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珊瑚海海战纪念日
战役过程
摘选自《大海战》,E.B.波特著
珊瑚海海战
日军本来打算在3月份占领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港,后来由于美国的航空母舰部队进至西南太平洋,则将这一作战计划推迟到5月初实施。为此,派出南云部队的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与“瑞鹤”号以及联合舰队的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前来加强日本的第4舰队。
日军夺取莫尔兹比港的企图在于,占领这一基地既能保护腊包尔以及新几内亚的己方军事要地,又可使澳大利亚北部的对方航空基地不能发挥作用,这样,日军进攻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及萨摩亚群岛的翼侧就有了保障。同时,日军还想进占图拉吉港,因为占领该地便可切断所罗门群岛南部的瓜达尔卡纳尔水道。在此地建起水上飞机基地,既可掩护莫尔兹比作战的翼侧,又可为尔后向东南方向前进提供支援。盟军固守莫尔兹比港,不仅对澳大利亚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作为将来反攻的跳板也是不可缺少的。
日军的作战计划是,以12000吨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为主组成的海上掩护部队,首先支援图拉吉港的登陆作战,尔后转而西进,前去支援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后者预定从腊包尔出发,经约马德水道,绕过新几内亚岛东端,驶往莫尔兹比港。日军除对上述两他的登陆战组织直接掩护外,还以航空母舰“翔鹤”号与 “瑞鹤”号为主力组成突击部队,从特鲁克南下,前去截击美军企图阻止登陆的任何部队。与此同时,还派岸基航空兵担任侦察和支援任务。这样,就有6支兵力分别参加上述两地的作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常常采用这种复杂的兵力部署,这已成为日军特有的一种战法。以往,它用这种战法对付组织涣散的劣势之敌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如果不能密切配合,互相支援,这种战法就不符合集中用兵的原则。日军每当忽视这两个重要条件时,都要遭到厄运。
日军在珊瑚海的协同作战,要求实施统一指挥。第4舰队司令井上成美海军中将从腊包尔指挥包括岸基航空兵在内的所有兵力。盟军的指挥却不象日军这样统一。尽管战斗发生在麦克阿瑟将军管辖的西南太平洋战区,但是有关舰队的各种行动均须置于尼米兹将军的战略指挥之下。结果,盟军的岸基航空兵和海军部队指挥不一,协同不力。
自珍珠港被袭击以来,美军由于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能够得到有关日军作战计划方面的详细可靠情报,居于极其有利的地位。然而,要集结足够的兵力来对付日军对莫尔兹比港的威胁并不那么容易。“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1月份被鱼雷击伤,仍在普吉特海峡 [ 译者注:美国西海岸西雅图附近,这里有一座海军工厂。 ] 进行修理;“企业”号和“大黄蜂”早航空母舰空袭东京后,4月25日前还未回到珍珠港。这两艘军舰虽然正在尽速返航,但难以如期赶到珊瑚海。能够立即参战的部队只有临时去南太平洋作战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编队(弗莱彻将军指挥)和刚从珍珠港返回前线的“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编队 (海军少将奥布里·菲奇指挥)。另外,美国重巡洋舰“芝加哥”号从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赶来,英国海军少将J·C·克雷斯率领两艘巡洋舰“澳大利亚”号和 “霍巴特”号出从澳大利亚赶来参战。由于历次胜利来得轻而易举,日军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认为只用一支航空母舰编队就足以保障这次进攻的胜利。
由弗莱彻统一指挥的两个航空母舰编队于5月1日在珊瑚海东南海域集结。两天后,弗莱彻将军得知日军已在图拉吉登陆。于是他留下“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编队补充燃料,率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编队北上。4日对图拉吉一带进行多次空袭,击沉数艘日军小型舰艇,尔后返航南下。5月6日,弗莱彻把这两支航空母舰编队编在一起,并以巡洋舰和驱逐舰为两艘航空母舰组成环形警戒幕,由他直接掌握,统一行动。菲奇将军在指挥航空母舰作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由他担任航空作战的战术指挥。
弗莱彻将军把兵力集结起来,正适逢战机。就在这时,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和“揣鹤”号在警戒舰只的护航下,绕过所罗门群岛东南端进入珊瑚海。日军突击部队由海军中将高木武雄指挥,航空母舰编队由海军少将原忠一指挥。绕过所罗门群岛的高木部队,企图以一种钳形运动来捕捉美国的航空母舰,日军几乎得逞。6日夜,日军部队正向补给燃料的美军部队迅速接近时,高木将军下令返航,实际上这时离美军已不到70海里。
