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爱情故事品后感 21:永恒经典---何为经典
东京爱情故事是经典,这是大家公认的。
这部电视剧让我们第一次领略到了什么叫偶像剧。最新的造型,最酷的装备,各种时尚搭配,出色的编剧,精彩的演出等等,对于那个时代的国人来说确实是大开眼界。
但如果要我们说出它到底经典在哪里?我估计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因为其中可以被称之为经典的地方实在太多,讲不清也道不尽。
因此一个归纳性的总结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艺术的灵魂在于立意,一部作品要被奉为经典首先应该体现在创作思维上,那么在这方面东剧的特色在哪里呢?
具体我们可以概括如下:
一、写实
写实主义是东剧独树一帜的地方。
它用一种令人窒息的真实感向我们展示了都市人文的方方面面,将艺术表现中的虚构成分降到了最低点,这在于言情剧中,特别是偶像剧中是一种创新。
这里没有童话般的爱情,没有霸道总裁,没有雍容华贵的生活,没有疑窦丛生的故事套路,有的只是平凡人之间的真情实意。
剧中人物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或学生,住在廉价狭小的出租房里,在繁忙的都市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甚至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就是剧中的某个人,在这些人中发现自己的影子。
这种接地气的表现手法很容易激发观众的心底感受,将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起人们的共鸣。
因此东剧之所以有着如此广泛的收视基础,就在于它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现实中的各种元素,以平易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这是东剧经典的第一个地方。
二、包含深刻的社会哲理和文化内涵
东剧的第二个经典之处,也是最突出的部分在于:东剧表面上是描写几个都市青年的爱情故事,但实质上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对时代和文化关系上的见解非常深刻,并运用了大量哲理性的阐述来解答现实中的问题。
东剧的思想内涵绝不亚于任何一部纯正的社会片,而这一切都被浓缩在短短的11集电视剧中,这是许多其他同类作品难以企及的。以至于在其诞生至今的27年里,在爱情剧范畴内,都鲜有这样的作品出现。
所以单从这点来看,东京爱情故事不愧是日剧史上的高峰之作。
三、留给人们思考和启示
经典总是要被人讨论的。一部作品能否经久不衰,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人从中得到启示,不断思考回味。
东剧的一大特色就是设计了许多矛盾点,向我们展示了各种不同价值观间的碰撞,不管你处于哪个时期,哪个阶层,哪个人生阶段,都能从中解读出有益的内容,丰富我们的精神层面。
东剧选用伤感和遗憾作为结局,较之以往爱情剧中俗套的大团圆收尾,别有一番意味,留给人们更多、更深的思考空间,让人百看不厌。
东剧也没有采用复杂的剧情,而是在一个很小的故事里说出了一个个大道理,在平凡中抒写了爱情的伟大,这才是真正触动了人性的根本。
无意间翻看到网上对东剧的评论,粗略估计竟不下万余,而且每条评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可见此剧的魅力。
四、带来正能量
好的影视一定会给人以正面的引导。
东剧从始至终都在向我们描述人世间美好的部分,并在最后给我们揭示了两个主题——成长和释怀,一个中心思想——希望。
这些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对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剧中人物形象总体上都非常阳光,这让我们可以充分地吸取他们身上的优点,当然也可以批判地接受他们身上的缺陷,作为生活中的教训。
东剧的这种创作思维比那些纯悲剧结尾的影视,在激励人生方面更直接,特别是对于身困境中的人们,在释放内心、重建信念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
因此够真实、有内涵、谈资多、正能量,这四点是东剧赖以突显的四根支柱,若我们将之缩并为一句话来评价,则东京爱情故事的经典之处在于:
以写实的手法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哲理和文化内涵,在留下思考和启示的同时带给人们正能量。
这就是东剧被誉为经典的核心原因。
除此之外,东剧在创作表现方面同样属于上乘。
剧组对细节的把握非常精道,其细腻程度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整部电视剧,如果用心看的话,竟然没有一句台词是多余的,没有一个镜头是可以忽略的。
剧中各种前后呼应,明线和暗线的布局,象征反衬等,拿捏的都非常娴熟,着实让人惊叹剧组的艺术功底。
我们在前三篇里已经分析过了一些细节,但那只是部分内容,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发掘出来,下面我就再举几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1. 莉香身边的“√”型图案



仓库是完治和莉香的“秘密基地”,他们数次交谈都在这个地方,镜头也比较多。但有一幕非常特别,就是在第2集莉香安慰完治的时候,莉香所站的墙角处有个大写的“√”型图案。我们翻看前后场景,均没有发现有这么一块背景,难道是个穿帮镜头?
照理来说,像东剧这样的专业剧组是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的,而且也没必要专选这个地方。特别是这个图案连虚化处理都没做,而是醒目的将人和物并列,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导演的刻意设计。
“√”字往往代表有肯定的意思,他似乎想暗示我们莉香就是对的人,亦或想说明莉香当时做了件正确的事。但不管哪种含义,导演都在这里添上了令人遐想的一笔。
2. 雪地里起舞的曲目

