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笔记》——自己与自己进行的游戏
这是小说么?应该是吧。讲的是什么呢?残疾人C,政治家WR,医生F,画家Z,诗人L,以及他们爱的O?N?T?还是那个无名的女人?是讲他们的爱情故事么?是...吧...我想应该是吧。
这是哲学么?也算是吧。在讨论什么呢?生与死,爱与恨,人的价值,阶级,人性。那属于什么派别呢?不重要,我想,在写作之夜,答案并不重要。
这是散文么?为什么不是呢?故事的走向并不像是构思好的,倒像是随着想法流露出来。而人物的对话,是他们的想法么?难道不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么?
这是自转么?好像也是。残疾人C与史铁生先生是多么的相似啊。所有主人公都爱去的古祭坛难道不是地坛么?是啊,那,这是史铁生先生的自传啊。
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啊。我迷茫了,书还可以这样写啊,真有意思。但不管书怎么写,使我震惊,久久无法平复的,是震人心灵的反问。而背后折射的是作者对于人性的观察和反思。人性的矛盾在每一个主角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画家Z,让人心疼又让人害怕。家庭的破裂和重组,继父的酗酒和暴力,都让他心智更快的成长,而小时候喜欢的女孩父母一句无心的“野孩子”让他的成长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平等?不,永远都不存在平等,高贵的永远高贵。你看呀,那些高贵的人俯下身来不就是为了炫耀他们的高贵么?他们真的关心卑微的人的疾苦么?不,他们不关心。而那些宣传人人平等的人,本身就高高在上。这些理论,似乎有道理。所以,他蔑视一切来显示自己的高贵。他爱着O对他的崇拜,而不是O。他嫌弃着母亲的卑微,这不该是他的母亲,这么高贵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卑微的母亲呢。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可怜,那个怎么画都不满意的羽毛,是他一生的桎梏。他反而像是独自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
谁,不是这样呢?谁,不是独自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呢。诗人L他到底是喜欢女人还是喜欢那个女人呢。他爱女人,没错,他天生就爱女人。他爱那个女人,没错,他一直在找她。那当初为什么回答不上来呢,“我与那些其他的女人有什么不同呢?”不知道,诗人不知道。他不知道爱情是什么。他去看动物,想从大自然的身上寻找答案。欲望,大自然说是欲望。欲望为什么要掩饰呢,欲望不是一件坏的事情啊,为什么所有人避之不及呢?他想不明白,每个人都生活在欲望之中,为什么要厌恶,要躲避。他对那个女人,也是欲望。与其他女人不同之处,可能是因为这是满足了的欲望,更是因为孤独。孤独使得他需要爱情,孤独使那个女人与其他女人不同。两个孤独的灵魂得以慰藉。
灵魂是真的存在的么?灵魂在哪呢?医生F一生都在寻找着答案,终于在生命的结尾明白,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构成了灵魂。灵魂是虚无的,看不见摸不着。灵魂又是实在的,你经历的每一件事创造了它。医生F像是一个哲学家,无论谁有感情问题,他都能思考个透彻,可是到了自己这里,感情的答案,却怎么也找不到。终于,在明白了灵魂是什么之后,他明白了“在现实之外,爱,仍是真的....”
“爱情究竟是什么”像是贯穿全文的咏叹。一会儿找到了答案,一会儿又陷入了迷茫。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用力爱着,唯独有一个人,仿佛连爱的权力都被收走了。这个人就是残疾人C,连爱都要被指责,连爱的表达都无法实现的一个无辜的人。人性使他痛苦不堪,人人都可怜他,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变成他,没有一个人把他当做一个真正的人。人人都说,你不该和她在一起,你耽误了她的幸福,你不能给她她想要的。你连正常的夫妻生活都没办法给她,你不应该和她在一起。所以,爱情是什么呢?是性欲么?不,不是。那是什么呢?
你问这书中的人去吧,你会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而造成这答案不同的原因,却是因为每个人心里不同的伤痕。是啊,每个人都是残疾人。每个张牙舞爪想把伤口藏起来的可怜的人儿啊,为什么活着就一定比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