5月7日拂晓,美军特混编队在新几内亚岛东端路易西亚德群岛以南海域航行,航向西北。将近7时,弗莱彻将军命令克雷斯海军少将指挥的2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向西北方向搜索前进,同时,命令航空母舰编队向北航进。弗莱彻不顾美国航空母舰当天就有可能受到袭击的危险,断然派出克雷斯编队去截击日军经过约马德水道进攻莫尔兹比港的登陆部队。然而,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弗莱彻航空母舰编队的对海警戒兵力,也削弱了本来就薄弱的对空警戒兵力。
在此以前,高木和弗莱彻都不知道对方就在该海域活动。虽然弗莱彻将军根据情报得知日军有3艘航空母舰参加这次作战,并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因东北方的天气恶劣,没能发现该海域的两艘日军重巡洋舰。高木将军一直依赖岸基飞机进行搜索,虽曾一度发现美国航空母舰编队,但后来失掉目标,没再提供任何情报。
然而,西北方天气晴朗。7日晨,担任该方向侦察任务的美国侦察机开始报告敌情。8时15分,一飞行员报告:在米西马岛以北不远的海面发现航空母舰2艘和重巡洋舰4艘。于是,弗莱彻命令2艘航空母舰上的突击机群出动。93架飞机在侦察机返航之前就已出击。据后来查明,由于密码译错,上述情报失实。侦察机的报告本来是:发现巡洋舰2艘和驱逐舰2艘。
弗莱彻判断,既然发现了日军登陆部队,附近必有更适于攻击的目标,便断然决定实施攻击。这一决定的正确性于10时20分得到了证实。据报告,就在突击机群前去攻击的目标东南35海里处,发现一艘日军航空母舰及数艘其他舰只。该突击机群若少许修正一下航向,就能发现这个新的目标。
11时许,突击机群开始突击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首次突击就有13颗炸弹和7条鱼雷命中目标,使“祥凤”号转眼间沉入海底。第一波突击机群着舰后,弗莱彻决定,在发现另外两艘日军航空母舰之前,第二波突击群暂不出动。另外,弗莱彻判断,日军已知美国航空母舰船位置,他所率领的航空母舰部队可能即将遭到袭击。
可是,5月7日这一天,弗莱彻编队并未受到日军的袭击。因为日军的侦察情报一错再错,直到当天傍晚也未查明敌情。7日9时前,坐阵腊包尔指挥作战的井上将军接到所谓发现两支美国航空母舰编队的情报。其实,一个是弗莱沏的航空母舰编队,而另一个则是克雷斯的巡洋舰、驱逐舰编队(后者在前者西面45海里处)。接着,又收到来自图拉吉的情报,获悉在珊瑚海东部还有1艘美国航空母舰。实际上这是“尼奥肖”号油船。这艘油船是6日晚离开弗莱彻本队,正在“西姆斯”号驱逐舰的护航下开往会合海域。
9时50分,日海军飞机从腊包尔起飞,前去攻击最西面的一支美军编队。日军飞行员返航后报告,击沉战列舰和巡洋舰各1艘。实际上,无论是日军飞机,还是从澳大利亚基地起飞的美军B-26飞机(误击美舰),都未使克雷斯的本队受到任何损失。
将“尼奥肖”油船误认为1艘航空母舰,这对日军的作战影响甚大。因为原将军得此情报后,立即对那艘不幸的油船及其护航舰进行了猛烈的空袭。“西姆斯”号驱逐舰中3颗炸弹,大部分舰员和军舰一起葬身海底。“尼奥肖”号油船虽中7颗炸弹,但未沉没,至第5天时全部船员被其他军舰救走。
这一错误的袭击,使日军陷入危险的境地。原将军不顾即将天黑,决心在美航空母舰再次袭击日登陆部队之前将其击沉。他挑选出擅长夜战的飞行员,驾驶27架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于16时15分向预想的美国航空母舰所在方向飞去。
日军的这一冒险很不值得。日军飞机实际上是从弗莱彻编队的附近飞过的,但因天气不良和能见度较低而没有发现目标。美军已升空的战斗机,在雷达引导下,对这批日机进行截击,并击落9架。一小时后,几架返航的日机竟把美国的航空母舰误认为己方航空母舰。这时,美机正在“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空盘旋,准备着舰。日机刚要加入美机的队列时,就被高射炮击落一架,其他日机逃跑。“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的雷达发现,有飞机在东面约30海里处进行盘旋飞行,准备着舰。这说明日本航空母舰就在附近。这次出击的日机中,10架被击落,另11架着舰时堕入大海。原将军派出的27架飞机只有6架安全返航。
据这些返航的飞行员报击:美航空母舰就在附近,相距不过50-60海里。于是,交战双方的指挥官都已知道了对方的大概位置,并曾审慎地考虑过以水面舰艇实施夜间攻击,但都没有付诸实施,这是因为交战就近在咫尺,双方都怕削弱自己的警戒兵力。这样,珊瑚海海战的主要战斗就延到第二天进行。其实,日美两军之间的距离,比双方指挥官的估计要大一些。据战后调查,两军的距离将近100海里。
5月8日的战斗
迄今为止,日美两军同在珊瑚海行动达两天之久,而且有两次接近到100海里以内,但未直接交火。5月7日晚,双方指挥官都感到敌人就在眼前,种种迹象表明,第二天必将进行决战。夜间,弗莱彻指挥其编队首先向南,尔后向西进行规避;与此同时,高木部队则向北航进。对两军的指挥官来说,胜负取决于8日晨能否先于敌人查明对方的位置。双方都在凌晨派出侦察机进行搜索,8时刚过,双方侦察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
5月8日的战斗是在旗鼓相当的条件下进行的。双方各有航空母舰2艘,菲奇将军有飞机121架、原将军有122架。美军在轰炸机方面占优势,日军则在战斗机和鱼雷机方面占优势。日军的飞行员实战经验丰富,其鱼雷的性能较好。日军还在其他方面占优势。例如,弗莱彻编队彻夜向南航行,离开了风雨交加的海面,8日已进入天气晴朗的海域。而日军仍在风雨交加的海域活动,云笼雾罩,难被发现。这次海战实际上是双方航空母舰编队同时发起的一场战斗。9时至9时25分,美航空母舰的突击机群先后出击。“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第一批起飞的飞机为39架:2架战斗机掩护24架俯冲轰炸机,4架战斗机掩护9架鱼雷机。10时30分许,俯冲轰炸机群发现日本航空母舰。后者以疏开队形航行,并有警戒舰只护航。就在飞行员们借助云层的掩护等待鱼雷机到来的时候,“瑞鹤”号航空母舰已消失在暴风雨之中。于是,“翔鹤”号成了美机的唯一攻击目标。
