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游记】暹粒吴哥的胶片时光
如果说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不同风土人情
那我们出国,就是想看看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城市建设,和其他经纬度地理环境下的大自然鬼斧神工。
行于2017.3,相机美能达x700+各种卷

在蚂蜂窝、穷游网还没这么火热的时候,看攻略游记都是通过驴评网上去搜索目的地点的信息,那时候便在心中种下2月要去柬埔寨的种子,原因无二,也就是一二月更凉爽舒适罢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35度对我say hi),那么我就正式开篇废话了。
本文目录
1、旅途见闻感受心得
暹粒市区照片
2、旅途建议
3、精选少量吴哥窟照片及悄悄混入我的装逼照

暹粒不是只有吴哥窟。
能在大部分网络游记里看到的信息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想分享点我在做了攻略之余,仍在这次旅途中的额外收获。毕竟暹粒是个很中规中矩的旅游地,你在网上看到的吴哥窟的样子,你去了就是看得到那个样子。
本文废话多,看不下去的就直接看图吧^_^
落地第一眼看到暹粒,觉得印象真是穷,那时候还不理解旅游这么发达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穷的一番景象。几天行程下来后,加上对一些暹粒历史的了解,方才知道——1945年是日本投降的年份,却也是柬埔寨长达几十年内战的开始,没有和平,哪里来稳定的发展。因为战争是很近年份的事,所以在柬埔寨旅游也尽量避免提及。
也因为战争原因,在柬埔寨旅游别太有“冒险”精神。战乱期间为了抵御外敌而埋下了许多地雷,至今也只被扫去了一半左右。战争年代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早已不知道哪些地方埋下了地雷。许多寺庙门口时常也会有一些地雷受害人士丧失了工作能力,通过乐器演奏想挣得点生活费用。

曾经以为气候失衡全球变暖主要对寒冷地区有较大影响,而热带国家本来就热到一定程度了,即便再来一度两度也无所谓。可是几年时间里,暹粒一月二月的气温从以往的28度最高温,到现在35度左右,足见生态破坏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和威力。
暹粒没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雨季旱季。3月初的暹粒气候干燥,草也没怎么生长,暹粒的动物都十分瘦弱,一头牛远看的时候甚至以为那是羊,鸡没肉让尾巴显得格外长。这里常常见到猴子,也是瘦瘦小小。
顺便说下这里的人也比较瘦。看到的警察普遍比较胖,我们的司机说是因为警察收入高!

柬埔寨16岁为成年。第一件让我们比较意外的事,是暹粒市中心有一家免费为16岁以下儿童看病的医院。去吴哥窟的路上路过该医院,门口排队就医的人看起来并不多。司机金成告诉我们,暹粒人很少生病。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来的路上确实比较少看到医院。除了机场到市区有一家看起来怂怂的吴哥国际医院,市区只有学校附近的clinic,便没再看到。
(网络资料扩展阅读:日本儿童也免费,而古巴、瑞士、瑞典看病免费)
在市区这半天去了两个university和一个寺庙。为什么说university而不是大学,因为我是在觉得看到里面的样子和我认知的大学不太一样~学生年龄很年轻,学校规模也比较小,那么就保留它本来的用词吧~
下面是前往university的路上一些小景
第一张是一个餐厅外墙,小黑板上写满了各种食物搭配~

学校外面的三角梅~

紫色的小花落了一地,只选取了一个摩托车倒影,感觉是这次难得的“女生视角”的记录了

停在路边的摩托和路上开过的tutu

租赁的自行车,车轮直径大,小伙伴看到车都觉得自己脚不能到地面。

其实我拍摄了两所学校,这里只发布了其中一间。另一所学校所在的胶卷没有拍摄完毕,所以也没有冲洗出来,以后将会在“阅读原文”中的相册里更新。
让我们先看看这所“无法描述university of cambodia”吧!
旅游期间遇到了很多韩国人,咨询后,原来因为韩国援建了很多暹粒的学校,可能友好往来。而中国在暹粒也有很多援建项目,但大多是路桥。感觉是建立学校比较对新一代人文化成长起来里的有好感恩培养比较好呢。不过我也还是在一条很多学校的路上,看到了一所中国正在建设,还没修好的学校。


