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钧》这本书是一个人的艺术史
文/苏雨涵
历时3年,严虹新书《方力钧》上下册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翻开严虹的新书《方力钧》(上下册),才看了目录我就陷入了思考——有趣,这书像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方力钧的门,开启了一扇通往过去、现在、将来,眼前、远处、内心的门。
往下细读你会发现,在这本书里,严虹不贴标签,不盖棺论调,而是直接呈现对象的故事,通过见证人的描述,还原了方力钧这个鲜活的个体及其生活的时代。
这既是如实地记录又是超越的创造,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既是过去的又是现在的,既循着时间又占领空间,既有史料价值又有学术价值,并将学术性和启迪性,文献性和文学性,理性观察和客观记录,分解的结构和统一的内核,个体的分析和历史的综合融为一体。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口述历史源于美国,口述史学在英文中叫Oral History,或者称History by Word of mouth。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来的,之后被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奠基人、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内文斯教授加以运用并推广。
口述历史已成为各国广泛运用的一种“公众记忆”的历史记录方式,在西方国家日臻成熟,而在国内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敏锐的水果看到了这一点,编著了这本书——一百个人的回忆,共筑一个人的艺术史。
叔本华说:“无论是未来还是过去,都和我们的想象不同,且不及我们的想象。”所以严虹写这本书来告诉你,别瞎想,我已经辛苦找来一百个人替你们想过了。这是个玩笑话,却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历史总在改变,虽然过往并未改变。
严虹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方力钧。不同的人讲述方力钧,对同一个事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就像日本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只有这样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人。”
作为资深媒体人、作家和艺术工作者的严虹来写这样一本书可谓得天独厚,她的多重身份和丰富的工作经历无疑既是成就这本大书的前提,也是完满这本大书的关键。
首先,严虹多年的采编经验练就了她敏锐的洞察力,加上她的善于聆听,使得《方力钧》客观、真实又全面。她说“好的采访是彼此生命间的往来”,“耳朵是杆秤,倾听见分晓”。


同时,严虹还是一位作家,虽然她有意弱化这本书的文学性,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想,形容词用到最少”,但她的文笔的优美、简洁和富有弹性,无形中增加了这本书的柔性魅力。
最后,长期泡在艺术圈里的严虹,非常明智地选择了方力钧作为写作对象,为什么?方力钧这个艺术圈中神一般的存在经由严虹的化骨绵掌温柔一拍,一个平凡生命的一呼一吸、血肉生命展现在我们面前,渺小又伟大,卑微又崇高。《方力钧》这本书能不吸引人吗?


合上书回味,方力钧的故事、严虹的笔墨;一个人的艺术史、另一个人倾注心血来印证;沉思的方力钧、灵动的严虹……
严虹是个多面手,这可没写在她的脸上。她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亲切又自然。她的聪明也难于被发现,只留下了一条细若游丝的线索,吸引你去追寻探索。
目录
序言:方力钧的另一个世界(黄立平)
自序:采访手记(严虹)
1.朱文会口述:我的儿子叫方力钧
2.栗宪庭口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3.廖雯口述:任何时候都是家里人
4.郑今东口述:绝顶聪明的家伙
5.刘景森口述:小小少年大大的志向
6.李津口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7.王广义口述:他是可以相信的朋友
8.黄立平口述:一个为艺术而生活的人
9.杜坚口述:我是他的玩伴
10.刘家琨口述:两个男人要成为朋友就得顺眼
11.叶永青口述:一个时代的幸运儿
12.张晓刚口述:像橡皮泥一样富于弹性
13.郭伟口述:一个能量非凡的“超人”
14.李路明口述: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
15.傅中望口述:相见恨晚,一见如故
16.顾长卫口述:画如其人
17. Pierre Huber口述:一个享乐主义者
18.苏新平口述:他是一位情商很高的当代艺术家
19.宋永红口述:为人处事是与生俱来的天分
20.周旭君口述:求真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21.杨茂源口述:朋友就是气味相投
22.舒可文口述:他是有诚意的人
23.鲁虹口述:他是一个格局很大的人
24.尹在甲口述:没有抑郁症就不会当艺术家
25.伊灵口述:圆明园画家村的一面旗帜
26.杨卫口述:嘲笑崇高,崇尚尊严
27.刘淳口述: 度是一种分寸感
28.谭国斌口述:他是我的带路人
29.李超口述:情商不高不能做艺术家
30.何净口述:从老师到朋友
31.王一涵口述:他的人生只有加法没有减法
32.冀少峰口述:一颗孤独的灵魂
33.岳敏君口述:圆明园是最快乐的时期
34.陈喆口述:方圆,没有规矩——柔软是一种实力,也是一种软实力
35.于天宏口述:我们一起干过的那些无厘头的事儿
36.徐冰口述:一个有中国传统智慧的人
37.卢昊口述:他是我老师
38.向京口述:本性是草根
39.柴海燕口述: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40.萧昱口述:金镶玉是一种契合
41.王文生口述:我叫他老力钧
42.黄燎原口述:三重人格,一种文化精神
43.陈逸青口述:圆明园的一条主线
44.魏光庆口述:他是人气王
45.薛松口述: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46.张骏口述:他有北方士大夫的气质
47.游佳口述:春江水暖“方”先知
48. 何多苓口述:他的气质和素质都是天生的
49. 庞茂琨口述:看上去很潇洒,实则很细腻
50. 伊德尔口述:他的内心很平民化
51.张达星口述:通人性,懂人心
52.孙今中口述:他像家里人一样
53.陈玉东口述:亦诙亦谐,亦师亦友
54.王今生口述:天生就是画画这块料
55.李玉端口述:他像黑暗中的一束光
56.高惠君口述:他是师兄,我是师弟
57.黑月口述:在圆明园的日子
58.徐钢口述:情商最高的艺术家
59.施学荣口述:一次巧遇成为朋友
60.胡健口述:他就是一个农民
61.林海口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62.付建彬口述:他是孩子
63.吴鸿口述:极度理性和极度感性的混合体
64.张子康口述: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65. 马强口述:结缘在敦煌
66. 杨凯口述:不是酒鬼,是酒仙
67. 杨述口述:他有理想主义的情怀
68. 罗氏兄弟口述:善良和克制
69.王强口述:他是优秀的艺术家
70.罗中立口述:我与老方
代跋:末了的“野狗”话题 (黄立平)
后记:严虹
附:方力钧艺术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