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笔记-人,是人,还是机器?
前些日子在《得到》学习了《不沉的“大凤号”为什么会沉?》。大凤号于1941年7月10日动工,1944年3月7日竣工,是日本在二战中最后完工的一艘正规航空母舰,也称为装甲航空母舰。1944年6月16日,“大凤号”率领8艘航母对阵美国14艘航母,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航母大决战,马里亚纳海战(美军又称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
上午8时,美军一艘巡逻潜艇“大青花鱼号”发现“大凤号”,发射6枚鱼雷,其中4枚打偏,1枚被日本飞行员小松关雄驾驶飞机撞毁,最后1枚鱼雷将大凤号舰首炸出一个大洞,爆炸将船舱内一个燃油罐基础一道裂缝(有说是燃油管道),汽油泄露形成易爆气体。日军指挥官小泽治三郎中将下令打碎船上的玻璃窗让全舰通风,这一指令未能从根本上组织易燃气体扩散。下午3:20,大凤号内部发生大爆炸,2小时候后大凤号沉没。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日本海军的损管水平与美国海军相去甚远。美军的损管队多次修复已经被日本列入击沉名单的军舰,甚至出现日军三次击沉同一艘船的记录。美军的损管人员是最后一批撤离沉船的人员,如果一艘船最终沉没,损管人员常常全部牺牲。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平时在船上对安全问题的绝对权威。日军也有损管队,但是由于对生命的漠视和对权力的绝对服从,损管人员基本没有发言权。
给我的感觉,这正是现代管理和传统管理的区别,传统管理服从权威,现代管理尊重专家,传统管理对领导唯命是从,现代管理重视工作现场,传统管理将人视为机器,现代管理理解人性。简而言之,只有在管理中将人视为人而不是机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能力。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