当鱼雷机接敌时,轰炸机已开始俯冲。两者协同密切,但战果甚微。美国的鱼雷航速较低,容易规避,倒是俯冲轰炸机击中“翔鹤”号两颗炸弹。“列克星敦”号的突击机群比“约克城”号的晚出动10分钟,其中有22架俯冲轰炸机未能发现目标,只有11架鱼雷机和4架侦察轰炸机发现了日军。美军的鱼雷还是没有命中,仍是轰炸机对已中两颗炸弹的“翔鹤”号再投中一颗炸弹。这3颗炸弹就使“翔鹤”号失去了作战能力。由于该舰飞行甲板损坏,已不能收容飞机,高木则令其返回特鲁克。
几乎在美军飞机起飞的同时,日军也有70架攻击机和20架战斗机离舰。这些日机离美舰还有70海里时,就被美军雷达发现。但是在双方攻击之前,美军只有3 架战斗机得以拦截敌机。日军飞机在距美舰20海里外,尚未受到美机截击时,就分成三个机群,其中两个是鱼雷机群,一个是轰炸机群。
美军的两艘航空母舰,同在一个环形警戒序列之中。规避运动逐渐使两舰之间的距离加大,警戒舰只也随之一分为二,削弱了警戒,这显然是对日军有利的。
最先遭到攻击的“约克城”号成功地避开了敌机发射的鱼雷,但被击中一颗炸弹。然而,该舰的战斗力并没受到多大削弱。比“约克城”号吨位大但机动性能差些的 “列克星敦”号在敌鱼雷机同时从舰艏两舷“夹击”下,遭到重创。由于左舷击中两条鱼雷,三个锅炉舱进水。与此同时,又被击中两颗炸弹,但这两颗炸弹没有造成多大损伤。该舰中雷引起舰体倾斜,调整重油后,恢复了平衡。该舰的主机没有受损伤,航速仍可达到24节。对完成攻击任务后返航的飞行员来说,母舰依然完好无损。
美军开始回收返航的飞机时,认为已经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两艘航空母舰均未受到致命的损伤。与此相反,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已经丧失了战斗为,“瑞鹤”号无法容纳全部飞机,只好把许多飞机抛入大海。原将军能用于尔后作战的飞机仅有9架,而菲奇将军尚有37架攻击机和12架战斗机可以作战。
弗莱彻和菲奇两位将军尽管知道美军处于有利地位,但却未能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因为“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12时47分发生爆炸。这是发电机爆出的火花迸到从破裂油管里漏出的汽油上所引起的。起初,看来不会造成多大危险,“列克星敦”号继续收容飞机。但到14时45分,发生了更严重的爆炸。火势迅速蔓延而无法控制,只好呼救。虽然“约克城”号收容了在空中的“列克星敦”号的飞机,却未来得及转移已经降落在“列克星敦”号的飞机,舰上烈火熊熊,舰体频频剧烈震动,全体舰员只好离舰了。全体舰员奉命离舰后,派驱逐舰前去把“列克星敦”号击沉。驱逐舰发射了5条鱼雷,使这艘航空母舰于19时56分消失在波涛之中。
据返航的日军飞行员报告,已击沉两艘美国航空母舰。原将军作出了非常乐观的估计,并将此情况向上级作了报告。这种夸大战果的主观臆断,使高木将军决定让受伤的“翔鹤”号航空母舰返回特鲁克,也促使井上将军决定让整个突击部队撤离战场。虽然已经击沉两艘美国航空母舰,但井上将军仍然认为必须推迟实施莫尔兹比港的登陆作战。显然,他已感到难以保护登陆部队不受盟军岸基飞机的攻击。
联合舰队山本司令长官不同意突击部队撤离战场,5月8日24时取消井上的命令,令其突击部队前去全歼美军的残余部队。于是,高木编队改变航向,向南、向东搜索前进。但是,这时弗莱彻的编队远远离去,日军已经追赶不上了。
-------------------------------------------------
战略评析
摘选自《大东亚战争》,服部卓四郎著
对莫尔兹比的海路进攻作战与珊瑚海海战
莫尔兹比是位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澳军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是澳洲北部地区的首要战略要冲。日军如占领该地,就能对海、空进行有利的防卫;如果澳大利亚继续保持该地,则腊包尔方面就会经常受到威胁,被扯住后腿。
因此,大本营早已注意到这点,便在刚刚攻占腊包尔之后的昭和17年(L942年)1月下旬就决心攻占该地,2月2日发布了有关此项的作战命令。
作战的设想
这次作战的目的是,攻占英属新几内亚东部要地和所罗门群岛要地,切断澳大利亚本土与该方面的联系,同时控制澳大利亚本土的北部海域。使用的兵力是以南海支队和第4舰队为基干的部队。其作战方针是,首先由陆海军协同攻占东部新几内亚北岸的莱城、萨拉摩阿,然后如有可能,攻占莫尔兹比,并相机由海军单独攻占吐拉基,以获得航空基地。
后来,由于2月下旬在腊包尔东方海域和珊瑚海方面出现了敌机动部队,第4舰队推迟了攻占莱城和萨拉摩阿。至3月5日,包括部分南海支队在内的陆海军协同进攻部队进击腊包尔,3月7日夜,在莱城和萨拉摩阿登陆,第二天一整天扫荡了该地附近之敌。
然而到了10日早晨,我所在舰船受到敌机动部队所属约60架飞机和10架左右基地飞机的攻击,结果损失惨重,4艘被击沉,7艘损伤,损失率约为全部舰船之半。因敌机动部队的攻击而遭到重大损失,这还是第一次。
另方面,关于莫尔兹比的进攻作战,由于当时第4舰队没有配备航空母舰部队,加上美机动部队2月20日突然出现在所罗门一带海域,担心作战的前景,便推迟进行这一作战。2月27日,联合舰队督促第4舰队,要它急速实行进攻,并决定派第5航空战队(母舰瑞鹤号与翔鹤号)担任支接进攻的任务。当时由于联合舰队打算在6月攻占中途岛(大本营尚未批准),以至预先命令这两艘母舰要在5月15日以后返回原部队,所以,第4舰队无论如何必须在5月15日以前完成这次作战。
