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经验-BA】埃默里大学Emory MSBA商业分析专业校友申请+项目介绍+录取信息+就业总结+就读体验(2018、2017)
2018 fall MSBA校友申请经验+就读体验分享
大概是录取gatech用掉了我全部的运气,UT Austin(最开始的梦校)用一封拒信结束了我的18fall申请季。因为申请期间论坛给了很大帮助,就写些希望对今后申请的小伙伴们有用的东西吧。
背景:
海本会计专业,GPA 3.4/4.0左右,G760,T112,四大审计在职,一段三个月的audit analytics经验
附申请timeline

关于背景:
对于像我一样转专业的人来说,ba是一个能够学到tech的东西并且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项目。这两年的申请也越来越火爆,申请人的三维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时时被即将失学的危机感包围。回头看,三维重要,但并不是那么重要。学校给的往年中位线只是参考,并不是硬性要求。即使学校官网上对背景有某方面的要求(比如wfu要求fall18申请人在2016年以后大学毕业并且没有/很少工作经验,我并不符合这个要求但我还是申了并拿到了面试。一直Pending是因为我申的比较晚。),只要你的整体package适合这个项目,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高的三维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当然,也不能过低)。最重要的是和项目的契合度,要展示给学校,我申请msba并不是因为我一拍脑袋想申请一个很火的以后可以赚钱的专业,而是认真思考过这个项目对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决定性作用以及我为了这个职业规划做了哪些准备。
很多ba申请者都是文商科背景,所以会很关心学校对编程及数学能力的要求。我的技术背景并不强。高中学过基本的微积分(全忘光了),大学完全没上数学课,只有一门专业课用到了sas(这还是我翻以前的report无意间翻出来的,所以保存大学的各种资料还是很有好处的) 。决定申请msba后上了一些数学和编程的网课,比如很热门的python for everybody,把codecademy上sql和python的内容练完了,datacamp上也做了一些practice。但怎么说呢,上网课几乎是转专业ba申请者必备的,单凭网课很难突出自己的独特性。而且我在申请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很多机会提到网课,更多的时候学校希望了解你的经历细节,网课很难讲出彩。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找一个数据相关的实习或类似的实际工作经历,一方面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另一方面面试文书都有更多的内容可谈。我觉得我的三个月audit analytics的经历对我的申请起了决定性作用。一来帮我解决了一封推荐信,二来可以在文书和面试时展示给学校我对analytics在工作中应用的理解。
可能对很多工作党来说,现在的工作跟数据并没有关系,辞职去找实习又有点奢侈。这时候可以先试试本公司的资源。Audit analytics是一个新的部门,我听说这个部门后直接去找了它的经理谈我想借调去audit analytics三个月的意愿。中间还经历了跟我的mentor谈话,跟我的审计项目经理谈,借调的日子也换了两次。这一切发生在我决定申请msba之前。当时只是想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因为我迟早会跳出审计这行,我也不知道这个经历最后会如此重要。最终借调在申请季即将开始的时候成行。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准备阶段: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时说,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我进四大其实是因为不清楚自己以后想干什么,工作又跟专业对口,平台也不错,准备干几年就走。走之后去哪里却一直不知道。一开始受不了工作中很多重复的admin,我自学了一点vba帮我的审计项目提高工作效率。也没有想很多,只是希望晚上整组人可以早点回家。。。正好那时公司开始大力发展audit analytics,学了vba之后对其他的工具也比较感兴趣,就去磨经理弄了个借调的机会。后来静下心来想了一些,我对会计类的工作其实不是很感兴趣,最终应该是要转专业的。Ba正好是一个转专业的契机而跟我本来做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没联系。最终17年6月底才决定申请美国的master,那时gt都还没考。决定的当天买了gt的书,注册了账号,开始学习。考虑到很多学校第一轮十月份就开始,到时如果gt的都没考出来会比较慌,所以决定争取九月底之前把gt考完。幸运的是因为我的背景,我不需要花时间背单词,全部精力用在了看书刷题。即便如此,那时一边上班一边学习还是有一些压力的。不过结局是美好的,成功在9月跟标化告别。不过我多少也有点幸运的成分,尽早把标准考试考完才是王道,毕竟考一次管几年。
讲到标化就多啰嗦一点gmat吧,主要是我考gmat时犯了考试大忌。。。quantitative和verbal section中间有8分钟optional break,因为考试太早,我就出来吃了个东西,然后华丽丽地迟到了还不自知是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我我才坐下开始verbal section,迟到了大概一分钟,导致我最后一题没有时间做。。。幸好gmat最后一题对成绩并没有太大影响。回头看我只能说我心还挺大的。
