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安平桥
文/谢三年、尚小又 图/网络
端午前,电话的两端。
“少年诶,端午回来五里桥抓鸭子啊!”
“抓个鬼,都快饿死了还抓什么鸭子?”
……
端午当日,故乡泉州朋友家门口。
“撒撒换衣服,赶紧来去抓鸭子。”
“你不是不回来?”
“这种大日子,不回来我还有家吗?”
……
这一刻,突然明白,原来关于家乡某些东西早已经成为了无数漂泊在外游子的羁绊。
泉州的安平桥
家乡的安平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石桥,位于福建晋江市安海镇与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是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氏石桥。因为桥长五里,又被称为“五里桥”。
安平桥全座由石板构成,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前后,历时十三年,在明清时期做过修葺,今时今日,已被国家重点保护起来。

踏上安平桥的桥面石板,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一眼望去却不知尽头在何处,而桥两旁荡漾的水波又让人放松。安平桥的桥面用巨型石板铺架,两侧均设有栏杆,桥板长达十多米,桥面中间由七至八条石头铺层,听说这些花岗岩石是从金门水运而来的。
安平桥的整座桥上有五处休憩亭,上面刻着菩萨像,神像两边的水中对称地建着四座方形石塔和一座圆形翠堵婆塔,塔身上雕刻着面目慈善的佛祖。中间的亭子上伫立着两尊护桥将军像,将军头上戴着头盔,身穿盔甲,手中执着一把剑,形象十分威武,亭前石柱上印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闽南地区的许多湖面上都会筑着神像祈求神佛能护佑一方水土。这些属于闽南人的简单信仰,并非迷信,而是一种敬畏、传承与牵绊。
桥上的记忆
一座承载着记忆的桥,有着纯粹的美好。
1、端午趣事
每到端午节,安平桥上总会围绕着一群人,从早上开始表演民俗活动:嗦啰嗹,赛龙舟,抓鸭子,热热闹闹。
嗦啰嗹又称为采莲,是晋江的传统民俗。由一群扮相邋遢不堪的人,手举长杆红旗,一路上像喝醉酒的汉子一般,摇摇晃晃地充当着前导。随后会有四个人沿途敲锣打鼓振声势,此外队伍里还有几个男扮女装的提花婆,一群人边跳边唱,祈祷着风调雨顺。


俗话说:岸上看采莲,水边看抓鸭。
抓鸭子是大家最为期待的活动。比赛时,安平桥边的河面上会放着一根长约5米,涂满油的竹竿,参赛者先沿着竹竿走,触摸到竹竿末端的目标杆子后,把竹笼里的鸭子打入水中,再下水追鸭子。当鸭子落水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为胜利者欢呼。捉鸭子的活动,不管男女老少,大部分人都会去尝试,大家并不在意比赛结果,更多的是去感受节日的气氛。

抓鸭子的欢呼声还没有停下来,旁边的龙舟赛也开始了,船上的人合力划桨,条条龙舟向前驶去,敲锣打鼓声、口号声、加油声……各种声音融合在一起,好不热闹。
每到端午节,安平桥上、湖旁,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场上的人欢快地活动着,场下的人互相拥挤着看热闹,乐趣十足。
2、和朋友一起钓鱼的日子
曾经一起在桥上嬉戏游玩的同伴们,不管岁月几多风雨,无论距离相隔多远,都始终珍惜着彼此之间的情谊,保存着当初共同经历过的点滴。
还记得以前,这里远没有像现在这么繁华,有的桥面还很破,许多初次踏上这座桥的人,一个不小心就会踩空。

可对于我们这些无数次在桥上逗留的本地人来说,却永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了解桥上的每一块石头,哪怕闭着眼睛,也都能够感受到漏洞的位置。
年少时期的我们,总会三三两两拿着自己做的鱼竿来这里钓鱼,到最后又装出一副父辈那种,很成熟的模样,摇摇头说:“塞银幕,今天又没有钓到鱼。”而后一起踩着落日回家。
这些年来,我已不清楚钓过几次鱼,可每每回忆起,耳旁总会响起爸爸或邻居家的叔叔喊我们回家时“甘霖被,呆倒去夹笨”的话语,还有大家听到叫骂声后便开始跑回家的情形。
3、和家人去逛安平桥
每到节日,总能看到小孩拉着大人,大人背着老人,全家一起到安平桥附近游玩的场景。
而今我牵着阿嬷的手来到桥上,正如当年阿嬷带着小小的我。还记得,阿嬷看着桥笑着跟我说:“以前抓壮丁的时候,你叔公害怕就跑出去了,从安海这边的桥头开始跑,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些年,我跟你爸爸时不时就会来这边守着,没想到也等了一辈子了。”

现如今阿嫲老了,我长大了,不知那个从没见过的叔公,不知道现在过得还好吗,更不知我不在家的日子,阿嫲是否也在侄子侄女的陪同下,来到桥上,跟他们诉说当年她带我到桥上玩耍的日子。
而今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回家的时候,多陪奶奶到桥上来。
4、专属于陌生人的亲切感
在安平桥上相遇的人们,不管长幼,无论男女,大家都会相互点头致意着,微笑着擦肩而过。
“你和,界给一下!”
“阿嬷,你慢慢~”
“后生家,出来散步啊,这里很秋沁啊。”
“系啊,阿嬷你啊是出来散步哈,健空哦。”
“老喽老喽,给靠你们这些后生家喽。”
“阿嬷,你夹百二吼。”
“哈哈哈!”
几句闽南话,便能拉近彼此之前的距离,这份专属于陌生人的亲切感,会让人觉得格外的轻松自在。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
安平桥,是历史在不经意间遗留下来的一道轨迹,也是每个安海人跑向远方的起点。

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后,总会习惯性地到安平桥上去走走。
这座温和包容的“慈母桥”,不管桥上的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总为所有人敞开怀抱,任凭大家坐在桥的石墩上,或发呆、或抽烟、或聊天。这么多年来,她无时无刻都在聆听我们的心声,静静地陪伴着我们,同时也从未停止过告诉大家:岁月静好,敢拼敢赢。
我们不知自己将来能否功成名就,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努力。
谁都抵抗不了岁月,可我们不能屈服于岁月。为了不让将来自己后悔,尚且年轻的我们,选择远离家乡,独自在外闯荡。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该像家乡那座安平桥一般,稳稳的,长且坚硬。即使很难,也不要放弃过往前走的念头。
“你喜欢五里桥吗?”
“喜欢。”
“喜欢它什么地方?”
“喜欢她很长。很长很长,长到都看不见头。”
……

一对母女的对话,我听了,会心一笑。是的,安平桥真的很长,长到每一个漂泊在外游子的心里。
-
水岸盛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5 2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