1月下旬以后,日本海军航空部队急切地对莫尔兹比反复进行了攻击,但是敌机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作为敌人前进基地的机能不但一点也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在逐步加强,4月末东南方面美澳的第一线飞机估计约有600架。
海路进攻作战的发动
通过上述一段经过之后,根据4月18日大本营的指示,决定于5月10日前后坚决攻占莫尔兹比,于是认真地进行了各种准备。这次进攻作战企图从海上在莫尔兹比登陆,因此,5月4日,南海支队便在第6水雷战队的护航下从腊包尔启航了。
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第4舰队最感到头痛的是,必须让一批时速平均六节半的低速运输船队在敌空军威力圈内横穿三昼夜的问题。
当时已在腊包尔展开的第25航空战队是一支拥有162架飞机的精锐部队,归司令部设在恁尼安的塚原第11航空舰队司令长官直接指挥。4月28日以来,基地航空部队将其水上飞机基地推进到肖特兰岛,扩大了搜索范围,连日进行了巡逻飞行,但在珊瑚海到所罗门一带海面并未发现敌人的影子。
预定在攻夺莫尔兹比的同时还要攻夺吐拉基。海军吐拉基进攻部队(吴第3特别陆战队)按预定计划于5月3日拂晓未经流血便占领了吐拉基。但从第二天上午 6时半起,该地遭到了约80架次美舰载机长达6个小时的袭击,结果损失相当惨重,驱逐舰1艘、扫雷艇2艘、猎潜艇1艘被击沉。由此得知敌机动部队已进到该地。5月5日,正在南下的进攻主力部队,即以第6战队为基干的部队遭到了敌B17飞机的攻击。我方虽未受损失,但日本舰队的企图和概貌肯定已被敌人察觉了。
第二天上午8时10分,我水上机在吐拉基的192度、420海里处发现一支拥有1艘航空母舰的敌机动部队,但不久就失掉了同它的接触,而飞来的敌机反而发现了我方由14艘船只组成的运输船队。
第二天(7日)清晨,敌机又飞临我运输船队上空。在这之前,我第5航空战队索敌机于上午5时30分在吐拉基西南400海里处发现了拥有1艘航空母舰的敌方部队。第5航空战队司令官原少将立即下令全力进攻,上午6时10分,攻击队离舰起飞。
转向海上决战
恰在这时,我水上侦察机发来报告说,在其西方海面,在拉塞尔岛的170度、82海里处的海面上发现了一支由航空母舰1艘、战舰1艘、甲级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组成的敌机动部队。6时40分,接到这份报告的第4舰队司令长官判断敌机动部队有两群,决定首先全力攻击拉塞尔方面之敌,7时向全军发出这项命令。
不久,第5航空战队来电说:战队已向东方之敌展开进攻。另方面,随着敌情的判明,上午7时进攻部队在掩护部队的掩护下开始暂向西北方退避。接着命令津轻舰长指挥运输船队北上。
第5航空战队选择的目标不是敌机动部队而是敌方大型油轮和驱逐舰,上午9时30分将这些敌舰船击沉,然后返航。
另方面,敌机对我运输船队的攻击转而集中在位于该处附近的我航空母舰祥凤号上。结果该舰成了约70架敌机的鱼雷攻击和轰炸的牺牲品,上午9时30分,终于在帝勃内岛的59度、52海里处遭到了沉没的悲惨命运。
当日晨从腊包尔起飞的基地攻击机和当日下午2时30分从母舰起飞的第5航空战队的攻击机队,对于敌机动部队都未能取得任何效果。
这样,7日这一天由于作战接连发生错误,损失很大,未能给敌机动部队以丝毫反击,就入夜了。于是下午6时命令将在莫尔兹比登陆的日期向后推迟两天,一切都留待次日(8日)的决战来解决。
8日上午4时,从航空母舰翔鹤号上起飞的索敌机于6时24分在我方位置的205度、235海里处发现了指向我方的敌机动部队。这支部队拥有航空母舰2 艘、战舰1艘、甲级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6艘,航向170度,航速16节。第5航空战队的攻击部队于上午7时15分起飞,其兵力为战斗机18 架、轰炸机33架、攻击机18架,共计69架。我机动部队以每小时30节的高速在狂风暴雨中穿行,一直驶向南方。在这之前,上午6时30分前后,敌机就从狂风暴雨的缝隙若隐若现地同我方接触。由于自清晨起就已探测到属于这批敌机的灵敏度很高的电波,感到编队敌机的来袭迟早将难以避免,因而加强了警戒。自上午8时50分起,敌机开始对我翔鹤号发起集中攻击,至9时40分,该舰受到敌机4次波浪式的攻击而发生了火灾,舰上飞机已不可能起落。但由于我方战斗机的有效反击,使敌发射的20枚鱼雷一枚也未击中,两舰的全速航行并未受到影响,得以向北方脱离战斗。
另方面,我方攻击机队已飞临预定地点,上午9时20分突击成功。据报告,这次战斗的战果是,给敌两艘航空母舰以致命打击,其中列克辛顿号确已沉没,约克城号沉没的可能性很大。
脱离,失掉战机
我飞行机队在攻击敌机动部队完了之后,至下午零时30分被收容在唯一残存的母舰瑞鹤号上。全部飞机几乎都中了弹,足可以使人想象到当时的激战程度。由于攻击力量和携带燃科的消耗,机动部队指挥官高木中将对夜战的高速航行深感不安,决心停止第二次航空攻击,暂时脱离敌人,专注于燃料的补充和飞机的整修。
了解到这种情况的井上第4舰队长官,于下午2时30分同意了上述安排,接着于下午3时命令无限期延期对莫尔兹比的进攻,同时命令各有关部队作好攻占瑙鲁和大洋两岛的部署。
设在濑户内海的联合舰队司令部方面根本不知道第4舰队的北上命令是根据什么发出的,所以匆匆忙忙发了一封照会电报说:“有必要追击,要报告情况。”在还没有收到这封电报的回电时,就收到了延期攻占莫尔兹比的电报。联合舰队的幕僚们批评了这种消极态度,结果由山本长官向第4舰队发出“应继续追击,歼灭残敌”的电令。
大本营海军部对第4舰队也同样表示了强烈不满。永野军令部总长气愤地说:“这是上村舰队的重演,赶快发出追击命令!”