申请阶段我也纠结过,完全diy还是找中介帮帮忙。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看重的东西也不一样,没有哪一条路比另一条路好。就我个人而言,综合考虑了以下几点,我还是决定找个中介:
1.我已经工作有一阵了,费用不会对我造成太大经济压力
2.平时审计的工作实在太忙了,各种加班,希望中介可以给我选校和文书修改方面的建议,节省一些精力和时间。尤其是文书内容修改好但是字数超了的时候,删字是一件很崩溃的事情。很多大学其实有writing hub的服务可以利用,但我已经离开学校了。。。
3.很久没有面试了,希望能在面试前做mock interview
4.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可以找中介咨询,不用担心自己问出来的问题是不是有点愚蠢,适当缓解申请过程中的焦虑
当然,有的环节我一定要自己做,毕竟自己的申请自己最上心:
1.填写和提交网申表及各种相关资料(我最近才知道有的中介会代填申请表。。。)
2.跟admission officer发邮件交流
3.文书初稿我自己写,文书终稿我会把语法什么的重新查一遍
关于申请:
最好尽早开网申界面,了解学校的要求有哪些。学校官网上写的都不一定是准确的(当然,这属于极个别情况)。比如ut austin官网上一开始写要两封推荐信,我打开申请表才发现是三封,然后开始纠结要找哪个prof帮我写。。。我还给ao发了个邮件讲网站上写错了,之后改过来了。尤其注意有的学校要求成绩在deadline之前送到,或者需要录video essay。因为很迟才发现遗漏了某个环节而不得不推迟申请轮次会悔不当初的。
选校的话,我选的全部都是一年项目,因为长的项目开销会大一些(就是如此实际)。其实大部分学校的优劣势稍微做一下research或者和学长学姐了解下都还是比较明显的,好的学校优势都差不多,劣势却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劣势在每个人心中的权重不一样。比如有的人看重地点,有的人看重学校综合排名。个人觉得最终选校,能不能接受学校的劣势比学校的优势更重要,这样才做得到落子无悔。时刻回想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是一件很糟心的事情。
申请学校梯度的问题很多人已经讲过了,不再赘述。在准备得当的情况下,每个学校尽早申!尽早申!尽早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方面可以早点吃定心丸,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后续坑位不足申请难度会增加。尤其申请季会横跨春节,春节前没有offer的话过年的心情说不定都会受影响。Emory我本来打算申请第二轮,因为那时我才在audit analytics待了一个月,其中还包括training,我觉得我没有准备好。(事后想一想,面试和递交申请中间可能隔很久,所以当时我完全是可以申请的。)不过中介催着我交了第一轮,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第一轮申请得人比较少,录取率比较高,第二轮明显申请人数几句上升。WFU从一月面完一直pending到现在。当然,也有学校招生节奏掌握得比较好。比如duke,第一轮申和第二轮申没有什么差别。Gatech更是干脆只有一轮。
申请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文书和推荐信了。
关于推荐信:
推荐信最好能展示你不同方面的能力,工作中和学习中尽量都有。但对于我这种已经离开学校的人来说,找prof要推荐信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尤其我在学校的时候属于小透明,现在离开学校才发现当年应该多多跟prof交流。但没办法,所以如果学校要两封推荐信,我一律是一封找审计项目经理,一封找audit analytics经理。虽然都是经理,但侧重点不同。如果非要第三封推荐信,我只好去找prof。很多人也说过了,牛推+强推>强推>牛推。本来想找那个教sas的教授,结果人家辞职去香港了,我瞎猫碰到死耗子找到了他新的学校邮箱,但是邮件石沉大海。。。最终想破了脑袋,找了当年教过我一节课也做过他TA的一个prof,因为其他的prof应该都不记得我了(摊手)。所以还在学校的同学们,珍惜和prof在一起的时光。
文书:
我觉得文书总结起来就是在语言流畅的基础上,真情实感有逻辑。真情实感嘛,就是写你所想的。如果你非常喜欢一个项目,这份渴望会自然而然流露在你的文书和面试中,并且传达给ao的(听起来好中二啊,但我真的觉得是这样)。并不是说一定要煽情或者用华丽的辞藻,朴实的语言也是可以打动人的!而且即使是保底校,也建议申拿到offer之后愿意去的学校,不然写得费劲还可能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逻辑,就是有前因后果。并不是把所有高光经历列出来就好。毕竟文书是一个命题作文,所有的内容需要为你的中心思想服务。即使你的履历中有非常突出的社团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 如果这个经历跟文书的主题相差较远的话,要果断舍弃。更何况很多文书上限是300字,能把跟主题相关的内容塞进去已经顶天了。文书最好还要体现一下个人的独特性,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比如看了麦肯锡的report觉得ba前景广阔,或者上了几门网课觉得好有意思啊这种。这时就体现了数据实习的重要性。举个例子,通过这个实习我对analytics有了如此如此的认知,但是现在analytics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觉得在我工作的领域analytics还可以有如此如此的应用,但是我能力不够啊,我要打怪升级啊,所以我来申请ba了。最终文书的潜台词就是就是,我为申请这个项目做了如此如此的准备,我以后有能力和信心找到工作。
******2018.09更新*****
本人目前emory就读。开这个帖子是希望给想申请emory的同学提供一点最新的学校的信息,毕竟有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更好的决定。没有最完美的项目,只有最合适的项目。虽然emory msba才第二年,但项目组的用心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大家也愿意跟项目组共同成长。
