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困潦倒的中年男子
从重庆到杭州,再到南京,这么崎岖的路程没想到可以浓缩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走完。
又一次收拾行李搬家的时候,终于意识到,我有多么讨厌收拾整理以及重新归纳布置。体力的付出还在其次,一次次的不确定和对自我的怀疑否定一直让自己陷在很颓唐的情绪中。17年应该是我最顺利的一年,上半年是台湾交换,第一次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旅行二是可以真的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下半年有幸去了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实习,这次的收获在于第一次对阶级分层有概念,你不得不承认就是有一些人是高学历高收入高情商,而你只是nobody。还没从顺遂的17年缓过神,找工作写论文忙毕业很快就在18年接踵而来。拿到的offer不算少,但心里总是自视甚高,轻易就说拒绝,错过了很多。论文总算是顺利完成毕业,但是完成论文的过程也让自己意识到学术能力的匮乏,也就没有继续选择去读博。现在想来,也许可以尝试一下,有的机会不要轻易放弃。
忙里偷闲,18年6月底毕业一个人去日本毕业旅行。见了很久没见的朋友,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大家的性格都没变,陌生在于在不同的轨迹各自行走见识到的风景也越来越不同了。因为这次旅行,错了好朋友的婚礼错过了毕业典礼,想来还真是很遗憾。但一直执着每隔半年就会出去旅行的原因在于,一天又一天规律的生活常常会让我感到压抑,可以有那么几天跳脱出去就好像突然的富氧深呼吸。
毕业决定来杭州工作挺偶然的,大概率因为常常活在别人眼光中,产生了一种随波逐流的个性。这也为后续工作上的许多问题埋下了伏笔。之前每段的实习虽谈不上有多优秀,但一直都还是得到正面的肯定和赞赏,而正式的工作则让我越来越疲惫和压抑。仔细反思了下原因,大抵是因为实习总是有结束的哪一天,而工作似乎是永无止境看不到头,一旦面对这样无止境的重复,我好像一下子就会变得很敏感和恐惧。几乎每天都是到晚上十一点,周末时常加班真的完全透支了我的热情。很多次问自己,真的要这样继续下去吗?元旦三天加完班回来躺在卧室,看着天花板发呆,很疲惫却怎么也睡不着。来杭州这么久,只去过一次西湖。那天的雨出奇的大,狂放大作,远处的山上有闪电划过,游船在茫茫水气中游走,我被如织的游客推着往前走,当我意识到要去的目的地在另一侧的时候却没办法回头,只能顺着人流在反方向越走越远。
19年年初,朋友圈的大家都在发自己的新年flag,我没有参与。看着大家还是这么有热情的投入,很羡慕,自己却好像提不起精神。工作调整,要离开杭州去南京了。打包行李,寄快递,转租,告别。越是临走事情越多。去南京,一切又是未知和全新的开始,也许还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我们活在父母的眼光里,活在恋人的眼光里,活在朋友的眼光里,却很少活在自己的心里。
18年年底过了27岁的生日,以前觉得30岁很遥远,没想到一转眼30岁很快就来。而我也终于变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