遵照联合舰队的命令,第4舰队下令积极行动,9日清晨部队再度南下,开始搜索敌人,但再也无从指望捕捉到敌人了。联合舰队考虑下一步作战,9日下午,将第5战队和第5航空战队从第4舰队的指挥下调出,珊瑚海海战便完全结束了。对这次海战可以这样认为,即在战术上是日军的胜利,而从不得不放弃进攻莫尔兹比的角度来看,在战略上是美军的胜利。
5月9日傍晚,南海支队的运输船队运抵腊包尔登陆,接着同月19日,被编进新发布的战斗序列第17军的编制之中。
地图
机动部队的进军
MO号作战计划
日军攻取图拉吉、美舰队集中并空袭图拉吉
日本机动部队错过良机,祥凤沉没
5月8日决战。日本取得胜利,但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
摘选自《大海战》,E.B.波特著
珊瑚海海战
日军本来打算在3月份占领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港,后来由于美国的航空母舰部队进至西南太平洋,则将这一作战计划推迟到5月初实施。为此,派出南云部队的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与“瑞鹤”号以及联合舰队的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前来加强日本的第4舰队。
日军夺取莫尔兹比港的企图在于,占领这一基地既能保护腊包尔以及新几内亚的己方军事要地,又可使澳大利亚北部的对方航空基地不能发挥作用,这样,日军进攻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及萨摩亚群岛的翼侧就有了保障。同时,日军还想进占图拉吉港,因为占领该地便可切断所罗门群岛南部的瓜达尔卡纳尔水道。在此地建起水上飞机基地,既可掩护莫尔兹比作战的翼侧,又可为尔后向东南方向前进提供支援。盟军固守莫尔兹比港,不仅对澳大利亚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作为将来反攻的跳板也是不可缺少的。
日军的作战计划是,以12000吨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为主组成的海上掩护部队,首先支援图拉吉港的登陆作战,尔后转而西进,前去支援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后者预定从腊包尔出发,经约马德水道,绕过新几内亚岛东端,驶往莫尔兹比港。日军除对上述两他的登陆战组织直接掩护外,还以航空母舰“翔鹤”号与 “瑞鹤”号为主力组成突击部队,从特鲁克南下,前去截击美军企图阻止登陆的任何部队。与此同时,还派岸基航空兵担任侦察和支援任务。这样,就有6支兵力分别参加上述两地的作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常常采用这种复杂的兵力部署,这已成为日军特有的一种战法。以往,它用这种战法对付组织涣散的劣势之敌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如果不能密切配合,互相支援,这种战法就不符合集中用兵的原则。日军每当忽视这两个重要条件时,都要遭到厄运。
日军在珊瑚海的协同作战,要求实施统一指挥。第4舰队司令井上成美海军中将从腊包尔指挥包括岸基航空兵在内的所有兵力。盟军的指挥却不象日军这样统一。尽管战斗发生在麦克阿瑟将军管辖的西南太平洋战区,但是有关舰队的各种行动均须置于尼米兹将军的战略指挥之下。结果,盟军的岸基航空兵和海军部队指挥不一,协同不力。
自珍珠港被袭击以来,美军由于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能够得到有关日军作战计划方面的详细可靠情报,居于极其有利的地位。然而,要集结足够的兵力来对付日军对莫尔兹比港的威胁并不那么容易。“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1月份被鱼雷击伤,仍在普吉特海峡 [ 译者注:美国西海岸西雅图附近,这里有一座海军工厂。 ] 进行修理;“企业”号和“大黄蜂”早航空母舰空袭东京后,4月25日前还未回到珍珠港。这两艘军舰虽然正在尽速返航,但难以如期赶到珊瑚海。能够立即参战的部队只有临时去南太平洋作战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编队(弗莱彻将军指挥)和刚从珍珠港返回前线的“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编队 (海军少将奥布里·菲奇指挥)。另外,美国重巡洋舰“芝加哥”号从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赶来,英国海军少将J·C·克雷斯率领两艘巡洋舰“澳大利亚”号和 “霍巴特”号出从澳大利亚赶来参战。由于历次胜利来得轻而易举,日军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认为只用一支航空母舰编队就足以保障这次进攻的胜利。
由弗莱彻统一指挥的两个航空母舰编队于5月1日在珊瑚海东南海域集结。两天后,弗莱彻将军得知日军已在图拉吉登陆。于是他留下“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编队补充燃料,率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编队北上。4日对图拉吉一带进行多次空袭,击沉数艘日军小型舰艇,尔后返航南下。5月6日,弗莱彻把这两支航空母舰编队编在一起,并以巡洋舰和驱逐舰为两艘航空母舰组成环形警戒幕,由他直接掌握,统一行动。菲奇将军在指挥航空母舰作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由他担任航空作战的战术指挥。
弗莱彻将军把兵力集结起来,正适逢战机。就在这时,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和“揣鹤”号在警戒舰只的护航下,绕过所罗门群岛东南端进入珊瑚海。日军突击部队由海军中将高木武雄指挥,航空母舰编队由海军少将原忠一指挥。绕过所罗门群岛的高木部队,企图以一种钳形运动来捕捉美国的航空母舰,日军几乎得逞。6日夜,日军部队正向补给燃料的美军部队迅速接近时,高木将军下令返航,实际上这时离美军已不到70海里。