关于背景
鉴于官网上好像还没有更新class of 2019的profile,这里就放一个从项目组得到的profile吧。
Program size: 44
Average GPA: 3.4
Average GMAT: 724
# of students with Work Experience: 18
Average years work experience (of those with experience): 3
很多同学会关心,如果我没有达到average GPA或者GMAT还可以申请吗?我的答案是,大胆申。我自己GPA就没有到达average(摊手)。有一点我觉得很多人已经反复提过了,学校永远看的是整体package,标化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敲门砖。真正决定命运的是essay和面试。尤其对于有工作/实习经验的人来说,一个相关的工作/实习经验完全可以弥补GPA方面的相对劣势,不仅能解决essay中的技术桥段,还能让你的面试言之有物。
关于数理背景,我们这届本科有数学/统计的,有cs的,有纯商科的,有engineering的,还有学心理的,可以算是比较多种多样了。真要说比例的话,其实统计/cs背景的人并没有占很高的比例。可能也是因为学校对于我们的定位就是培养成能把business和analytics结合在一起的人。项目组也说比起hard skills她也非常看重申请者跟项目的契合度,所以不是很tech的背景不需要太担心,重要的是你的passion和对ba的理解。楼主的tech背景也不强。并且学校的curriculum还是比较tech的,只要你认真学习,tech的能力对于找工作绝对够用。这点从就业率方面也能看出来。当然,申请或者开学之前补一补stats, probability和编程之类的课(网课)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在申请的时候展示给项目组你对ba的热情付诸了实践,另一方面较强的学习能力会让你在这10个月中稍微好过一点。
另外作为商学院下的项目,学校对communication skills还是挺看重的。你不需要说标准的美语或者英音,但至少不能畏惧说英语。effective communication重点不在口音,重点在说的内容。厚着脸皮networking是商学院必修课之一。我们这届甚至有被拒了之后通过去insight day和项目组联络感情并最终成功转正的励志故事。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大家想对emory的学习生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在官网connect with an ambassador(有关申请本身的问题请直接联系AO)。项目组会派student ambassador跟大家联络的。而且如果碰到好的申请者,student ambassador可以跟项目组提出重点关注。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关于就业
学姐学长们拿到的offer有American Airlines, Delta, Deloitte, Coca Cola,Caesars Entertainment,顺丰等公司。至于就业率,项目组还没有公布。但我们听说的情况是,毕业之后一个月内,除了3,4个还在经历面试,其他人都找到了工作,有relocate的,不过大部分在亚特兰大。当然,如果你非tech公司不进的话,emory可能目前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虽然亚特兰大有不少大公司(比如全美第三多的fortune 500 companies),tech公司的比例肯定还是比不上硅谷。但是学校也知道很多同学想进tech公司的想法,也在积极建立跟更多tech company的联系,也请了像Lyft这种公司的alumni回来介绍。
另外通过我们的几次company visit我们也发现,不是tech公司不一定意味着学校所学的machine learning啊之类的东西就用不上,不少传统公司其实也有很强的analytics team。比如我们去georgia pacific的campus visit就发现,analytics在revenue, marketing, operations, HR方方面面都有应用,而且这些应用都能看到实在的利益,比如减少了多少原材料的损耗,或者降低了多少的成本。
关于项目本身
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关键词的话,我会给emory的项目选“用心”。最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项目组能听进去意见并做出优化。比如上一届每天早上8点上课,很多人起不来,上课迟到。听取了学姐学长的反馈之后,项目组非常良心地把今年上课时间推迟到了9点半。而且bootcamp也比去年提早了三个星期,因为上一届反应8月开始bootcamp时间太紧了,这也给我们留出了一些时间去适应亚特兰大的生活。再比如Decision Analytics and Optimization的教授去年发现有学生capstone需要queuing theory方面的知识但是没有讲到,今年硬是把这部分挤到了本来就很紧凑的课程中。
项目本身还有一些轶事。比如项目director Ram是cloud computing一词的提出者。虽然维基并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 “cloud computing” 和 “Ramnath Chellappa” 。再比如教intro to business analytics的Vilma和教machine learning II的Panos是两口子。某天Vilma生病了,我们非常惊讶地发现Panos站在了讲台上。项目组也是用心良苦,无论如何都不让我们缺课。因为小班教学,班上的人关系也非常好,每年都有班对诞生(大家都是来认真学习的!敲黑板!)
