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e推荐书单:与我有缘的十本书
人与书的相遇是一种缘分,当一个人与一本书相遇,流淌在书中的创作者的诉说,与读者自身的经历相遇,产生共鸣或是启迪,这本书与读者就从此发生了联系,读者也再次通过解读成为这本书的创作者。再此分享与我曾有这种缘分的十本书,希望其中能有个别有幸再与各位发生联系。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从动物到上帝,智人这个词成为对人类发展的讽刺。提到这本书至今记得插图中笼子里的那头奶牛,如果我们记得它的眼神,我们会为自己的傲慢和自私感到羞愧。这本书从自然的层面来解读人类社会的进步,抽离了人作为记录者高高在上又不自知的视角,为进步和进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意义。
《天空的另一半》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雪莉·邓恩
相比我往常读的女性主义理论作品和文学作品,这部纪实文学作品用真实的采访和图片警醒我们性别平等还任重道远。亚非拉国家的少女还在被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结等观念所毒害,但她们没有放弃,给她们受教育或者就业的机会,她们就像岩石中的新芽,冲破一切向上生长,在这里,你会看到恐怖,也看到希望。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郝景芳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是几代人的痛点,让孩子在充分学习的过程中还保留自由的天性,这是家长美好的愿望,同时也是社会的迷茫所在。郝景芳通过分析大脑学习的原理、对比科学的学习过程等方式,给思索教育问题的家长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
59个小故事,其中有一些关于量子物理看不懂的略过,看完久久不能平静,这几年共看过好几遍。我认为,能给读者提供新的视角,启发读者思考的书就是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读完,你第一个问题会想,究竟他们和我们,谁是天才,谁才是疯子。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在大二时读到这本书,同样是英语系的女孩子,爱文学爱憧憬,一条清新的线是新月在学校的学习和爱情生活,一条沉重的线是她背后家族中复杂的人情冷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两个世界的人,我们都会遇到,也会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在高中历史死记硬背的阴影下,一向不涉猎历史类作品。又一本引起我阅读高峰体验的书,反复看了几遍,被文中角色的命运牵动,时哭时笑,汹涌磅礴的时代背景下小人物与命运的对抗令人可敬可畏。
《红字》霍桑
海斯特被判通奸罪送上绞刑架,又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但永远带着红字A(Adultery)的记号。在她之后的半生中,她用自己的勤奋和善良,向桎梏人性的封建社会证明了A的新的含义,从adultery到able到angel,她到死都带着这个红字记号。
《红楼梦》曹雪芹
少年不懂红楼梦,读懂已白少年头。庞大的人物关系和叙事,一个家族的兴衰起伏牵动着庞大家族的命运,百看不厌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每个人性格与其行为方式自成一个独立的单元,让我们在有限的篇幅里看到中国社会人情世故的百态。
《老人与海》海明威
我怕晚上的海,因未知感到恐惧,想象自己在只有星星照明的海上漂泊,这种恐惧足以将我吞没。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的87夜,虽然最终只带回马林鱼的尸骨,但没有人会怀疑他的成功和勇气。海明威将这种失败成为“graceful failure”(优雅的失败),这种精神永永远远的感动着我。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这本哲学类小说是最后加进推荐书单里的,犹豫的原因在于,哲学或许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热门的功能性学科。但对于个人而言,哲学绝对是锻炼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最好的方式之一。而这本书,通过小姑娘苏菲,将带你了解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思想,如果你恰好遇到你感兴趣或者三观一致的流派,这本哲学入门书就是一个起点。总之,愿你懂得更多,也发现这世上有更多人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