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骨复位在急性踝扭伤中的治疗作用
前两天,笔者踩着5cm的高跟鞋出门,出地铁站时,不小心在楼梯上摔了一跤,摔得个四仰八叉。

当时就觉得右侧踝关节一阵剧痛,站立位下,因为疼痛无法将重心转移到右侧足跟。当天回家后,自己进一步做了水肿测试,后用了RICE作为紧急处理。翌日,笔者因为要去外地上课,便请同事为我做评估与治疗,来缓解踝关节扭伤的疼痛。

我的主诉是背屈跖屈无疼痛,提示距上关节没有损伤,内外翻时疼痛剧烈,提示是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错位。在临床上,面对踝关节扭伤的病人,大家经常会忽视骰骨的重要性。借着这次受伤的“机会”,笔者想从骰骨着手,谈谈这次踝关节扭伤的损伤机制。
文章导读
1、案例分享:踝关节扭伤的评估
2、骰骨的解剖与肌动学
3、骰关节错位的3个治疗措施

踝关节扭伤的评估与处理
Ⅰ 踝关节自查
1,踝关节跖屈、背屈正常,无疼痛
2,内、外翻出现疼痛,内翻疼痛更加剧烈
初步判断为关节错位和韧带损伤。
Ⅱ 水肿测试
手指按压外踝皮肤3-5s,出现凹陷,皮肤回弹速度明显下降,提示出现水肿
Ⅲ RICE原则
▼Rest
休息
▼Ice
冰敷有利于消肿,但目前有数据表明,前期冰敷时间越长,越影响后期的恢复时间。因此,建议冰敷5min左右。
▼Compression
加压。若身边没有绷带,也可以用毛巾简单包扎。最新数据显示,加压包扎对消除水肿效果很好。
▼Elevation
抬高患肢。晚上睡觉时,可在脚跟后放一个枕头,使脚踝高于心脏,有助于组织液回流。
由于笔者在两天后要去外地上课,需要步行和长期站立,为解决踝关节扭伤带来的不便,遂烦请同事进行评估治疗。
▼主诉
踝关节背屈,跖屈没有疼痛,内翻外翻,出现剧烈疼痛。站立支撑时,足跟偏外侧到第五脚趾区域出现疼痛,步行时,前脚掌着地没有疼痛,但脚跟落地,疼痛加剧。后足、中足区域出现大面积疼痛,尤其在不平整的路上步行时,疼痛加重。
▼体格检查:
1,主动内外翻,踝关节外侧出现剧烈疼痛,被动内外翻疼痛稍有缓解
2,当固定跟骨时,再进行主动内外翻,疼痛缓解50%
3,触诊距腓前韧带疼痛明显
4,触诊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肌腱疼痛剧烈
5,触诊骰骨疼痛剧烈
根据以上评估,大概判断是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的错位。

骰骨的解剖与肌动学
骰骨有六个表面,其中三个面和跗骨相间,形成关节,末端的关节面与第四和第五趾骨基部相接,因此骰骨的结构和手腕的钩状骨相互对应。骰骨整个弯曲的近端面和跟骨相接,形成跟骰关节,骰骨内侧与有椭圆形的相接面和外侧楔形骨相接,形成楔骰关节,骰骨上一小的相接面和舟状骨相接形成骰舟关节。
Ⅱ 距下关节的关节松动

▼患者体位
患者侧卧或俯卧,下肢用一毛巾卷支撑
▼治疗师的体位和姿势
肩关节和手臂平行于病患足底
用近端手固定病患距骨
远端手根部放在内侧,让跟骨向内侧滑动,也可以将手放在外侧让跟骨向内侧滑动。
其他手指包住跖面
▼松动力量
向尾端方向实行Ⅰ级牵张,再用手根部平行足跟跖面,推动足跟侧面。
Ⅲ 楔骰关节和跗跖关节跖面滑动

▼患者体位
坐位,膝关节屈曲,小腿放在床缘外,足跟放松放在治疗师腿上
▼治疗师的体位和姿势
治疗师位于患者足部内侧,近端手摆在足背上,其余手指向内,此时,食指可以环绕并固定第4、5跖骨,当松动楔骰关节时,食指固定楔骨
远端手的大鱼际放在骰骨背侧,其他手指包围跖面
▼松动力量
由足背将骰骨向跖侧推。
经过这些处理后,笔者的疼痛大概缓解了90%。事实上就临床经验来讲,脚扭伤后骰骨错位导致的疼痛并不算很常见,大多数情况都是外侧的三角韧带损伤,或腓骨向前下错位。也正是因此,骰骨错位容易被忽视。希望笔者这段亲身的“痛苦经历”,能为大家今后的治疗带来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