总结
如果你非tech公司的data science岗不去,emory大概不是一个很合适的项目。但是,如果你希望找一个business和tech相结合的项目,emory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用emory msba的三个core value结束这篇帖子:Curiosity,Grit,Humility。永远保持好奇心,这样才有动力去发现新鲜事物寻求改变,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放弃。而保持谦虚可能是比较容易被忽视,但又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使是在tech公司,也没有人会说自己知道所有的东西。There’s always something to learn from others。另一方面,对于很多传统公司来说,公司对Business Analytics职位的需求在于, 公司正在从过时的数据系统转换为更加现代的模式, 希望利用更先进的analytics tools来优化企业运作。所以有些Business Analysts刚入职的时候要面对可能是公司从十几年前开始使用的复杂和臃肿系统,manager也有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regression是在干什么。这些可能不是你最想干的,但这不代表你就可以表示不屑。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企业在提供analytics职位的时候就已经在积极求变,我们要做的是用我们的知识帮助企业转型,虽然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都能进入自己的梦校。
****************************************************************************************************
2018fall校友就读Emory MSBA是怎样一番体验~
文章编辑于2018.08
Quick update: 今天我们的Career Coach Ginger跟我们说上一届所有学生都找到工作了, 没有人去读Phd或者另一个Master。
之前申请季一直在论坛上查找各类项目的信息, 去年在选校的时候论坛上的帖子对我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现在希望能回馈大家, 分享一下目前为止在Emory MSBA的体验。现在项目已经开始一个半月了, 对目前为止的经历我感到超级满意, 觉得当初的选择很正确。
项目概况
首先是项目的大致情况。这一届一共有44人, 在项目负责人Ram Challappa承诺的不超过45人的范围内。中国学生有24人左右吧, 其中至少三分之一是美本。 剩下的学生里印度、欧洲和非洲的国际生和Emory商学院本科合作项目的学生都有。出乎意料的是USC、UCLA、UT Austin、Columbia的毕业生都有, 毕竟这些学校都有MSBA项目。根据上课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学生的编程经历都十分有限。不过说实话, 刚一入学让我特别惊讶的是,无论是美本还是陆本的学生,大家的口语都非常好。我想学校在这方面应该有意识地选择沟通能力强的学生吧。毕竟是一个商学院项目, 负责人也非常强调和雇用企业的人建立关系(俗称Networking)的能力。说到项目在商学院,我觉得这给项目带来了很多优势。从项目的Summer Camp开始以来, Career Services的负责人Ginger就不断强调, 我们项目的目标是培养能将data science和business application联系起来的搭桥人。因此除了最基础的coding和analytical skills, 项目主要在培养我们problem solving和将分析结果用business language解释给没有技术背景的人的能力。我觉得Emory的MSBA在定位上做的非常好, 毕竟MSBA读出来技术实力肯定不如Phd, 所以要更好地发展软实力(沟通和商业知识)。
这段时间我对Emory MSBA项目最大的感受就是:负责。Dr.Challappa是真的希望把这个项目做好,而不只是新办一个吸金的MS degree。无论是招生官Allison、项目经理Ben还是就业导师 Ginger他们都一再强调希望为我们提供最优秀的教育和就业资源, 并将项目发展成最好的MSBA program之一。而我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他们在此方面做出的努力。我想也是因为Ginger和Ben都是Emory的MBA毕业生, 他们自己也对学校拥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将项目办好。项目还特别重视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team building skill。Ben和其他教授根据MBA的情况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详细的team building准则。我们四个人一组, 每个组都要按照准则进行商讨,在工作、沟通和任务分配等方面达成一致。保证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据我所知, Dr. Challappa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从其他学校挖来了数位同时拥有Data Science技能又有industry experience的教授, 并且专门为MSBA项目设计了课程。项目明显更专注于发展我们的technical skill。不过暂时还没上过课, 所以我也不清楚项目课程的具体难度。但是根据学长学姐的描述,的确不是很容易。应该要等到进入期中了才能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就职指导