5月7日拂晓,美军特混编队在新几内亚岛东端路易西亚德群岛以南海域航行,航向西北。将近7时,弗莱彻将军命令克雷斯海军少将指挥的2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向西北方向搜索前进,同时,命令航空母舰编队向北航进。弗莱彻不顾美国航空母舰当天就有可能受到袭击的危险,断然派出克雷斯编队去截击日军经过约马德水道进攻莫尔兹比港的登陆部队。然而,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弗莱彻航空母舰编队的对海警戒兵力,也削弱了本来就薄弱的对空警戒兵力。
在此以前,高木和弗莱彻都不知道对方就在该海域活动。虽然弗莱彻将军根据情报得知日军有3艘航空母舰参加这次作战,并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因东北方的天气恶劣,没能发现该海域的两艘日军重巡洋舰。高木将军一直依赖岸基飞机进行搜索,虽曾一度发现美国航空母舰编队,但后来失掉目标,没再提供任何情报。
然而,西北方天气晴朗。7日晨,担任该方向侦察任务的美国侦察机开始报告敌情。8时15分,一飞行员报告:在米西马岛以北不远的海面发现航空母舰2艘和重巡洋舰4艘。于是,弗莱彻命令2艘航空母舰上的突击机群出动。93架飞机在侦察机返航之前就已出击。据后来查明,由于密码译错,上述情报失实。侦察机的报告本来是:发现巡洋舰2艘和驱逐舰2艘。
弗莱彻判断,既然发现了日军登陆部队,附近必有更适于攻击的目标,便断然决定实施攻击。这一决定的正确性于10时20分得到了证实。据报告,就在突击机群前去攻击的目标东南35海里处,发现一艘日军航空母舰及数艘其他舰只。该突击机群若少许修正一下航向,就能发现这个新的目标。
11时许,突击机群开始突击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首次突击就有13颗炸弹和7条鱼雷命中目标,使“祥凤”号转眼间沉入海底。第一波突击机群着舰后,弗莱彻决定,在发现另外两艘日军航空母舰之前,第二波突击群暂不出动。另外,弗莱彻判断,日军已知美国航空母舰船位置,他所率领的航空母舰部队可能即将遭到袭击。
可是,5月7日这一天,弗莱彻编队并未受到日军的袭击。因为日军的侦察情报一错再错,直到当天傍晚也未查明敌情。7日9时前,坐阵腊包尔指挥作战的井上将军接到所谓发现两支美国航空母舰编队的情报。其实,一个是弗莱沏的航空母舰编队,而另一个则是克雷斯的巡洋舰、驱逐舰编队(后者在前者西面45海里处)。接着,又收到来自图拉吉的情报,获悉在珊瑚海东部还有1艘美国航空母舰。实际上这是“尼奥肖”号油船。这艘油船是6日晚离开弗莱彻本队,正在“西姆斯”号驱逐舰的护航下开往会合海域。
9时50分,日海军飞机从腊包尔起飞,前去攻击最西面的一支美军编队。日军飞行员返航后报告,击沉战列舰和巡洋舰各1艘。实际上,无论是日军飞机,还是从澳大利亚基地起飞的美军B-26飞机(误击美舰),都未使克雷斯的本队受到任何损失。
将“尼奥肖”油船误认为1艘航空母舰,这对日军的作战影响甚大。因为原将军得此情报后,立即对那艘不幸的油船及其护航舰进行了猛烈的空袭。“西姆斯”号驱逐舰中3颗炸弹,大部分舰员和军舰一起葬身海底。“尼奥肖”号油船虽中7颗炸弹,但未沉没,至第5天时全部船员被其他军舰救走。
这一错误的袭击,使日军陷入危险的境地。原将军不顾即将天黑,决心在美航空母舰再次袭击日登陆部队之前将其击沉。他挑选出擅长夜战的飞行员,驾驶27架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于16时15分向预想的美国航空母舰所在方向飞去。
日军的这一冒险很不值得。日军飞机实际上是从弗莱彻编队的附近飞过的,但因天气不良和能见度较低而没有发现目标。美军已升空的战斗机,在雷达引导下,对这批日机进行截击,并击落9架。一小时后,几架返航的日机竟把美国的航空母舰误认为己方航空母舰。这时,美机正在“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空盘旋,准备着舰。日机刚要加入美机的队列时,就被高射炮击落一架,其他日机逃跑。“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的雷达发现,有飞机在东面约30海里处进行盘旋飞行,准备着舰。这说明日本航空母舰就在附近。这次出击的日机中,10架被击落,另11架着舰时堕入大海。原将军派出的27架飞机只有6架安全返航。
据这些返航的飞行员报击:美航空母舰就在附近,相距不过50-60海里。于是,交战双方的指挥官都已知道了对方的大概位置,并曾审慎地考虑过以水面舰艇实施夜间攻击,但都没有付诸实施,这是因为交战就近在咫尺,双方都怕削弱自己的警戒兵力。这样,珊瑚海海战的主要战斗就延到第二天进行。其实,日美两军之间的距离,比双方指挥官的估计要大一些。据战后调查,两军的距离将近100海里。
5月8日的战斗
迄今为止,日美两军同在珊瑚海行动达两天之久,而且有两次接近到100海里以内,但未直接交火。5月7日晚,双方指挥官都感到敌人就在眼前,种种迹象表明,第二天必将进行决战。夜间,弗莱彻指挥其编队首先向南,尔后向西进行规避;与此同时,高木部队则向北航进。对两军的指挥官来说,胜负取决于8日晨能否先于敌人查明对方的位置。双方都在凌晨派出侦察机进行搜索,8时刚过,双方侦察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
5月8日的战斗是在旗鼓相当的条件下进行的。双方各有航空母舰2艘,菲奇将军有飞机121架、原将军有122架。美军在轰炸机方面占优势,日军则在战斗机和鱼雷机方面占优势。日军的飞行员实战经验丰富,其鱼雷的性能较好。日军还在其他方面占优势。例如,弗莱彻编队彻夜向南航行,离开了风雨交加的海面,8日已进入天气晴朗的海域。而日军仍在风雨交加的海域活动,云笼雾罩,难被发现。这次海战实际上是双方航空母舰编队同时发起的一场战斗。9时至9时25分,美航空母舰的突击机群先后出击。“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第一批起飞的飞机为39架:2架战斗机掩护24架俯冲轰炸机,4架战斗机掩护9架鱼雷机。10时30分许,俯冲轰炸机群发现日本航空母舰。后者以疏开队形航行,并有警戒舰只护航。就在飞行员们借助云层的掩护等待鱼雷机到来的时候,“瑞鹤”号航空母舰已消失在暴风雨之中。于是,“翔鹤”号成了美机的唯一攻击目标。
