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电脑思维
因为某种原因,最近卖出了自己的Mac电脑。开始以为自己有些恋物癖或者什么的,后来想来倒也不是,只是在处理自己拥有过的事物时,附加了一种情绪。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很少知晓自己拥有事物的真实价值,根据自我判断的多少都是有问题的。比如我要1400卖掉电脑觉得比较合算,可是立刻就被人拍了去,急忙去看了看别人出的价格,后调高到2200,还是立刻被人拍了去。这个时候很奇妙的感情就会出现了,突然好像自己拥有的比自己想象中更有价值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舍不得。
当你从外界知晓你曾经拥有的是比你的预期更好的时候,你会怀疑自己的决定。当别人都大富大贵的时候,你也可能会怀疑自己的人生选择。价值这个东西也一定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是把它公开来看的时候,价值还是同时拥有这个事物的大部分的意志所决定的。当然你可以不认可。
于是我马上再一次分析了这台电脑的用途,价值和我目前的境况,当然还是打算卖掉它。于是我再一次的提高了价格,抬高自己对这次交易的决心。卖出电脑之后,我觉得我做事的思维模式是有问题的,而且对于事物价值判断的理解上貌似也有偏差。
比如有人养猫,单纯的觉得可爱和喜欢,那就决定要养了。而我不是,我首先会觉得会增加自己的预算,还可能会打扰到我正常的生活节奏,我更要为了这只猫要做出必要的习惯上的改变和对它负有一定的责任。而我却只得到了另一个物种的陪伴?我自认为我不是害怕改变的人,但是因为牵扯精力,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正比,从而觉得饲养宠物的人都是单纯的精力过剩而已。公司院子里的猫都没人喂呢,非要自己买回家里来养,还非说自己有爱心。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当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怎么可能会饲养宠物呢?
有人喜欢车,会研究很久车的性价比,外形之类的。而我一想到有车带来的一系列的麻烦事情,我就接受不了了。先不说要大额支付一笔钱,而且维修,停放,保养,罚单等等就超级烦了。而且你要是有事情买车也好说,平时上个班也非要买个好车,没钱贷款也要买。。。只是想到这些事情的人怎么可能会买车呢?
有人想结婚,可是我一想到结婚的麻烦,以后还有孩子,教育,万一生个了不省心的。你说总想这些的人要怎么去结婚呢?
昨天看窦文涛的节目,说他现在有人约他见面,他首先要想一想合算不合算。是能得到开心呢?还是精神上的愉悦呢?或者八卦消息之类的,总之就要有点什么才觉得可以见。我现在可能就是处于这个状态。所以我的思维模式在不知道的什么时候,被不知道的什么改变成了一种有问题的存在。窦文涛说他年纪大了的原因,我可能也是,更可能是的我越年纪大越是控制不了我自己的这种思维模式,想来还是挺可怕的。难道这就是他现在还是单身的原因?
我还能想起来,之前养仓鼠的时候,每天喂食和换木屑时的那种愉悦心情。我想的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要考虑那么多的。可是本身又变得有些利益导向,条件导向。这就是导致自我冲突,变相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原因。目前可能只有买书这件事可以让我不会想那么多的,想买就买。
而看书这件事,我只是单纯的想作为一件娱乐而已。但是实际上呢?可能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很牛逼也说不定。听音乐呢?陶冶情操?可能也是为了牛逼。去了解绘画?艺术?更是了吧。所以我的思维是离不开外界的干扰了?我小时候总觉得自己很厉害,就是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有独立的想法,什么是好的坏的我分的很清楚。别人说该争取的,应该如何如何?我从来不那么上心,别人怎么想的我也根本不在乎。所以导致很多事情我都是一个没所谓的态度。可是我现在却发现我错了,我还是在意别人眼光的,我就是个敏感的人。
自己是知道自己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这个年纪好的坏的也都懒着改了。我现在就保持着个自省的态度,其实是摆个样子罢了。小时候,家长就教育我们不应该向后看,要看比你强的人。后来我学会了走久了要停停,停下没有目的的前行。再后来就向后看看,看看自己的经过。我觉得,自己这些年做的好多事情把自己的耐心和平静心都消耗殆尽了。容忍度变的极低,本知道这不是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但就是急躁的容忍不了一些事情,厌恶一些事情。前几天看到有个豆瓣文章说他屏蔽了晒宝马,晒豪宅,晒旅游的,然后觉得世界清静多了,心也平静了,不会天天想着暴富中彩票,开着豪车到处玩了。能想想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能平静下来多看看书了。我也真应该学学,回头我就删了这帮人先看看疗效,然后再删了那些传播鸡汤文和远方的傻逼们。
从卖电脑开始,最后发觉应该清理微信朋友圈,这也是一件妙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