接下来不得不提我个人对项目最满意的地方了, 那就是项目的Career Services。 我美本学校的Career Services也算做得很好了, 无论是改简历还是mock interview, 都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只是我感觉Emory在这方面真的更胜一筹。 Bootcamp的一个月时间内, 就业指导Ginger就已经给每位学生至少该过两次resume了, 我本科时候的resume质量不错, 所以内容改的不多。但还是能看见Ginger做出的很多排版和标点符号等细节上的改动, 看得出Ginger在每个人的简历上都花费了很多心思。另一方面让我特别钦佩的是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期间, Ginger就完整地跟我们讲解了一遍该如何在美国networking并介绍了美国的商务礼仪。这一系列内容我在本科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精力从网上搜索内容和咨询学校的Career Services才有所准备, 结果Ginger整理好后一个月就讲完了, 还涉及了很多我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毕竟是商学院吧, 在跟人打交道和建立关系方面比网上那些零散的教程要professional多了。更重要的是Ginger不只是纸上谈兵, 她已经组织过一次networking event让我们训练课堂内学到的技巧, 而且还让嘉宾提供了我们networking表现的反馈。
除了就业指导, Ginger还有项目经理的Ben也在负责项目和企业的公共关系, 都在很努力的为我们拉拢各种就业资源。开学一个月以来, Ginger已经邀请到了我们项目的创始合伙公司FedEx (捐了$ 1mil) 来和我们networking。接下来请来了世界500强、驻扎Atlanta本地的金融机构SunTrust的VP来做presentation。后来又带我们去SunTrust的总部和另一间世界500强Georgia Pacific参观, 在此就职的上一届学长学姐也欢迎了我们。另一方面, 已经有至少5位去年MSBA毕业的学长学姐跟我们来分享他们的经历。带我们去看棒球赛的时候, 我和其他同学也很幸运的和Emory的其他校友networking了。最重要的是Emory的校友都非常友善, 而且各行各业都有校友。除了学校强调community氛围以外, 我觉得一部分也可能归因于Emory在美国的南部, 大部分人相对北方要更approachable。
还是要吹一波Ginger, 她是真的强。是我目前见到的最能说会道, 建立人际关系的人。想要分享一下这个小故事。据说去年有一位学长/学姐已经拿到了公司的offer, 结果那间公司说总部没有批下来职位的经费, 只能无奈取消掉offer。那段时间Ginger正好在参加一个会计行业的会议, 她就在会议结束时对着在场的10多间公司描述了这个学生的情况, 向公司推荐这位学生。结果就是, 那位学生当天就拿到了至少5个interview, 然后很快就拿到了新的offer。不得不说, 除了这位学长/学姐本身给力以外, Ginger也是很有创意了而且执行力很强了。
要说不足, 我觉得就是亚特兰大周边的金融机构比较少。不过我个人不是很想在金融机构工作, 反而其他行业的大公司很多, 所以对我来说问题不大。可能是我本科的体验太差了, 所以觉得Emory的项目特别好, 但目前为止我还想不太到什么项目的缺点。
这大概就是我目前的感受了, 今后也会陆续更新项目最新的进展。如果大家有什么还想知道的可以在ChaseDream下面留言, 也可以通过微信joshychen找到我, 有时间我会尽量回复。 可以谢谢。
最后提及一下去年在论坛上分享Emory就读体验的学长, 他的post对我在最后选校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我现在的就读情况看, 其中的内容是完全属实的。根据项目负责人提供的信息,我们这一届已经根据去年学生的反馈做出了更多优化。
---周末有空简单更新下--
感谢大家对Emory MSBA的兴趣, 我添加了下个人BG和当时的面试总结, 还顺路做了个项目的中文课表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美本(top 15文理学院); 经济学专业;
GPA 3.54、GRE 331(163+168+3.5);
三段金融相关的实习; 课程内也做过不少类似数据分析的project比如用Econometrics的方法做经济学的研究+地图分析;编程会Java、数据处理软件的话经济课学的SAS和Stata、ArcMap(属于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地理信息处理)
总体来说我的BG对于MSBA申请来说不算特别有竞争力吧, 不过考虑到招生官Allison说她非常看重申请者和项目的fit, 感觉我可能是靠面试时发挥得不错来弥补硬件上的劣势的。当时面试官Allison给我的反馈挺不错的, 特别是那个“如何向你的爷爷奶奶解释什么是商业分析”的问题上, 她当时就说我回答得特别好。她说很多人花太长时间在这个问题上了, 还用了比喻反而越解释越复杂。还有就是你选择MSBA项目是最看重什么, 当时就说了课程设置要更tech一点, 已经Career Services能提供很多帮助。可能第二点算是提到Emory MSBA的优势了吧, Allsion说她也认为Emory商学院能提供的就业支持是将我们和其他学校区分开来的一点。还有最后我自己的提问环节, Allison当时也说之前从来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 应该也给她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下面是中文课表 - 选修课没列出来但是有三门: Marketing Analytics、HR Analytics和Sports Analytics
