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备忘之刘寄奴
上周陪同学去医院,老中医在那里询问病情,我随手翻看桌上放着的中药名称表,居然看到了“刘寄奴”,辛词中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莫非就是这个寄奴啊,回来百度一下还真是呢。
《南史》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寄奴,原为东晋大将,在他称帝前,有一次率兵出征新洲,敌军主力被消灭后,其残余人马逃奔山林。刘裕在带兵追剿中,被一条横卧路上的巨蛇挡住。刘裕弯弓搭箭命中巨蛇,巨蛇负伤而逃。第二天,刘裕带兵到林中继续搜查敌军残余。忽闻山林深处有杵臼之声,便派士兵前去查看。士兵循声寻去,只见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士兵正欲举刀杀之,众童子伏地哀救说:“只因昨日刘将军箭中我主,我主疼痛难忍,命我等捣药敷伤。”士兵们将此情回禀刘裕,刘裕甚觉诧异,乃前往察看,发现青衣童子不见了,只见地上有草药数束,遂命士兵将草药带回试敷金疮,甚是灵验,于是在军中推广使用。那时,不知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家认为是刘裕将军射蛇得药,便以刘裕的字命名“刘寄奴”。这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刘寄奴为治疗跌打损伤的传统中草药,“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因为它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之功,医家及民间经常用之于跌损瘀痛,和妇女经闭症瘕,金疮出血之证。但商品所用的刘寄奴,有“南刘寄奴”与“北刘寄奴”之分。南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它与历代本草所描述的近似,应为正品。北刘寄奴属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全草,与本草所载不同,但也有较长的使用历史,主产地在河北、山东、河南及东北等地。除有活血祛瘀作用外,还具有清热利湿之功。
代表方剂如追风活络酒。其功能以追风散寒,舒筋活血为主。临床主治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等症。
《南史》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宋武帝刘裕,寄奴,原为东晋大将,在他称帝前,有一次率兵出征新洲,敌军主力被消灭后,其残余人马逃奔山林。刘裕在带兵追剿中,被一条横卧路上的巨蛇挡住。刘裕弯弓搭箭命中巨蛇,巨蛇负伤而逃。第二天,刘裕带兵到林中继续搜查敌军残余。忽闻山林深处有杵臼之声,便派士兵前去查看。士兵循声寻去,只见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捣药。士兵正欲举刀杀之,众童子伏地哀救说:“只因昨日刘将军箭中我主,我主疼痛难忍,命我等捣药敷伤。”士兵们将此情回禀刘裕,刘裕甚觉诧异,乃前往察看,发现青衣童子不见了,只见地上有草药数束,遂命士兵将草药带回试敷金疮,甚是灵验,于是在军中推广使用。那时,不知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家认为是刘裕将军射蛇得药,便以刘裕的字命名“刘寄奴”。这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刘寄奴为治疗跌打损伤的传统中草药,“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因为它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之功,医家及民间经常用之于跌损瘀痛,和妇女经闭症瘕,金疮出血之证。但商品所用的刘寄奴,有“南刘寄奴”与“北刘寄奴”之分。南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它与历代本草所描述的近似,应为正品。北刘寄奴属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全草,与本草所载不同,但也有较长的使用历史,主产地在河北、山东、河南及东北等地。除有活血祛瘀作用外,还具有清热利湿之功。
代表方剂如追风活络酒。其功能以追风散寒,舒筋活血为主。临床主治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