楼梯样式、地板图案和我印象中的东南亚气质完全符合~
墙面上内容丰富,公益科普,活动,学校着装规范等等都有张贴,也有设立捐款箱~

这图曝光稍微亮了一点,请大家自行脑补暗暗的教室,一束光从窗户照过来,随着桌椅地面的反射的美好画面。
他们的教室按楼层氛围初级班、高级班。门上会写是什么专业,大家自己进出中途无意中打开一个教室,里面没开灯,结果有三个骚年在里面玩音乐~我就赶紧退出了

去走廊镜头小椅子坐一坐

从我坐着的地方往下去,停放了很多小摩托。
在暹粒没有什么公共交通。游客坐tutu车,当地人自己有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
摩托车很容易就改装成tutu车,十分方便。
汽车售价我没过问,不过很多奔驰的商务车,我们三天行程保持的便是奔驰。
提到价格,就说下房价吧。暹粒市中心的房价大约1000多2000美金。
不过我忘记问计算方式是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面积了(暹粒房子不高,很多自称别墅)


在寺庙这里,我有了一个不算什么事但自己很喜欢的新体验——那便是在寺庙的大殿内拍照。对佛想拍照在中国这是一件比较忌讳的事,摄影爱好者几乎大多也很遵从。这是一间酒店附近的寺庙,位置离old market不远,但这寺庙基本没有游客。一位头发花白的慈祥老者看到我们,热情得邀请我们到大殿去,教我们参拜的方式。我和小伙伴参拜后原本要离开,后来老者让我们拍照,还让我站到某个位置,去拍在另个位置的小伙伴。我和小伙伴从最开始都很犹豫,后来欣然拍了几张留念。
不过到我发文其实也不知道,暹粒默许可在寺庙的殿内拍照,毕竟还有佛像呢。







也许是很少有游客进到殿内叩拜,小和尚对我们很感兴趣。我们在寺庙走到何处,他都看着我们。
我们一回头发现他,他就悄悄躲起来。一会又探个脑袋出来张望我们。
最后同行的空仔觉得这个小和尚太可爱了,就请他出来,最后拍了合照(和小和尚的合照我就不发啦)


寺庙里的狗。这里的狗大多是土狗,没见到别的品种,大多懒懒的瘫着。
司机金成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也很懒,和首都金边的有很大的思想意识出入,金边的稍微进取一些,暹粒的就想过好现在的日子。家人健康。

我们的司机金成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人。
包车三天,前两天是司机毛丹,最后一天是金成。毛丹中文一般,金成讲得挺好。
毛丹在景点等待我们时,都在学习一本《跟我讲汉语》
而金成,汉语是从拼音学起,跟其他人对照读音的学习方式不同,所以比较扎实。曾在当地曾经开办过教汉语的小班,收费10美金一人,第一期有60个学员。在打点了教室、书籍、住宿后,还剩余了三四百美金,他将这部分钱做了一些小孩子的公益,比如买书。
暹粒也有孤儿院。不论是因为求子心切(想生儿子),生了太多所以抛弃,还是因为地雷丢失性命转嫁后不要的小孩,他们都需要照料。金成三十岁了,还没有娶老婆,早年也是一颗躁动的心,跟人合伙做淘宝店接待中国游客,后来因为商业利益分配不均后没有合作。现在自己单干,有空闲的时间就看书,有时候也让毛丹帮忙开车,自己做一些想做的事。

他说经历了那场合作后,静下来,现在好像离梦想更近了。
金成向我们描述了自己脑海中的一些画面,大多来自于中国武术电影的影响。我觉得自己也是其中一个门派的弟子,有一天被贬下山后,在城区遇到了隐匿的大师指点。说完他觉得说这些好像傻,让我别放心上。
我倒是觉得很有意思,笨拙的把这些内容又写下来告诉你们,不知道你们能理解我听到的时候那种感受吗。

上图是暹粒唯一的邮局。
谷歌地图上说邮局周日不开门,事实上我们去的时候刚好周日,却开了门~顺手买了明信片寄给自己。
邮局只有一个,但邮筒还是很多,博物馆外面、市区吴哥王子酒店街对面附近都有。只是邮票不好购买,似乎大多数酒店可以代寄,可询问下住宿的地方。
部分超市的明信片1美金一张,而一些景区小孩子来给你兜售的明信片可能是1美金一套!也没有很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寄望中国邮资3000瑞尔(0.75美金)
下午为吴哥博物馆,旁边连着居然是购物中心~