******************** ************************************** ******************
以下是2017 fall Emory学长滚动更新的就读体验
本篇文章首次编辑于2017.10,后面滚动更新
之前发过一个选校贴,最后选了Emory的MSBA。8月1日开学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感觉自己当时做了正确的决定,同时也解决了之前做决定时候的很多困惑。因为是项目第一届,所以来写一个就读体验,分享一下项目的状况,下面是正文:
首先我个人感觉这个项目真的把personal attention做到了BA项目里的极致。招生的时候说第一届的target class size是35个人,最后收了37个。Ramnath Chellappa ,现在是Goizueta Business School的associate dean,三年前着手创办的这个项目,他的承诺是这个项目永远不会超过45个人。他说当时创办这个项目的目的是给商学院带来analytics这个东西,项目的部分课程也会陆续以一种简单的版本普及到MBA和BBA的学生。而且在跟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反复提到他开这个项目从来没有以赚钱为目的,所以不会扩招。总体上Ram这个class size可以说是非常良心了。Class size小的好处刚来亚特兰大就能感受到。Jules,我们的associate director,主要负责安排我们日常事务这些,开着自己的车来机场接的我。还有当时刚来的同学有租的房子没有床,在地上睡了一晚上,Jules就看不下去了,第二天去买了一大堆充气床垫堆在他们门口。总之Jules这个人已经nice到就算只为了她你都不会后悔选了这个program的感觉。Class size小的好处当然也有每人都会得到professor更多的关注,比如前两天我就去我们big data 这门课的professor Panos的办公室和他聊了一个小时的Hadoop ecosystem,他还很耐心的把很多东西在他的电脑上演示给我看。除此之外了解到,因为Hadoop整个系统很大很繁杂,Panos为了给我们准备这门课的内容一个暑假看了16本书,还考了3个certification。
课程来说,就像刚才提到的Managing Big Data,项目所有课程都是designed especially for the program的,同时课程设置的非常intense。Ram在制定课程的经常咨询他在McCombs MSBA做director的两个朋友,所以整个课程是以UT的课程为benchmark然后做了一些区分。以Ram的话来说他是想focus more on business application,做到technology,data还有business这三者的balance。但是就我们目前的体验是这个项目比大多数的BA项目更tech一些。所有的课程都是project-based的,之前说的intense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基本上每三四天就会有小的project的deadline。整个curriculum的重点在machine learning以及应用上,第一学期的Intro to BA和Machine Learning 1都是在学和用machine learning,用到了RapidMiner,R和Python。Managing Big Data这门课会快速review SQL,然后进入AWS,Hadoop,Pig和Hive这些的讲解。第二学期继续学Machine Learning 2,会学到Neural Nerworks和Deep Learning,然后学怎么在AWS上用Spark和Mapreduce实现各种Machine Learning的算法。(AWS是项目很大的一个亮点,很多公司也在用,不过因为费用太高,大部分学校都不会给学生来用,但是我们从第一天进来就会有自己的AWS账户,这些都费用都由项目来cover。之前有同学创建的cluster一个多月忘记关闭,MSBA office就给他交了一大笔钱到Amazon。)这之后的capstone是项目的重点,目的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给公司做project,对公司来说就是有人给他们打工。MSBA新招的Managing Director,Ben,是一个在consulting做了十几年的人,他负责和Ram一起和Capstone的公司联系project,然后第二学期也会以consulting的角度指导我们如何provide business solutions。所以我们大家都是很期待capstone的。值得一提的是Intro to BA的老师Vilma和Managing Big Datade的老师Panos是两口子,Ram费尽心机前两年先从Google把Vilma招来,然后今年年初又顺水推舟把Panos从UMN的项目给挖过来,所以他现在每次和UMN BA的朋友聊天,他们都会抱怨他。虽然说课程很intense,但是program office说还是尽量让我们work hard play hard,比如Pre-fall学期结束带我们来了一天的Amazing Race,参观了亚特兰大各大景点外加team building的活动,最后还把faculty叫上和我们来了一个after party (with drinks)。Srping break也会带我们去硅谷company visit外加旅游。除此之外Jules还准备在春节的时候给全班放一天假,真的是非常贴心。
