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留给我日常生活里的“后遗症”
查看话题 >我们可以给小孩子做催眠吗?
周末去婆婆家玩儿,来了一个7岁的小男孩,非常机灵可爱,是凯恩的侄子,管我叫三妈妈......
凯恩下午去科学会堂开会,做“妈”的我只好一个人陪他玩了一下午,又是看动画片、又是讲故事,最后无招可使了,我使出了杀手锏,跟他一起做催眠游戏。
后来我告诉凯恩的时候,他的表情混合了各种惊讶、不可思议和无语。哈哈~
我们可以给孩子催眠吗?Why not?汤普森心理童话故事里都是针对孩子的催眠脚本,非常有意思。
大家对催眠的误解很深,催眠并不是给人洗脑,让他做坏事。 催眠就像有目的做一些白日梦,是一种利用自己的想象来帮助自己的方法。 催眠师引导他去想象细各种节。
我让他想象自己的左手拿着一本字典,右手捏着一个氢气球。他闭上眼睛乖乖地照做,但是一会儿他就出戏了,睁开眼睛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我说你一会儿就知道了。然后马上安抚他继续闭上眼睛。
“对,你的左手很重,右手很轻。”
“然后,你想象我在你的左手上放上了5本字典。”
“哇~”,他叫了一下,眼睛紧闭,还是一副很投入的可爱模样。
“对,我又在你的右上上挂上了100个氢气球。你觉得你的左手很重很重,右手很轻很轻。”
此时,他的两只手已经缓缓移动了,右手和左手是一高一低。
这个游戏的目的其实是测试一个人是否易感。如果有一群人在你面前,你需要挑一个做催眠表演,你可以先让大家一起玩这个游戏热热身,从中筛选被试者。小朋友其实都是喜欢想象的,没事做做白日梦,所以给他们催眠效果其实很好。倒是成人很多人会阻抗,还有一些人猜到了你的目的,他们会故意不动,我妹妹做这个字典气球游戏的时候就是这样,内心想法很多,阻抗很多,并不愿配合。这很正常。

之后就有意思了。
他晚饭的时候一直在玩到跳一跳。我说,这个游戏很简单,你一定能超过100分。
我觉我不行,我肯定不会超过30分。刚说完,他这关就没过,游戏立马就结束了。“你看,我说的吧,我知道我不会超过30分。”然后他又玩了几次,都是十几分、个位数的分数。
我想想不对呀,他一开始玩的那几次分数都挺高的。这小家伙一定是给自己催眠了。不停地自我暗示就是一种自我催眠。
然后我说:“你刚刚跳得分数都很高呀。你最高能跳到多少分?”他仔细回忆了一下,告诉我89分。
我说:“哇那你很棒!你今天一定能超过89分。”
“我觉得我不行。”
“我觉得你一定行。你看,你刚刚不是跳到了加分的积木上嘛?”
“对噢,如果能跳到加分的积木上,我还是可以超过的。”
“嗯,一定可以哒。”
然后他又试了两次,跳出了一个99分。
我说:“你看,你不是很容易就超过89分了。”
此时,凯恩说话了:“哎呀,你怎么考了个99分,没到100分呀。”他就哈哈哈,不好意思地乐呵呵地笑了。
其实这个对话过程,包含了很多心理学技术:自我暗示的催眠也是一种自证预言,我对他的鼓励是皮革马力翁效应,问他最高能跳积分是利用了短焦技术里的例外,而他自我暗示自己不行也是事先启动一个防御机制,避免失败后难过……
催眠不是大人为孩子做什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做。 改变自己的意识状态是一个熟悉而舒服的“游戏”,他们可以轻易做到。他连续失败了几次,想要改变的欲望很强烈,此时催眠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各位家长们可以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