭张争霸告一段落后,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草蜢和Beyond乐队等相继冒起。
1991年,黎明因参演电视剧而火速窜红,唱片销量红火,将李克勤的声势压下。因为刘德华和黎明同属「偶像派」,曾被传媒成为「双子星」,而作为「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非常强劲的声势,当时已有传媒将他们三人统称为「三剑侠」。
1992年,原本在台湾发展的郭富城凭机车广告被熟知后出了第1张个人唱片《对你爱不完》,深受台湾歌迷的欢迎,随即又推出了个人2张国语大碟,风靡整个亚洲。郭富城杀回香港推出的粤语专辑夺得四白金销量,人气急升,迅速窜红。
当年《东方日报》刊登了一篇描写香港流行乐坛的打油诗,香港「演唱会之父」将郭富城封为第四位天王,这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歌手从此便合称为「四大天王」,影响力大,同期几乎没有女歌手能与他们媲美。

盛极而衰:夕阳无限好天色已黄昏
「夕阳无限好天色已黄昏
本想去凭爱去换最灿烂一生
想不到长吻带来更永恒伤感」
——《夕阳无限好》
进入21世纪,香港乐坛迎来了新的发展,陈奕迅、谢霆锋、容祖儿、郑秀文、陈慧琳、杨千嬅、李克勤、Twins,然而悲哀的是,十年后回望,竟然是最后的一段辉煌。
21世纪的香港乐坛,似乎偶像歌手多,实力歌手少,讽刺的是一个原因是科技的发展。
黄霑曾经提过,造成香港粤语歌坛衰落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科技发达」。价钱便宜的电子组合器、软件相继面世,歌曲元素包括和声、节拍可随意输出组合,人人都成为作曲家。
例如Midi软件,可以把任何种类的声音,转变成可回放的讯号,存在计算机黎日以后可使用。任何作曲的元素,例如旋律程序,乐句,节奏组合,变化,或者歌声,都可任意输出,和其它声音讯号作出种种不同组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作曲人,这在降低门槛的同时也降低了专业性。
卡拉OK的出现,也对香港的音乐产生了负面影响。卡拉OK流行度高,歌曲传唱度与卡拉OK的点播率息息相关,作曲人常因为迁就卡拉OK顾客而在音域上收窄了创造范围。原本流行曲的音域是在十一二度徘徊,为了让没有受过训练的大众舒服唱得舒服,就把歌曲旋律限制在十度以内。

70-80年代时高昂激情的粤语歌曲变成了一众偶像歌手喃喃自语式的「口水歌」。歌曲的传唱度也大大减低。
令香港音乐更逐渐衰落的另一原因则是颁奖典礼。原本以表彰一年优秀歌曲和优秀歌手的颁奖典礼,逐渐因颁奖礼和唱片公司利益纠葛成为「分猪肉」,公信力大大下跌。
四大颁奖典礼,论资排辈依次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新城劲爆颁奖典礼。十大劲歌金曲由TVB举办,而叱咤乐坛则由商台举办。每个颁奖礼和不同唱片公司的关系好坏不同,同一个歌手的得奖结果也大有不同。
有些歌手在某个颁奖典礼上横扫千军,但在另一个颁奖典礼上只得到零星的安慰奖。
2009年的劲歌金曲颁奖典礼,TVB和四大唱片公司因为版权决裂,互相杯葛。四大唱片公司的歌手包括包括陈奕迅、谢安琪、张敬轩及薛凯琪等昨晚全部缺席兼食白果。当晚的颁奖礼出席的大多数为英皇、东亚以及无线的艺员歌手,导致英皇旗下的歌手不停拿奖,横扫19奖。林峰获得亚太区最受欢迎男歌手,一些观众随即发出嘘声,表示「没意思」。

未完待续:仍长埋你的心中从未变
「那首潮水忘情水不再经典
仍长埋你的心中从未变」
——《十七岁》
刘德华在跨年演唱会上,因身体原因忍痛宣布取消后面的演唱会。在红馆举行的20场跨年演唱会不得中途腰斩。劳模一样的华仔最后确诊流感,却得到了不少歌迷的理解。
当年大火的歌手孙耀威则是进驻各类直播平台做主播,还辗转各个城市跑商演,行程之紧密让许多网友甚至戏称他是「走穴艺人」。
过往有多火热,现在的处境似乎就有多尴尬。
所以,香港乐坛衰落了吗?
虽然影响力逐渐式微,我们却能看到越来越多像 my little airport、林一峰林二汶这类小众歌手的冒出,小众音乐人终于在本地歌手北上「搵食」的情况下有了新发展。

当颁奖典礼的影响力下降,歌手的努力不仅仅围绕颁奖礼,更多元的音乐种类出现。
2017年成功众筹15万港元,粤语概念专辑《刹那的乌托邦》面世,上至已功成名就的黄耀明、下至素人都在努力演绎,专辑的概念宏大,词曲优美犀利,被豆瓣粉丝感动称为「香港乐坛的乱世之光」。

一直坚持做粤语歌的张敬轩在今年的《十大中文金曲》说道:「虽然唱片市道不好,但气氛好好多,歌手间公平竞争,前辈给机会我们就好像接棒似的。」
或许只有当旧有的力量和势力逐渐瓦解,粤语歌手才能在危机中不断反思、更加团结,最终破釜沉舟,产生新的经典。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黄霑



-
shin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03 19: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