项目的Career Service上,引用他们的原话是"If our placement rate is not 100%, that would be a big problem." 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就业率还是很有信心的。Career service也非常给力,MSBA有自己的career coach, Ginger。Ginger是一个之前有过data领域工作经验的人,所以她对SQL和R这些都很熟悉,给我们修改简历也更能从BA的角度去考量。每周五的career session Ginger都会给我们训练找工作流程中的一个步骤,从一开始resume,cover letter到最近的virtual interview。除此之外Ram, Ginger和Ben在公司认识很多人,每周五项目都会安排各个公司的相关领域的人来做speaker,而且这些speaker因为都是volunteer来给我们做讲座,所以他们往往是对这个program很感兴趣,并想从这个项目雇人的。上周五我们的speaker就是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的IT director,他在组建一个big data team,也表达了对这个program的毕业生很感兴趣。周中也会给我们安排很多optional的networking events,可以根据自己coursework完成的进度来决定去不去。Goizeuta作为一个Top20 University和Top20 Business School的组合,在Atlanta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和很多企业都有联系,所以从这个项目设置开始就有很多公司找上门来想要sponsor或者合作capstone。Ram说过因为这是Goizueta唯一一个MS项目,所以他在创办这个项目的时候的定位起码是Top3的MSBA项目,而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即使很多不教我们课的professor也非常关心我们,会给我们联系一些speaker。Location的话Atlanta工作机会肯定比不上加州纽约,但除此之外已经算找工作位置很好的城市了。可口可乐,CNN,Delta,UPS,Home Depot的总部都在Atlanta,所以整个城市的商业气氛不错,南方地区最多数量的Fintech startup也在亚特兰大。Home Depot 就刚刚邀请我们program去他们总部参观,然后analytics team的每一个director都出来给我们做了一个presentation,展示了他们现在正在做的项目。除此之外program office也会帮我们交TAG(Technology Association of Georgia)这种组织的membership fee,可以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来更多的接触公司。生活方面,亚特兰大气候非常舒适,各地来的同学都很适应,生活成本也相对比其他大城市低,唯一就是有时候交通有点拥堵。
当然因为项目是第一年,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我们这个学期的schedule是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8点开始到中午11点15,再加上作业比较多,很多人都会下课以后在图书馆呆到晚上再回家。我们已经建议了下学期把schedule调整一下,但愿偶尔能睡个懒觉。还有就是8月1日到正式开学之间的Bootcamp节奏太紧,technology bootcamp的professor是NCSU的Analytics项目来的,讲的很好而且干货也很多,但是我们因为Bootcamp class的schedule是从早到晚,所以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自己实践一遍。这些问题我们都直接跟Ram反映了,下一届应该会有所改变。最后分享一下中国同学的profile:一半美本,本科有商科,数学还有Engineering,但商科的同学往往需要有更多的数据实习经验或者编程经历。整个class的GMAT平均分715,所以中国人的平均分应该会更高一些。托福未知,美本可以waive托福。如果各位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留言,我会不定期进行回复,项目的一些新的变动也会更新。
2017.11.5 更新: FedEx成为founding partner,赞助了$1m,会来招人外加合作Capstone。目前还有很多其他公司在和Ram谈,已知的至少有一个银行和一个top consulting。
2017.12.7 更新: Capstone项目已经确定和8个industry的公司合作,最多的一个industry有两个公司,所以diversity还是做的很好的。Ram透露说每个公司都讨论过从program里recruit,而且3-4人一组的情况下基本每个组都是作为consultant对应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每个公司也被要求安排一个manager来负责和我们交流。但是因为除了FedEx以外其他公司都还在签文件的过程中,所以最终公司列表只能明年1月份宣布。除此之外Jule给我们每人都联系了一个Goizueta在Analytics领域里的alumni做mentor,他们会每个月至少和我们交流半小时。因为这些alumni最起码都已经是manager级别了,而且每个人的mentor都不一样,所以说这个资源的价值也是很高的。还有上星期的career session一天来了10个speaker,最后Ginger为了给我们减压叫来了Atlanta本地最大的bar brand的ceo来给讲解红酒知识带我们喝酒,大家都非常开心。