当鱼雷机接敌时,轰炸机已开始俯冲。两者协同密切,但战果甚微。美国的鱼雷航速较低,容易规避,倒是俯冲轰炸机击中“翔鹤”号两颗炸弹。“列克星敦”号的突击机群比“约克城”号的晚出动10分钟,其中有22架俯冲轰炸机未能发现目标,只有11架鱼雷机和4架侦察轰炸机发现了日军。美军的鱼雷还是没有命中,仍是轰炸机对已中两颗炸弹的“翔鹤”号再投中一颗炸弹。这3颗炸弹就使“翔鹤”号失去了作战能力。由于该舰飞行甲板损坏,已不能收容飞机,高木则令其返回特鲁克。
几乎在美军飞机起飞的同时,日军也有70架攻击机和20架战斗机离舰。这些日机离美舰还有70海里时,就被美军雷达发现。但是在双方攻击之前,美军只有3 架战斗机得以拦截敌机。日军飞机在距美舰20海里外,尚未受到美机截击时,就分成三个机群,其中两个是鱼雷机群,一个是轰炸机群。
美军的两艘航空母舰,同在一个环形警戒序列之中。规避运动逐渐使两舰之间的距离加大,警戒舰只也随之一分为二,削弱了警戒,这显然是对日军有利的。
最先遭到攻击的“约克城”号成功地避开了敌机发射的鱼雷,但被击中一颗炸弹。然而,该舰的战斗力并没受到多大削弱。比“约克城”号吨位大但机动性能差些的 “列克星敦”号在敌鱼雷机同时从舰艏两舷“夹击”下,遭到重创。由于左舷击中两条鱼雷,三个锅炉舱进水。与此同时,又被击中两颗炸弹,但这两颗炸弹没有造成多大损伤。该舰中雷引起舰体倾斜,调整重油后,恢复了平衡。该舰的主机没有受损伤,航速仍可达到24节。对完成攻击任务后返航的飞行员来说,母舰依然完好无损。
美军开始回收返航的飞机时,认为已经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两艘航空母舰均未受到致命的损伤。与此相反,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已经丧失了战斗为,“瑞鹤”号无法容纳全部飞机,只好把许多飞机抛入大海。原将军能用于尔后作战的飞机仅有9架,而菲奇将军尚有37架攻击机和12架战斗机可以作战。
弗莱彻和菲奇两位将军尽管知道美军处于有利地位,但却未能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因为“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12时47分发生爆炸。这是发电机爆出的火花迸到从破裂油管里漏出的汽油上所引起的。起初,看来不会造成多大危险,“列克星敦”号继续收容飞机。但到14时45分,发生了更严重的爆炸。火势迅速蔓延而无法控制,只好呼救。虽然“约克城”号收容了在空中的“列克星敦”号的飞机,却未来得及转移已经降落在“列克星敦”号的飞机,舰上烈火熊熊,舰体频频剧烈震动,全体舰员只好离舰了。全体舰员奉命离舰后,派驱逐舰前去把“列克星敦”号击沉。驱逐舰发射了5条鱼雷,使这艘航空母舰于19时56分消失在波涛之中。
据返航的日军飞行员报告,已击沉两艘美国航空母舰。原将军作出了非常乐观的估计,并将此情况向上级作了报告。这种夸大战果的主观臆断,使高木将军决定让受伤的“翔鹤”号航空母舰返回特鲁克,也促使井上将军决定让整个突击部队撤离战场。虽然已经击沉两艘美国航空母舰,但井上将军仍然认为必须推迟实施莫尔兹比港的登陆作战。显然,他已感到难以保护登陆部队不受盟军岸基飞机的攻击。
联合舰队山本司令长官不同意突击部队撤离战场,5月8日24时取消井上的命令,令其突击部队前去全歼美军的残余部队。于是,高木编队改变航向,向南、向东搜索前进。但是,这时弗莱彻的编队远远离去,日军已经追赶不上了。
-------------------------------------------------
战略评析
摘选自《大东亚战争》,服部卓四郎著
对莫尔兹比的海路进攻作战与珊瑚海海战
莫尔兹比是位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澳军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是澳洲北部地区的首要战略要冲。日军如占领该地,就能对海、空进行有利的防卫;如果澳大利亚继续保持该地,则腊包尔方面就会经常受到威胁,被扯住后腿。
因此,大本营早已注意到这点,便在刚刚攻占腊包尔之后的昭和17年(L942年)1月下旬就决心攻占该地,2月2日发布了有关此项的作战命令。
作战的设想
这次作战的目的是,攻占英属新几内亚东部要地和所罗门群岛要地,切断澳大利亚本土与该方面的联系,同时控制澳大利亚本土的北部海域。使用的兵力是以南海支队和第4舰队为基干的部队。其作战方针是,首先由陆海军协同攻占东部新几内亚北岸的莱城、萨拉摩阿,然后如有可能,攻占莫尔兹比,并相机由海军单独攻占吐拉基,以获得航空基地。
后来,由于2月下旬在腊包尔东方海域和珊瑚海方面出现了敌机动部队,第4舰队推迟了攻占莱城和萨拉摩阿。至3月5日,包括部分南海支队在内的陆海军协同进攻部队进击腊包尔,3月7日夜,在莱城和萨拉摩阿登陆,第二天一整天扫荡了该地附近之敌。
然而到了10日早晨,我所在舰船受到敌机动部队所属约60架飞机和10架左右基地飞机的攻击,结果损失惨重,4艘被击沉,7艘损伤,损失率约为全部舰船之半。因敌机动部队的攻击而遭到重大损失,这还是第一次。
另方面,关于莫尔兹比的进攻作战,由于当时第4舰队没有配备航空母舰部队,加上美机动部队2月20日突然出现在所罗门一带海域,担心作战的前景,便推迟进行这一作战。2月27日,联合舰队督促第4舰队,要它急速实行进攻,并决定派第5航空战队(母舰瑞鹤号与翔鹤号)担任支接进攻的任务。当时由于联合舰队打算在6月攻占中途岛(大本营尚未批准),以至预先命令这两艘母舰要在5月15日以后返回原部队,所以,第4舰队无论如何必须在5月15日以前完成这次作战。
1月下旬以后,日本海军航空部队急切地对莫尔兹比反复进行了攻击,但是敌机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作为敌人前进基地的机能不但一点也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在逐步加强,4月末东南方面美澳的第一线飞机估计约有600架。
