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个人的险象环生
纪念2018年3月的澳洲两周时光
拖延症不得了,时隔近一年才把东西整理出来,懒癌症重度病号。
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拥有美到极致的海岸线和蓝到摄魂的天际线,夏秋交际的三月,昼夜温差十度,阳光能刺眼到迷离,海浪能拍岸到尖叫。2018年的3月,在澳洲开始为期一周的自由行。 以前从来没有尝试一个人远行,而后才发觉,靠自己接天接地的活着,奔跑着,努力行走着,是初尝便会上瘾的生活方式。
在澳大利亚的行程是从南到北,沿途待了三个主要城市,第一站是位于最南端的塔希玛尼亚岛(Tasmania)。塔州是澳洲比较原生态的岛屿,人烟稀少,大片大片的森林和海洋,有着天然美丽的原始风貌,是自驾爱好者的天堂。我住的酒店叫斯图特海滨旅社(Stewarts Bay Lodge),酒店的房间是一栋一栋的小木屋,一边依海而靠,一边依山而靠,我的房间刚好正对大海。清晨阳光洒下,窗帘掀开便是一副如诗如画的美景。房间周边的灌木从中经常能偶遇小袋鼠(Kangaroo),总是在清晨和夜晚出来觅食,非常讨喜。


另一方面,酒店位于亚瑟港(Port Arthur)附近,沿着海边上的森林小路走过去不到十分钟。亚瑟港原是澳大利亚关押犯人的一座监狱,现在对外开放成为一个热门旅游景点,监狱周边有大片的绿地和成荫的大树,风景舒适宜人。建筑厚重的历史感和古木参天开放公园相得益彰,边走边听听这里发生的故事,是件很惬意的事。

倒完时差的第二日,几个人约着清早出海,原以为是安稳的邮轮观光,无奈确实刺激的小快艇。岛上天气多变,赶上下雨,在船上罩着巨大的雨衣依然瑟瑟发抖,出发前防止晕船吃了工作人员给的药片。依然有同行人吐了出来。我的心脏一路跟着海浪的节奏忽上忽下,真是个再也不想体验的海岸游船。
但是,塔斯玛尼亚的海是在美到惊艳,岸边陡峭的悬崖上栖息着成群的海豹(Seals),还有体态憨厚的企鹅(Penguins),以及在身边来回游戏的海豚(Dolphins)绝对是一大惊喜。看到海豚的时候是我唯一解开安全带站到船边去欣赏的时候。还有在海面天空盘旋的海鸟,出海的风景确实值得一看,或者说,是必须要体验的一次。你绝对会为你看到的美景和尽在迟尺的小动物们尖叫。当然,价格也不便宜,135刀,来回约三小时。


补充一句,这个酒店和小岛人烟稀少,一定要自驾或者跟团,公共交通并没有国内发达,自驾是最棒的出游方式。可以看到你想看的海岸,还有成群的奶牛及大片草地灌木的山坡,要知道,亲眼目睹远比想象更为惊人。
离开亚瑟港,我的下一站是塔斯玛尼亚的首府霍巴特(Hobart), 开始我真正的自由行。 小镇风情独特,海港城市可以在巴士上看到环海而建的栋栋房屋,很有外国风情。我在霍巴特住了两晚,因为主要想去著名的萨拉曼卡市场(Salamanca Market),我订的一家青年旅馆,离市场步行只有七八分钟。 旅馆的名字叫Montacute Boutique Bunkhouse. 因为国外住宿费较高,我订的是上下铺4人女生间。这个酒店藏在一个不算大的街巷内,酒店大门在绿茵小道内,牌子一点都不醒目,还好遇见两个路人告知入口,顺利入住。酒店设施很齐全,而且干净,check in的外国小哥简单带我走了一圈,然后带我去房间。没有拍照,不过这家旅社是我在澳洲住过最干净的青旅了。
外国的青旅大都公共设施齐全,卫生间和浴室不会打挤,早餐的咖啡都是免费的,其他配料像糖精就自己主动投币在旁边的玻璃瓶里就好。酒店外面种了些蔬菜,前台小哥告诉我可以免费采摘。国内已经习惯早上喝咖啡,我的早饭就吃了些小饼干和拿铁。进去的时候一个外国男女在聊天。我开始吃饭的时候女生已经结束打算离开,然后我和剩下的那位顺势聊起来。和中国文化很大差异的是,外国人都是很礼貌很热情很爱跟人沟通的,而不是自己守着手机默默吃饭,其实这样是对人的极其不礼貌。我的外国同事在聊天过程中如果需要回短信都是要跟对方说抱歉,我有事情需要先回个消息,这点上,我觉得国人做得确实不够。
聊天中知道他来自德国,也是自己来霍巴特旅行,他也去过中国,而且挺喜欢中国的。然后我顺利问到了要怎么去Salamanca Market, 和MONA Museum, 他告诉我坐船(Ferry)是最舒服的方式, 在他的建议下我顺利找到了游客中心,买了去MONA的船票。
当地的市场很有烟火气息,Salamanca是每周六都开放的,像是一个大大的农贸市场,买水果的、小吃的、服饰的、花卉的,还有街头卖艺跳舞的各种路人,实在是热闹非常。我边逛边吃,面包和烤肠都超赞,很能勾起食欲。