2018.4.28 更新I: 最近找工作太忙,好久没有更新了,现在来更新一下。首先复制一下之前的回帖内容,包括了一部分spring semester的就读体验:项目target的找data position的时间是spring semeter,fall学期基本都在学technical skills。当然上学期班里有美国同学找到investment banking,也有中国同学找到consulting,但是他们找到这些职位都是用之前的经历,不是靠在项目学到的东西,也不是data相关的。其他一年的BA项目其实都没有fall就开始找工作了,因为那个时候确实大家技术都不过关。这学期刚开始的话感觉变化一个是要把上学期学的technical skills用到capstone上,第二就是machine learning 2好难,然后最后就是项目career安排的资源一下子就满了,开学到现在每周起码都有两个公司专门对MSBA项目上门,上周五一天就来了20个data consulting的公司,全都是带着我们的简历走的。Ginger和Ram花了很多时间去和consulting和其他公司谈,因为很多consulting公司还有比较好的data职位的都是要求行业工作经验的,所以他们在说服这些公司来MSBA招fresh graduate,目前应该已经成功说服好几个了。
2018.4.28 更新II: 最后更新一下最新的找工作的状况,目前距离毕业2个半星期,中国人一半找到工作,中国人目前的offer包括Coca-Cola, American Airlines, Home Depot (2个), Fedex, T-Mobile,NY的Data Consulting公司,保时捷北美,以及北美最大的建筑材料公司。基本都是data 核心岗,但并非纯码,也兼顾business。美国人目前拿到Delta Airlines, 本地的Suntrust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Atlanta Hawks (NBA team)。除此之外积极的消息是目前剩下一半的中国人起码都已经有过一次的final round interview了,也就是说项目给予的的skill set已经足够突破简历关和phone screen,个人认为final round多试几次早晚都会有offer的,所以项目结束之后大家开始full-time找工作有信心会达到100%就业率的目标,再加上项目opt的服务比较周全,已经帮忙规划好了opt的开始时间,所以即使是项目结束之后找工作也会有充足的时间,不需要占用90天的unemployment day。5月4日,毕业前10天,MSBA program会举办一个邀请200个guests的Analytics Conference,同时会邀请各地的potential employers,当天举行面试,后续的情况会进行更新。
***********************************************************************************************
2017fall Emory MSBA学长答疑:
编辑于2018.01
你以前是在哪个国家读的本科?在美国感觉学习负担压力大吗?感觉读本科和读研究生,有哪些不同?:
top10陆本商科
一周需要学习多久才能跟上?你觉得拿A拿B难吗?:
拿A-容易一些 A比较难 因为全班curve,我有一门92%才拿了A-真的心疼自己
平常除了上课之外,跟教授们联系多吗?是否有机会跟着做些研究?:
联系很多,而且教授回复邮件特别长特别详细!
平常除了多跟同胞交流,是否经常跟外国同学party? 一般一起玩什么呢?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可以提醒新人注意的吗?:
我们会被MSBA office分好组,还会有商学院的mba在读生做志愿者带着我们做leadership program,做AAR,BAR
你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学校里的career service/job fair多吗?你觉得有用吗?:
每个人都会配一个mba校友作为mentor,都是做analytics的mentor,十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很良心!!而且要求每月至少一次长聊。
你来美之前英语水平如何?(比如托福考了多少),你觉得跟美国同学和老师学习和生活上交流有障碍吗?经过一段时间,是否有提高?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提高?:
本人GMAT 750,全班gmat arg 715
一年的花费就89000,这个项目有什么贴别的优势吗
校友资源,小班教学,mentor制,location,capstone,课程设置,leadership program,各种guest speaker,career service超给力等等,我实话实说。
蟹老板背景:布朗大学计算机系2010届校友,自2009年起创办留学咨询工作室,累计top 30全程服务案例100人以上
主申方向:CS/DS/BA/MIS/美国本科TOP 50学校
申请服务:签合约保证录取,5万元/10所学校,自2019年起每年限10人
语音付费咨询:600元/小时,半小时起约,可指导:选校定位、DIY申请、文书构思、面试模拟、背景提升、职业规划、编程学习等
小助理微信咨询:895718791(注明:留学申请服务)
详细介绍:http://www.bossqiao.com/files/service.pdf
DS/BA/CS/MIS精华文章整理:http://www.bossq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