海路进攻作战的发动
通过上述一段经过之后,根据4月18日大本营的指示,决定于5月10日前后坚决攻占莫尔兹比,于是认真地进行了各种准备。这次进攻作战企图从海上在莫尔兹比登陆,因此,5月4日,南海支队便在第6水雷战队的护航下从腊包尔启航了。
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第4舰队最感到头痛的是,必须让一批时速平均六节半的低速运输船队在敌空军威力圈内横穿三昼夜的问题。
当时已在腊包尔展开的第25航空战队是一支拥有162架飞机的精锐部队,归司令部设在恁尼安的塚原第11航空舰队司令长官直接指挥。4月28日以来,基地航空部队将其水上飞机基地推进到肖特兰岛,扩大了搜索范围,连日进行了巡逻飞行,但在珊瑚海到所罗门一带海面并未发现敌人的影子。
预定在攻夺莫尔兹比的同时还要攻夺吐拉基。海军吐拉基进攻部队(吴第3特别陆战队)按预定计划于5月3日拂晓未经流血便占领了吐拉基。但从第二天上午 6时半起,该地遭到了约80架次美舰载机长达6个小时的袭击,结果损失相当惨重,驱逐舰1艘、扫雷艇2艘、猎潜艇1艘被击沉。由此得知敌机动部队已进到该地。5月5日,正在南下的进攻主力部队,即以第6战队为基干的部队遭到了敌B17飞机的攻击。我方虽未受损失,但日本舰队的企图和概貌肯定已被敌人察觉了。
第二天上午8时10分,我水上机在吐拉基的192度、420海里处发现一支拥有1艘航空母舰的敌机动部队,但不久就失掉了同它的接触,而飞来的敌机反而发现了我方由14艘船只组成的运输船队。
第二天(7日)清晨,敌机又飞临我运输船队上空。在这之前,我第5航空战队索敌机于上午5时30分在吐拉基西南400海里处发现了拥有1艘航空母舰的敌方部队。第5航空战队司令官原少将立即下令全力进攻,上午6时10分,攻击队离舰起飞。
转向海上决战
恰在这时,我水上侦察机发来报告说,在其西方海面,在拉塞尔岛的170度、82海里处的海面上发现了一支由航空母舰1艘、战舰1艘、甲级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组成的敌机动部队。6时40分,接到这份报告的第4舰队司令长官判断敌机动部队有两群,决定首先全力攻击拉塞尔方面之敌,7时向全军发出这项命令。
不久,第5航空战队来电说:战队已向东方之敌展开进攻。另方面,随着敌情的判明,上午7时进攻部队在掩护部队的掩护下开始暂向西北方退避。接着命令津轻舰长指挥运输船队北上。
第5航空战队选择的目标不是敌机动部队而是敌方大型油轮和驱逐舰,上午9时30分将这些敌舰船击沉,然后返航。
另方面,敌机对我运输船队的攻击转而集中在位于该处附近的我航空母舰祥凤号上。结果该舰成了约70架敌机的鱼雷攻击和轰炸的牺牲品,上午9时30分,终于在帝勃内岛的59度、52海里处遭到了沉没的悲惨命运。
当日晨从腊包尔起飞的基地攻击机和当日下午2时30分从母舰起飞的第5航空战队的攻击机队,对于敌机动部队都未能取得任何效果。
这样,7日这一天由于作战接连发生错误,损失很大,未能给敌机动部队以丝毫反击,就入夜了。于是下午6时命令将在莫尔兹比登陆的日期向后推迟两天,一切都留待次日(8日)的决战来解决。
8日上午4时,从航空母舰翔鹤号上起飞的索敌机于6时24分在我方位置的205度、235海里处发现了指向我方的敌机动部队。这支部队拥有航空母舰2 艘、战舰1艘、甲级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6艘,航向170度,航速16节。第5航空战队的攻击部队于上午7时15分起飞,其兵力为战斗机18 架、轰炸机33架、攻击机18架,共计69架。我机动部队以每小时30节的高速在狂风暴雨中穿行,一直驶向南方。在这之前,上午6时30分前后,敌机就从狂风暴雨的缝隙若隐若现地同我方接触。由于自清晨起就已探测到属于这批敌机的灵敏度很高的电波,感到编队敌机的来袭迟早将难以避免,因而加强了警戒。自上午8时50分起,敌机开始对我翔鹤号发起集中攻击,至9时40分,该舰受到敌机4次波浪式的攻击而发生了火灾,舰上飞机已不可能起落。但由于我方战斗机的有效反击,使敌发射的20枚鱼雷一枚也未击中,两舰的全速航行并未受到影响,得以向北方脱离战斗。
另方面,我方攻击机队已飞临预定地点,上午9时20分突击成功。据报告,这次战斗的战果是,给敌两艘航空母舰以致命打击,其中列克辛顿号确已沉没,约克城号沉没的可能性很大。
脱离,失掉战机
我飞行机队在攻击敌机动部队完了之后,至下午零时30分被收容在唯一残存的母舰瑞鹤号上。全部飞机几乎都中了弹,足可以使人想象到当时的激战程度。由于攻击力量和携带燃科的消耗,机动部队指挥官高木中将对夜战的高速航行深感不安,决心停止第二次航空攻击,暂时脱离敌人,专注于燃料的补充和飞机的整修。
了解到这种情况的井上第4舰队长官,于下午2时30分同意了上述安排,接着于下午3时命令无限期延期对莫尔兹比的进攻,同时命令各有关部队作好攻占瑙鲁和大洋两岛的部署。
设在濑户内海的联合舰队司令部方面根本不知道第4舰队的北上命令是根据什么发出的,所以匆匆忙忙发了一封照会电报说:“有必要追击,要报告情况。”在还没有收到这封电报的回电时,就收到了延期攻占莫尔兹比的电报。联合舰队的幕僚们批评了这种消极态度,结果由山本长官向第4舰队发出“应继续追击,歼灭残敌”的电令。
大本营海军部对第4舰队也同样表示了强烈不满。永野军令部总长气愤地说:“这是上村舰队的重演,赶快发出追击命令!”
遵照联合舰队的命令,第4舰队下令积极行动,9日清晨部队再度南下,开始搜索敌人,但再也无从指望捕捉到敌人了。联合舰队考虑下一步作战,9日下午,将第5战队和第5航空战队从第4舰队的指挥下调出,珊瑚海海战便完全结束了。对这次海战可以这样认为,即在战术上是日军的胜利,而从不得不放弃进攻莫尔兹比的角度来看,在战略上是美军的胜利。
5月9日傍晚,南海支队的运输船队运抵腊包尔登陆,接着同月19日,被编进新发布的战斗序列第17军的编制之中。
地图
机动部队的进军
![]() |
MO号作战计划
![]() |
日军攻取图拉吉、美舰队集中并空袭图拉吉
![]() |
日本机动部队错过良机,祥凤沉没
![]() |
5月8日决战。日本取得胜利,但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