和我在暹粒沿着河边随意走一走(随意个妹啊赶紧走辣么热!!)
很多广告牌都摆放着这些很政治的简单ps图~

走走停停拍拍的路人,和我们一样

中途遇到三组不知道是拍婚纱,还是结婚拍外景的。
其中有一组还带了三组伴郎伴娘~
我只拍下了其中两组新人~一组民族服装,一组婚纱


由于时间紧凑,天气炎热,市区想要逛的地方并没逛完,比如市区东南方向有个很大的庙宇(离那些些学校很近,可能名叫金寺),在street27隔壁那条街。
还有暹粒的纪念碑,不过这个可以在去吴哥的路上路过,让司机停下来去看看,也就十来分钟时间吧,很小的地方。
最后说下吃~
马蜂窝推荐的高棉厨房,安吉丽娜朱莉喝过鸡尾酒的red piano,自助餐(有表演)、毛丹推荐的本地人吃饭的小店,还有暹粒小火锅,酒店附近无法描述的餐厅,各种尝试都去过。
本地菜没有那么不能下口,吃个几天还是能够适应。
最大的冲击反而是西餐,在暹粒吃到的西餐都不油腻,简直不知道国内的西餐在干吗,披萨绝对吃一片不能继续,在当地我可以吃半个到饱也不腻。
暹粒小火锅在马蜂窝上推荐龙汤,而我们去的是司机推荐的一家叫做master的,位置在吴哥王子酒店向old market走的第一个路口向东拐就能看到。
在red piano的西餐,高棉厨房,小火锅大多都是菜+饮品34美金左右(4人消费)
koulen ii的自助餐餐12刀一人,饮品另算。主要图着他有本地的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才去的~早点去占位,吃到七点半左右陆续开始表演~没有看完就提前走了,去做了个按摩,手法和国内不太一样,全身1小时收费5美金。




棕榈餐厅的表演,他们的舞蹈可真是慢啊...

市区的部分大概就是这样~
旅途建议
1、在暹粒,乱穿行无人区的冒险精神(我个人认为)并不值得被鼓励。1945年是日本投降的年份,但却是柬埔寨长达几十年战争的开始,为了城市的安全抵御外敌,埋下了许多地雷,而打仗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早已不记得那些地雷埋在了什么地方。至今柬埔寨的地雷也只被扫去了一半左右。所以,在柬埔寨非常规的环境里行走是很危险的。景区门口时常也会有一些地雷受害人士丧失了工作能力,通过乐器演奏想挣得点生活费用。
2、吴哥寺日出攻略:吴哥有两个水池,有一边摊贩很多,水池里开着莲花,游客集中。另一个相对少些。我就是站在少的这边。
日出时间往往和你在吴哥看到的时间有出入,不想早起的人们,一点也不要担心去晚了现场看不到日出。因为大部分占好机位要拍照装逼的人,都没有等到真正的日出出来,便已离开,他们离开后那个位置就是你的了。不是他们没有耐心,而是他们以为“今天没日出”。我们看日出时应该6:20日出,很多人等到6点半看到没戏,就走了。然而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到一定高度需要时间,很多人以为没了,也就散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抢占机位是可以免于早上5点出发到达这里从黑黢黢什么也看不了,到那一点点日出的宽慰

3、时间不充足的,不是历史的超级爱好者,或者文物喜爱者,可以选择性的干掉小圈的:巴方寺、空中宫殿、斗象台、癞王台。自认为是不娇气的驴友(住院一周出院马上都可以徒步个牛背山),第一个小半天是我们4人最沮丧的一天,普遍认为“这么热的天气,这样的景我们居然还要看后面的两天半,真是坚持不下去”。我们走的便是巴戎寺加上上面推荐干掉的点。巴戎寺可以放在去大圈时走下拍下,便继续赶往大圈。仅仅是3月初便这么炎热的天气(其实全年都热),真不相信能在其他的月份有多凉爽,并且从北半球昼夜平分到昼长夜短这段时间里,直射的太阳角度会让人在户外更加难以忍受。
懂得放弃,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也是值得敬佩的精神,毕竟大家是去旅游度假放松,不是考古学术研究的
4、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在本地都不好用,苹果用户可使用系统自带地图,很好用。或者在国外下载谷歌地图使用。
5、我花20元购买了一张本地5日电话卡,1.5G流量+通话时间。由于景区很多无信号,回到酒店有wifi,这个量也足够正常的刷图上网使用了。
6、tutu车可以讲价~英文如果不好的也留意下 one and a half之类的表达。~免得扯0.5美金的皮~
点菜也是,我们点了两杯shake,但是只上了一杯,小伙伴跟服务员说two。服务员以为我们要再点两杯,于是上了两杯...不擅长英语的就get一下 one more (再来一杯)这样的表达吧~其他还有一些chinenglish大家可以在网上查查~

