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留给我日常生活里的“后遗症”
查看话题 >几个阶段遇到的书
近几天上班、玩手机看八卦,看书时间变得很少。中午看到豆瓣里书相关的话题,想起不少事,记录以供回忆。
--------------------------------------------
看书于我,更多是一种玩耍方式与逃避手段,与打游戏并无二致。所以严肃的书读得不多,消遣与兴趣是主导。而看某本书时自己所处阶段与其的契合,或偶尔入迷时感受到的绵长深幽的乐趣,不应被忘记。
租纸书看的时代
小学毕业时,租书店正流行,0.1-0.3元一天,多是伟光正的世界名著。租了不少来看,因为按天计费,每天都赶着看。
印象最深的是初中看的《悲惨世界》与《飘》,好多角色让我揪心。看书都是在晚上,睡不着又不敢开灯,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完结局,哭到睡着。
《哈利波特》第一本,小学看过电影,租回书来,坐床边一下午就看完了。2017年看了英文版的前两本,深感语言对人的限制很大。虽然单词不难,都看懂了,但只记得故事梗概,英文不能调动我的情绪,便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
小学五六年级,看了卫斯里系列中的一本,忘记哪本了,是我第一次从书里知道性。描得写比较含糊,但我就是突然懂了,还和同看过的同学讲噢性也就这么回事,同学一脸懵逼...
《少年维特的烦恼》也蛮有纪念意义的,当时推荐我看的人问我怎么样时,我居然回他:德国人怎么天天散步,一天四五个小时,真的太闲了。另外,主角的烦恼真是没事找事啊,看来人不能太闲…于是这位敏感的文学青年后来没怎么理我了。
初中还抄过一阵《史记》,因为喜欢司马迁那种“这世间还有件事我想做的事,所以无论怎样,我都要活着,完成它”的韧性。最终抄了不到30%吧。
用mp4看书的时代
高中用半个月生活费买了mp4,能下载小说与电影看。发现了个叫白鹿书院的网站,各类小说免费下载,于是开始进入网上下载txt看的时代。
也是在这个网站里,发现了肯·福莱特。第一次看历史悬疑类小说,基于真实的历史阶段虚构人物事件,紧凑又精彩。
第一本是《针眼》,拿起就放不下,一口气半夜看完(第二天还要上学喂),久久不能平静。而后就开始去网吧疯狂找他的书。
当时他在中文网上并没有名,百度词条都没有。反复搜索他的名字,多是汽车相关,翻多页才有他的小说,找到的每本都仔细看完。
工作不久,新书《巨人的陨落》让他大红。我也买了看,但这种超长篇并不是最适合他的,硬是让他换了风格--擅长的紧凑勾人如果用在长篇里,太让人疲惫。
有kindle了
大二买了kindle paperwhite,代购的日版,到手才500多块钱,从2011年一直陪我到2015年换了新款。
有了图书馆与kindle的大学时期,是肆意读书的时候。大学在图书馆借书记录有四五百本吧,加上没去系统录的与kindle看的,应该有600+。
去图书馆的路有点远,常常走穿过后山的那条,山上植被茂盛,冬天也是如此。走过后山,会来到图书馆前的花圃与水塘,一路皆是精心打理的花草,放着名牌,写着它们的拉丁名与中文名。
不是考试周的时候,在图书馆里随意逛,遇到想看的就拿来看看。逛最多的是日本文学区,区小书少,每每上新都认得出。
上班后看书
第一份工作,面试完后,当时的产品总监来看看我,只问最近看什么书。当时我在看卡尔维洛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也就如实说了。不知是否有帮助,总之最后进了。这本书其实我并没有看懂,但也从此忘记不了。
上班后,没有那么多自由的时间,还要安排自己看《科技想要什么》《增长黑客》这类与工作相关的书,或者为了学习经济学与心理学而看教材教辅类书。周五周六晚上就安排自己任意看闲书,权当放假。
偶有几次看得毫无困意,一口气读完,天将亮未亮。稍稍洗漱,出去走走,清晨的风让脑子慢慢回到现实,再吃个热腾腾的早饭,精神才放松下来,回去睡觉。
2016年国庆,北京是阴雨天气,也没有出行计划。于是每天去没人的办公室,看《世俗哲人》--讲经济思想家们观点与时代,作者既懂经济,也知道怎么写历史,还很有趣,简直难得。
刚开始两天还边玩边看,杂着闲书。后入迷起来,反复思考,边看边做记录,读完一遍又读第二遍。
有两三天看到晚上十点多才离开,初秋微雨已有凉意。路过家小店,吃一碗馄饨,多多放辣椒与醋,薄薄出一层汗,才能从从容容走回去睡觉。
后来想起这冷夜里的书与馄饨,总觉得它们美好得不真实。过后再翻这本书,pdf扫描版其实很糊,眼睛并不舒服,内容还不错,却也没那么好吧;再吃馄饨,觉得有些腻了--已失去了当时的魔力。
这样看来,在转瞬而逝的那段时间看到刚好适合的书,也是不容易。毕竟书不变人变,能深入其中,有难得的体验,也是一期一会的事情啊。
每年都会挑几本书重读,是读过而不明觉厉的书。偶有一两本突然明白一些,便有豁然开朗的舒服。像鲁迅的书、《万历十五年》、《经济解释》都是这样,隔几年第二次读才理解了高手的精妙之处。希望以后一直有这种收获,让我知道自己还有所进益。
---------------------------------------------
从小学到现在,从没有网络,到有电脑、有mp4、有kindle、有手机玩有剧看,还有些经济力量去看山川原野。一步步玩的东西越来越多,寄托在书里的东西越来越少。
它曾陪我度过漫长岁月,经历了许多的人生阶段,如今不再参与我那么多的人生,但会一直都在。
原发于公众号:夏虫碎碎念。欢迎关注
夏虫碎碎念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夏虫在夏天被虫咬之后 (1人喜欢)
- 投资和做生意一样,是无法教会的 (6人喜欢)
- 2024年痕迹最深的十本书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