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精神病人群体
本随记不带有对该群体的歧视问题,纯粹谈谈精神病人群体的社会生存现状。
我工作所在的地方是沿海的十三线小县城,今晚回去的时候已经11点多,在一条灯光昏暗的小路中间站着一个男人,没错一共两车道可双向行驶的小路的中间。我开得很慢,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喝醉,因为迷茫和懵逼写满了他的脸,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精神病人。后来我在车上想起了一些事情,突然好像想通了一些问题。
近几年国家好像突然意识到精神病人群体规模已经发展到不可忽略地步,相关部门开始了对该群体的专门性管理。可能在一线城市,该类人群的数量并没达到进入大众视野的程度,但是在众多的十几线小县城、农村,精神病人数量庞大。他们从何而来?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80年代提出的 优生优育 政策,该政策出台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减少人口爆发式增长是一方面,提高人口生理质量是另一方面,该政策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婚检孕检。
传统观念中固有的重男轻女观念,一方面造成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致使封闭地区的适婚男性面临无妻可娶的窘迫局面。一方面令家中存在生理缺陷的女儿成为商品沦为别家的生殖工具。 可怕的是,该群体中某些基因带有的缺陷会遗传给下一代,噩梦一代代传递下去。
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早在2000年国家就发现了这个群体的膨胀问题,但一直没能找到能好的解决办法,毕竟强制手段没法控制伦理。做得最多的是调解劝导、联系家属遣返待会治疗,但是很多很多的他们是被抛弃的,被家人抛弃,因为无力承担永无止尽的医疗费应。后来造成当地治安问题了,不得不遣散,再后来成为了治安隐患,成为了社会的定时炸弹。
他们本来没有犯错,但诞生却成为了错,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控制不了自己。不稳定因素从来都是社会治理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