景点
景点能看到的画面,与网络上各种游记里看到的一致,甚至会有一种无惊无喜的失落。
所以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在市区那半天的晃荡,似乎走在那些tutu车都很少到达的地方,我才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才能更了解这个地方(不交流也不去看看景点以外的地方,就感觉自己白去了)
我们的航班有旅行社带团,实际游览过程中,会遇到蛮多中国人,但是有日出日落的时候,国人偏少,最后在回程航班,你能看到这些人大包小包~但是暹粒的东西真的挺贵啊...
下面随意的晒一些图,完整图片,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豆瓣相册(约200张)


你有名字,而它们,有属于自己的编号

通王城南门(其中有一个门的石像毁坏严重,很多都没有头了)


来吧找茬,数下这是有多少个微笑了



以上为巴戎寺,下为吴哥窟





此时的夕阳透过门框进入我的视线,也许我看到的比拍下来的更美。
当我向左移动,看看夕阳染红了墙壁上的光时,真是美呆了。再次请允许我放上一张数码片,来传递这个无比美丽的时刻。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这个时间游览吴哥,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一样在这个时候关注这个角度,我觉得做过实在太可惜了。

在吴哥寺这里那里坐着躺着搂着看日落的人们


棕榈树是暹粒的国树,果实分为公母,暹粒路上会有很多买棕榈水的,味道很甜,推荐尝试。
我们的司机毛丹还为我们准备了棕糖果。
棕榈我也分不清楚公母了,总之长的条状的,可以洗净切条用来炒菜,很多菜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女王宫,是这次旅途回来后回味照片时,觉得最为精致的一处。
游览女王宫是还有一个小插曲。
外圈我们出发时间早,路上游客不多,进入女王宫时,刚好旁边有四五个美国人,年龄大概五六十岁,有一位本地的英语导游跟着。我在拍照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他们在谈论一个kodak time。用胶卷相机的我,当然会特别留意“kodak”,毕竟这是很少提到的一个词了。当时心里还在琢磨,什么是kodak time呢?是我们平时说的一个什么决定性瞬间吗?
他们本来打算继续向前,发现我在拍照,就等我拍完了才走。我的相机从眼睛放下时,他们看到了我在过片,惊异的发现我使用的是胶卷相机,对我投来wow的表情。他们开始跟我交谈,问我是否使用的柯达胶卷。我回想机器里现在装的是c200,便打趣的告诉他们是fuji time。看到他们一副小失落的样子,我拿出胶卷盒,取出一个柯达胶卷,告诉他们一会儿就是柯达时间了。
最后他们问我从哪里来,还说现在用胶卷相机的人很难见到了。
一直到我回国网上百度,也没能搜出这个kodak time的眉目。如果有盆友看到这篇文章,并且了解美国的文化和柯达情怀情感,请留言告诉我哦~

精致的女王宫,虽然对于雕刻没有特别偏爱,但是对于精致精细的东西真是目不转睛




崩密列·失落的帝国
很多人在知道我要去柬埔寨后都会说:一定要去崩密列。
冲扫胶卷拿到的那天,朋友翻着说:“都是这样的石头啊,好无聊哦”。我说那是因为你没去啊,我去过这里,每一张照片都是我眼所及之角落,我想把他们记住。
(事实上由于各寺庙大同小异,我敢说大部分人旅游回来,对着相机里单张的照片,都想不起来是在哪座庙宇)
崩密列呈现的是吴哥窟最早被发现时的样子,完全没有经过修缮。也许是因为它地理位置最远,也或许是是因为它除了印度教外还包含了佛教元素,还可能它真的被损毁太过严重,让美国人考察后也只能望而生叹。这个曾经辉煌的庙宇,如今在距离暹粒40公里外静静沉睡。
也许就是那样艰难的修复工作,让吴哥窟在2017年2月1日起,3日票门票从40美金涨到了62美金。
崩密列门票另算5美金




写到这里,这次行程也就差不多了。
人的记忆会不断衰减,3月5日回来,我第一时间把自己细碎的小感受写在别的地方,到今天3月9日正式行文时,确实有许多信息已经涣散。和按快门拍下来一样,我希望自己不要忘记这些细节。
最后,这次行程结束了,但也许为另一段新的旅程揭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