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桃谷六仙”还好吗?
十年不代表一个特定的,或者说准确的数字,而是我们走过的一段旅程。
今天上班,前同事发来了这样一段话:十年前你是什么状态? 十年前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
我想了很久给她发了这样一段话:
和大学好友周末一起去吃大盘鸡,然后晃荡着去广场看喷泉,夹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谈论着十年之后的我们都会变成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生活,会遇到哪些人,在哪里工作,能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
然后她问我:那十年之后呢?
我:丧
她:就一个字啊?
我:一个字足矣!
…………
对话至此结束。而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十年前的我们会时不时地谈论十年后的自己,因为那时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我们烦恼的仅仅是:任课老师怎样怎样;年度论文要写什么;人的异化到底在说什么;宿舍有个人好烦啊,总是在睡觉的时候打电话之类的事情。
那时候总感觉生活很单调:周一到周五除了上课就是去图书馆;周末就是和三五好友一起去逛街、去一禾书城买书;或是一起去吃大盘鸡,然后晃晃悠悠地去广场看喷泉,借着昏黄的路灯,聊聊最近都看了些啥书,有没啥好看的剧;再或者就是八卦一下各自的“感情生活”,听一点“过来人”的恋爱经验。
也因此,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的那段属于我们6个人的,所谓“桃谷六仙”时期的生活。
那时的我们是班里的“桃谷六仙”,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小团体。虽然没干过啥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叔一如既往地爱爬树,还染了个黄毛,堪比金毛狮王,倒是和他的诗人气质很符合,不愧为他文学社的主席“身份”。
老二,也就是我,除了看各种“闲书”,就是醉心于《老友记》无法自拔。
老三,好好听课、好好做笔记的乖学生,我们期末考试的笔记都是抄她的。
老四,爱好广泛,上大学看的第一本名著《红字》就是她推荐的。虽然当时看得稀里糊涂,但是在她的影响之下竟然觉得非常好啊,那时候逢人就推荐《红字》。
老五,副班长,风一样的女子,各种班级活动都有它的身影。
老六,典型的赵本山附体,幽默风趣,但是让人有分分钟想打死他的冲动。每月月底都会嚷嚷着让家里给他寄裤腰带,说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记得那次失恋了,一个人请假躲在宿舍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老五拿着一个大号的人参果来看我,说是大叔买的,特意给我留了一个最大号的。后来他们几个都在吐槽说吃起来就像是土豆,而且还没有土豆好吃,但是与我而言,那是我迄今为止吃到的最好吃的人参果。
老四别出心裁,不知从哪儿买了一瓶红酒,然后我们就坐在楼下的花坛边上漫无边际地聊着人生、理想、未来的期望,以及失恋的种种。然后我喝的不省人事,被她们架进了宿舍。
对于失恋的人来说,上课时坐在最后一排偷偷哭泣也让我记忆深刻。那短时间,上课总会坐在最后一排,目光涣散、眼神迷离地盯着课本,全然不知老师在说什么。而他们几个基本都分散在周围,随时注意我的动向。为此,大叔特意写了一首诗,然后我哭得就更起劲了。而老六唯恐天下不乱地瞎起哄,美其名曰分散注意力,但凡我当时多吃一点饭说不定就把他就地正法。
如今,当我坐在办公室里,忽略堆积如山的工作,键盘敲出的每一个字仿佛都能带我回到十年前,回到曾经一起走过的那段时光。我仿佛看到三教前的那片桃花林开的依旧灿烂,夕阳下的图书馆身姿依旧挺拔,走在路上的“桃谷六仙”步伐坚定,目光执着。那里是我们的曾经,也是我们的未来。时光倒退十年,我们活在过去、现在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