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 | 读书与旅行
《读书与旅行》
Have book- will travel
詹宏志(台湾)
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对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份参与,在我看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读书时,你固然要融入情景,因而有了另种人生的感受;旅行时,我们也要想尽办法纠缠地假装另一种文化与生活的短暂化身,这也是我不爱“旅行计划”的缘故,如果我们没有大胆一点,我们永远只是戴着“家乡之壳”去旅行的人…
这本书不算是游记,也不存在旅行攻略,更像是旅行文化,带读者一起去重温十段旅程。有对于美食的追求,有对于大自然的敬畏,有对于文化的探索。我最喜欢的是《长草丛中的死亡》,讲述的是非洲博茨瓦纳充满生命体验的safri之旅。住在营房的帐篷里,早上和傍晚去追寻非洲动物,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动物世界,看食物链的发生过程。早餐和晚餐都非常有仪式感,尤其是晚上看星空、烧烤和喝酒,让人忍不住向往现代世界的舒适冒险。
旅行就是一段勇敢前进的人生。而我而言也是这样,尤其这几年无论综艺还是网络上关注的人,每每听到或看到在非洲的事情或照片,都很是心动。曾经说自己有个梦想,在30岁之前去非洲,结果勇气只让我去了在北非的摩洛哥。印度是另外一个向往的目的地,但是还是缺乏勇气吶,不知何时才能成行。但就目前的旅行经验而言,旅行确实是一次打破舒适圈的机会,住青年旅社、一个人欧洲行、在网上找旅伴自驾环冰岛...
书中好几个章节都和美食有关。有些是因为美食而产生的旅行,有些是旅行中的美食。其中《京都觅食记》和《小野二郎的寿司》真是看得我都要流口水。去过这么多次日本,最奢侈的一次美食体验大概是在京都菊乃井的便当怀石料理,其实差不多就人均300元人民币,但对于那时的我的确是旅行中不必要的开销。可关于那段怀石料理的记忆,至今还在,可见人对于美食的记忆是很长久的,甚至可能是美化的。正如作者说的,曾经也是觉得很奢侈,但是到了他这样的岁数,钱乃身外之物,花在美食上也就自然觉得不心疼了。到这样的境界,我可能还需要一阵子。
说实话,好多年没好好看一本非专业的书,要么没时间,要么没注意力,看的也大部分都是专业相关的书。成长期的职场,真让人觉得恐慌啊,直到最近我才发现只有书,可以让我在恐慌中静下心来,因此才有了一个月一本的小目标。不过近几年旅行的计划倒是没有落下,只是大部分都是因网络资讯而对某个地方产生想象和向往,然后用力挤出时间或是存下钱,一次又一次地出发了。到底旅行收获了什么,至今说不清楚,只有再去回看当时拍的照片,或许可以说出几点小感受。看完这本书,或许可以给我一些关于旅行的意义的启发。
写于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