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中窥月
张潮曾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 但一口气读完 “那不勒斯四部曲 “,完全没有庭中望月的感喟,却是少年情怀如潮涌,仿佛那隙中窥月的岁月又来了,是呀,如果再回到从前......
我们随着费兰特的写作回到从前,回到那湿热、破败、脏乱又丰腴的那不勒斯,从《我的天才女友》开始,两个同在1944年出生的女孩度过童年、青春、混乱和危机 。
莉拉从小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是个真正的天才,运气没有莱农那么好,但总是凭借自己的才智改变自己的困境,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一直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记忆最深刻的是女孩莉拉第一次带着莱农逃学,试图走出她们居住的城区。莉拉说,在维苏威火山的方向有大海,她们将要看到的情景,“和每天眼皮子底下的所有东西都不一样”。
那不勒斯,这个最早以海妖帕耳忒诺珀(Parthenope)命名的城市, 据说帕耳忒诺珀无法以歌声迷惑奥德修斯,她跳海自尽,变幻为悬崖。
莉拉和莱农,两个女孩都有一点像海妖,虽然她们住在海边,却没有见过大海。大海变成一种意象,代表和破败的城区、湿热的夏日不同的存在,代表她们逃离当下的终点。
小说本身的叙述是非常零散的,穿插着大量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但读来丝毫不觉冗长,反倒有强烈的吸引力,或许是作家妙笔生花,非常生动地展示了旧城区的破败,居民的粗俗,暴力的无所不在,以及莉拉和莱农友情的产生......
莱农的视角也是动荡的,但却给人更多的真实感。莱农的细腻敏感,干净清冷中带着丝丝压抑,那不勒斯处处都是贫穷带来的绝望。
忠实的莱农成了莉拉唯一的知己和朋友,她们两人,就像荆棘丛中并蒂双生的格桑花,顽强野蛮,彼此汲取力量,在丑陋的环境里非凡地闪耀着光芒。
从小到大,莱农和莉拉都互相观察,有时候用亲密的方式,有时候躲在暗处,这是女性友谊最有意思的地方。
在挣扎不休的生活里,要说女性的本能是什么,可能就是观察。
这里既有对别人命运的好奇,又有对自己经历的怀疑。这种互相观察可以长出信任、支持、比较、嫉妒、疏远……在莉拉和莱农之间,没有人不想当那个观察者。
女性的友谊可以深厚到什么程度?她们从童年时代就形影不离,守护共同的秘密;她们无话不谈、没有隐私;对方的孩子她们视如己出,呵护备至;对方的父母代为孝敬,待若至亲。
女性的友谊可以复杂到什么程度?她们貌似亲如姐妹,却暗中比较、竞争不休;她们爱上同一个男人,争吵撕扯、嫉妒发疯;她们侵入对方的生活,限制彼此、威胁利用……
可是,奇妙之处在于,正是女人间的这些爱恨情仇,令她们的友谊之树不断生长、抽枝、吐芽、繁茂……她们越是纠缠,关系越是亲密,直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她们无法避免地融入对方的生命中。
女子的友情恰如一杯奶咖,既有牛奶的浓香,也有咖啡的清苦。
于是作者写道: “我们会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我们会肩并肩进行战斗,那些属于我们的,只会属于我们。女性内心深处的孤独很折磨人,我想,把两个人分开是一种浪费,相互没有参照,没有支撑”。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莉拉,每个女生心目中都有一个尼诺……人一辈子不会发生太多爱情,而追随自己的爱情三十年,也可能是一种充满了狂热和荒谬的过程。“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是呀,春光正美,太阳却冷酷地移向地平线;青春正美,白发却已在悄悄滋长。曾在繁茂的桃花园中,看花瓣随风如雨而落,那真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但每一秒的美丽,都是以死亡为代价的。何等奢侈的美丽。
人们伸出手想挽留残春,但最终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枝头和指间的几片残红。在这凄艳的花雨中,在这渐渐拉长的日影下,愈转愈急的歌弦舞步是想追上时间的脚步,在时间鼓点均匀而无情的敲击声中,入唇的玉液琼浆己变得苦涩。
的确,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不可能因为你的挣扎而留住什么。
莉拉突破了这些,她之前说过,“自我删除是一种听起来很美的计划。我再也受不了了,电脑看起来那么干净,但实际上很脏,非常脏,你不得不到处留下痕迹,就像你不停在身上拉屎撒尿一样,但我不想留下任何东西,我最喜欢的键是删除键。”她做到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文章最后,她们都自由了,莱农摆脱了软糯的尼诺, 莉拉摆脱了这个世界。
感喟追此系列书就似雪崩一样,那些痛苦和不安,还有幸福都融为一体,变得非常明亮。从《我的天才女友》,经过《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到了第四本《失踪的孩子》,莱农表现出了一种只属于成熟女人的力量感,只管行动的野蛮精神。
在危机面前,那不勒斯又回到了她体内。
文章关于莱农与彼得罗的两个女儿黛黛和艾尔莎的成长,特别是青春期的困惑,写来虽然寥寥几笔,但颇有意味。
姐姐黛黛几乎是莱农的翻版,真诚善良,并无太大的天赋,但幸运的是,她出生在名门世家,不需要像母亲一样努力挣扎改变自己的阶层,她也不必像妈妈一样总是活在别人的想法中,感觉生活是给别人看的。
妹妹艾尔莎任性狡黠,十五岁就抢了姐姐的心上人,在母亲眼皮底下同居,男友的母亲莉拉就住在他们楼上。
两位母亲对孩子的恋情不看好,但也没有和别的母亲一样歇斯底里,百般阻挠,而是继续给孩子们关爱与呵护,直到孩子度过狂乱迷惘的青春期,各自安好。这一点,特别值得玩味,两位母亲对孩子的离经叛道态度大相径庭,但异曲同工,结局既在她俩的预料之中,又是切合她们的心意的......看来天才女友既是莉拉,也是莱农。
掩卷之际,整个世界都消失在一片混乱之中,我也无法在我的内部找到那种恢复秩序的权威。
的确,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最后是无尽的苍穹。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于是作者结语道: “过去的生活没有凸现出来,而是陷入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