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生活篇
我很懒,休息日能在家的床上宅一天,不喜欢聚会不喜欢逛街,也没什么爱好,有时觉得在这个世上待着没意思……因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二十几年不争不抢,知道自己有啥能耐,努力不上去也懒得努力,不过这样也挺好,平平凡凡就是真嘛!只要不是最差就好,至少比很多人都好多了!
工作了几年,虽说存不下什么钱,但每月还是可以养活的了自己的,看到网红酸奶,网红蛋糕就尝尝鲜,想学化妆了先买套工具,计划每天健身就买套运动服,节假日逛逛首饰店,双十一囤点日用品,哦!对了,还想买个超可爱的杯子……生活就是这样平平凡凡的,充满小幸福。

可是,我好丧啊!每天都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小开心,可是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纯粹的快乐了,看看周围芸芸众生的不如意,哎!也许这就是生活吧,众生皆苦……
这就是我以前的生活,我说不清到底怎么了,到底为什么不快乐?可是又无力改变,糊里糊涂的生活着。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瞬间激活了我的心,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想的啊,这样的生活也是我梦寐以求的!

我明白生活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我拥有的东西太多了!
回想小时候什么都没有,那时候的我只有我自己,故而什么都不害怕失去。
我们发现人类失去东西的痛苦感远比得到东西的幸福感要强烈,你恋爱了的幸福最多持续几个月,而你失恋的打击有可能是一辈子,所以,拥有不代表是幸福快乐,反而是痛苦的根源,因为一旦拥有了就开始害怕失去,越害怕失去越想着得到更多来填补内心的不安全感,无论是财富,地位或情感……
这些身外物,我觉得放在身边就属于我,当买它时的幸福感消失了就再买另一件,我不珍惜它了但也不会丢掉,因为觉得曾经拥有,付出了心血,丢掉了可惜!
我只是一个劲儿的拥有东西,觉得生活越来越好了,也会越来越幸福的,殊不知得到一件外来物我的痛苦就增加一份,所以我会越来越不开心。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我的极简之路。
以下是我总结的扔东西原则:
1.扔
首先扔掉无用的东西,这些日常无意间产生而没什么用的东西就是垃圾,所以应该果断扔掉。这类物品是最好扔的,因为本来就是不喜欢的,只不过平时忽略了它的存在。(不知道哪里来的纽扣、坏掉的口罩,屯了好久的塑料袋…)

其次扔掉不喜欢的东西,不喜欢不是讨厌,而是那种你觉得它还可以用但是有瑕疵的,这类物品如果不扔,你的家里是不会有大改变的。看着还是乱糟糟的,你的唯一原则是家里的所有物品,都是我喜欢的,并且它们风格统一,看着不突兀。(颜色土气的围巾,花色很难看的杯子,朋友送的自己从来不用的物品…)

最后扔掉不用的东西,这一步是最难的,可以后期慢慢来,有些东西有用而且很喜欢,但是它发挥不了它的价值,那么留着它同样也是累赘。这个可以选择送人或者卖掉(我喜欢的帽子但是我从来都不戴,喜欢的红笔但是没几次机会用)

(详细扔东西原则可以参考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2.不买
当你扔掉了不喜欢和无用的东西,剩下的就是你喜欢的了,要想过上极简生活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买东西,天下好的东西无穷无尽,你不可能都占为己有,所以不要一看到好东西就想要拥有,你应该做的是好好欣赏它,就像你看到一株美丽的花,你要是拥有了它,它必然就不美了。我们买的东西一定要是日常所需,如果只是因为好看而买的东西买回来以后你就不再爱惜它,那就是垃圾了。
3.替换
最后确定留下的东西,尤其是衣物,一定会用旧,需要用新买的东西代替,这个时候的原则就是买一件新的,扔一件旧的,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你所用物的品质,质量越换越好。如果你已经找到合适的就不必提升了,直接换同款(我内衣现在一直用优衣库,性价比之王,目前我并没有找到比它更好的替代品,那么我只需要换同款就好)
断舍离的目的是整理生活和内心,同时以后不需要在日常物品上花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扔东西的过程一开始容易后来难,需要一遍遍的整理物品,但是请一定不要放弃,当你从心里开始不把幸福感寄托在物品上的时候,你就不会纠结了,那时候你的生活也将是充满幸福的!
记住,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健康的体魄和充实的头脑,其它的一切皆可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