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票根也是比心的姿势——2019英伦大师展简单repo

第三年观看英伦大师展的电影,今年的大师展实际上是属于2018年年底的,和17年一样,观看了全部五部电影。
《深闺疑云》不是第一次看,但是因为对琼芳登出演的《蝴蝶梦》印象实在太深,所以记忆里总是串戏,记不起这一部的情节。《深闺疑云》不算是希区柯克电影里最为出众的那一种,但现在的观众对结局的诟病却十分有意思。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加里格兰特也已经不需要有那样一个伟光正的“人设”,相反如果最终真的拥有一个暗黑系结局可能评价还能上一个台阶。另外加里格兰特手里的那一杯“发光”牛奶极具德国表现主义意味,放置在黑白电影里非常之精妙。
《黑水仙》,孤陋寡闻,看电影之前竟不知道电影名取自一款著名的香水,这款剧中印度小将军使用的香水几天后去看音乐剧《芝加哥》的时候又听到了。印度高岭之上的修道院,对于当时的西方观众,甚至对这一次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都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本片的摄影非常具有美感,我很喜欢那些拍摄修道院建筑的镜头,四十年代镜头语言的运用原来就能如此之纯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具有一种东方的含蓄美。
《小孩与鹰》,画风一转,现实主义电影,浓浓的现实压抑从电影开始的第一分钟就宣泄出来,也因此,小男主在班级里叙述他驯养老鹰的那一段令人印象深刻,演技自然真实,令人真切感受到那一点对他来说惨淡生活中唯一的心灵放飞。除此之外电影里还有许多英式幽默,让人笑中又留一丝叹息。
《相见恨晚》,如果看完电影,觉得这个故事过于简单,那是没有读懂这一段浪漫。诚然这个故事讲述了一段婚外情,但人情就是如此,如果每时每刻情感都能受制于道德,那也不至横生出千愁万绪。导演的功力真的过分深厚,在一个半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把女主角的内心表达到完美,而开头与结尾的情节设置让遗憾成为一首充满离愁又欲言又止的诗。如此真实不造作,也断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七十多年过去仍然浪漫,仍然诉说人类的情感世界。扶肩的镜头堪称经典。(另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相见恨晚》里列车检票员说起让一个从三等座混到头等座的乘客补票的事,想起了《深闺疑云》开头的加里格兰特就是从三等混进头等的,不过他没自己掏钱补票。)
《汤姆·琼斯》十分无厘头,但影片里有太多拍摄上的灵光一闪,感受得到导演的才华。影片一开始的默片介绍了男主角的出生背景,可谓神来之笔。而后的打猎戏和面对面吃饭的戏也令人印象深刻,如此这般的英国新浪潮电影也确实别具一格。

© 本文版权归 lesley_p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