第5集,完治和莉香在雪地里起舞的背景歌曲很好听,也被很多人找到了出处,这首歌的名字叫Tennessee Waltz,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一首美国流行歌曲,乡村音乐的代表作。
但若把它的歌词放到剧中的话,就有点意思了:
我和爱人,跳着一支,田纳西圆舞曲,
一位友人她突然光临。
我把爱人,向她介绍,
可当他们跳起舞,
她竟偷走我爱人的心!
我还记得那夜晚,和那田纳西舞,
现在知道我已失去很多。
对,我已失去的爱人,
那晚正当他们跳起,
迷人的田纳西舞曲。
请仔细品味下,再对照剧情发展,是不是感到有些脊背发凉?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但确实在朦胧中,导演想告诉我们一些东西。
3. 三上表情转换

第9集,莉香找三上谈心,当听到莉香说:“我想正如你所说的,我的爱太觉重了吧”的时候,三上起先还很轻松,想诙谐地回答,但话到嘴边,突然想到了什么就咽了回去,表情也随即变得凝重,这个心理转换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是三上对莉香和完治关系状态的反应。
之前他曾提醒过莉香她的爱太重了,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个时候莉香和完治关系还比较稳定,三上的意见是防患于未然。
但现在这句话从莉香口里说出来,三上意识到他们的关系出问题了,这种危险不再是潜在的而是正在发生的,所以他感到惊讶和不安。
导演就是通过这些旁人的心理变化,来反衬出莉香和完治这段感情的紧张程度。
4. 里美在同学婚礼诱惑完治

第8集,里美在同学婚礼上一反常态,和完治做非常诱惑性的吃巧克力游戏。
一般认为这是里美主动进攻的标志。但我不完全赞同,里美是有主观意图,但当时还没有做好出手的准备。理由如下:
(1)方法不对
里美最吸引完治的地方,是她的含蓄和矜持。如果她果真要讨好完治的话,应该从这方面着手,扮可怜才更有效。她这种挑逗行为,很容易引起完治反感,是招险棋啊,不应该在一开始就采用。
(2)条件不够
里美当时应该不知道完治和莉香的关系情况。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要想有赢的把握,应该先了解下态势,如果完治和莉香关系还很紧密,这时候插上去,等于偷鸡不成反蚀米,就靠过去的那些初恋情结是构不成机会的。
因此我认为里美在这个事件中,应该是情不自禁,充其量有试探成分,但还不能作为想要勾引的证据。
她之所以有那样的表现,是因为刚和三上分手,痛定思痛,深感过去的自己太软弱,太阴郁,她要摆脱这种状态,自立自强,那就首先要从精神上来个蜕变。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这时候的她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她的同事最先感到了变化,而她在婚礼上的表现,其实是想让完治看到一个崭新的自己。但可能是兴奋过度,让完治非常不适应,觉得她不像所认识的那个里美,倒是越看越像家里那位活宝。
后来里美也意识到了错误,为此她在接下来的约会中做了修正,通过自贬重新扳回了完治对自己的印象。
而里美真正出手是在发现完治不带莉香参加聚会之后,她知道他俩关系已存在缝隙,这才展开全面的攻势。
5. 车站离别后,完治为何没有再找莉香?
这是个难解的地方,因为我的立论是站在完治爱莉香角度上的。但如果完治真的爱莉香,为什么在车站错失后,没有再回东京找呢,三年里没联系上又是怎么回事?剧中也没怎么交待。
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不过凑巧的是,居然让我在一位网友的帖子里找到了线索。


请看图,莉香寄给完治明信片上的日期是3月25日,和莉香调职令上是一样的,这里面我们能够觅出什么端倪呢?
(1)莉香决定赴洛杉矶是在和完治碰面之前,并于当天写好了明信片,因此都是3月25日。
(2)莉香可能在联系公司的过程中得知了完治在找他,于是又折返回学校和他见面。
(3)莉香申请时,完治还在找她的路上,所以完治没有被通知到(那时没有手机)。
(4)莉香虽然做了决定,但还是舍不得完治,想约他在车站相见做最后的努力。
(5)完治认为莉香所留下的“拜拜”是和他说分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追过去。
(6)莉香认为完治来迟表明心里已经彻底没有她,所以回到东京后就直接出发了。
(7)完治无法联系到莉香,是因为莉香不想让他找到,她想用时间冲淡这一切。
其实莉香早先已向人事部提交了调职申请,计划启程时间可能就是25日左右,交接工作也基本完成了。但由于完治突然提出分手,造成莉香情绪波动,临时通知人事部撤销。
而当她再次申请时属于恢复,故手续会比较快。但或许是有些匆忙,人事部没有在当天,而是在次日即26日才贴出了公布令,所以完治和同事们直到第二天才知道莉香已走的消息。
可见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来看,爱媛一别后,完治都再也没有机会和莉香沟通了,最后在确定莉香已放弃自己的情况下,完治和里美成婚。
以上是部分我挑选出来,认为对理解剧情比较重要的一些细节。其实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三上对着完治和莉香没说出口的话”,“完治为什么在四人聚餐时要当场否认和莉香的关系”,“完治盯着电视里的天气预报发呆是什么意思”,“结尾处莉香轻踢塑料桶的意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想要深究的朋友可以重温下剧情。
所以东京爱情故事有了标新立异的主旨,也有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这已经足够成就经典了,但这还不算完,优秀的作品会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它的制作过程——视角、剧作和演艺。
那么从后面的章节起,我们将针对这些方面,逐一进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