整个市场逛完大概需要两小时,边看边买三小时也差不多足够了。结束后直接前往游客中心购买去MONA的门票和船票。服务中心离市场很近,可以一路逛过去。博物馆大概细细逛起来大概需要三小时,最晚的船票是六点的。因为霍巴特早晚温差大,五点就开始降温,我只预留两小时,买的五点返回的船票。费用花了50刀。
据说MONA是被一个土豪商人买下来的,里面收藏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藏品。里面有很多房间,可以提供免费讲解机。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风格,绘画作品、乐器、旧物改造、反正稀奇古怪但井然有序。我最喜欢的是二楼大厅有一排排钨丝灯,最前方的装置你可以把双手握着触发器,然后所有灯泡跟着你的心脏同频率闪耀。那感觉超级赞,好像一瞬间所有的光都朝你飞来,和你共生共灭。(可惜没有手拍照)



另外一个奇葩装置是新加坡同事Kevin告诉我的,也是在二楼有个模仿人类器官胃的工作模式,一步一步制作出shit的shit machine. 当时同事提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是这个shit(就是粑粑) 看完后他在一旁笑得不行。ORZ….
MONA本身作为一个小公园风景也很漂亮的,里面走累了可以在草地坐坐,喝喝咖啡很惬意。要推荐的一个晚饭去处,在Salamanca附近,叫Blue Eye Seafood的餐厅,海鲜很新鲜,价格也还可以(虽然是别人请客><),沿街很多Little bar可以随时来一杯。外国的超市商场大都7点就关门了,夜晚的小镇安静又能听见熙熙攘攘的聊天,觉得他们的生活才叫生活。

第二日10点的航班飞墨尔本,网上预订了去机场的Shuttle Bus, Visa直接在Redline官网订下付款,最幸运的订票结束后才发现接车点就在青旅不远。在澳洲的打车费挺昂贵,去机场大概50刀,Shuttle Bus 20刀即可。六点半的车没几个人,天还不太亮,司机在路边等着我,上车前跟我核对姓名然后才出发。在国外,我经常会担心找不到上车点,没有电话联系方式去找对组织,一切都只能靠Google Map,对于我这种特别没有方向感的人来说,总是没把握。好在没有太偏离轨道的意外发生。
澳洲各个城市的来往大都是澳航(Qantas),红色的标志值机柜台和路线都很明显。问路也很方便。航班提供点心,是Cranberry& Pistachio的Sweet balls, 感觉澳洲吃得点心都特别甜,可能是巧克力太出名了?~去悉尼的航班还吃了充满巧克力豆的大曲奇。甜甜的充满罪恶感~
落地墨尔本是上午十一点,到达机场感觉有点懵。不知道怎么坐车去酒店,在机场拿了很多地图和相关旅行册子,里面有些景点和餐厅的优惠券。出机场大门能看到排队买票的人,拿着地图跟售票人员说我要去的酒店位置,工作人员让我直接买票,我有点懵圈不知道自己在哪一站下车。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机场跟市区的往返Bus是只有一站停靠点。到站下车即可。墨尔本市区有个很大的交通便利是在一定范围内换乘任何线路的Tram都是免费的。Tram 的线路很发达,你想去的景点基本都可以到。Bus上问邻座的女士要怎么换乘,下车后她很nice的指路,然后我到达上车点又请路人帮忙指路。刚好一个男士说和我一个站下车,我就跟着他走了。
花了点时间去找酒店,办理入住的时候已经一点。要注意的是接待处似乎晚上7点就下班了,早上退房太早也没人在,我走的时候把钥匙塞在窗口里面,默默的离开,有点担心他们能不能看到我的房卡和钥匙。 提下墨尔本市区,街道不大,电车线路交错,显得整个城市风貌有些狭小却又井然有序。 市区的建筑多为维多利亚风格,适合慢慢逛慢慢走。


墨尔本的重点是大洋路(The Great Road),那里的海,蓝得美轮美奂摄人心魄,深蓝色霸占了整个瞳孔,能将人硬生生隔离当下的世界,只省脚下拍案的海浪,和远方一望无际的天际线。
听从豆友建议报了两日英文团,人不多,12个。导游Chris兼职司机,是个很幽默的哥们,英语不像澳洲土著,很标准,很易懂,非常lucky了。一大早八点巴士在墨尔本联邦广场标志建筑前等人,上车后直接去旅行社办公地,更幸运的是次日订的青旅居然在旅行社隔壁。清早上了大巴,到了驻点直接把行李丢在了青旅寄包处,完美解决了在大洋路住一晚行李没处放的问题。当然,旅行社驻点也是可以寄存行李的,不过是第二日回程到市区已经午夜,工作人员已下班。天大的巧合觉得自己的第一次出国体验很受眷顾。
从墨尔本市区出发,第一天上午的行程比较枯燥,跑过一路小山丘的草地,能见到牛羊,偶尔也能碰到小野兔,像我没去过草原,没领略山丘,也觉得在路上是件很有幸福感的事。上午和中午的时间基本在内陆从Geelong到Colac,看不到海,导游会沿途介绍比较著名的城市(原谅我英文差已经回忆不起每个城市的闪光点),最著名的莫过于十二门徒了,之后去大洋路地标打卡,沿着海岸线一路环形,看袋鼠考拉,逛雨林逛公园,最后到菲利普岛看企鹅归巢。一路风景不断,虽然奔波但景色从不让人失望。 <简单记了两日行程经过的地方>

Day 1: Morning: - Geelong - Colac Afternoon: - Port Campbell *(Twelve Apostle Marine National park)十二门徒 - Princetown *(Great Ocean Road 大洋路地标) - Apollo Bay *(Teddy’s Lookout) - Lorne(Small Holiday Town with beautiful view) - Anglesea - Queenscliff( The hotel I stayed) Day 2: (Ferry ) - Sorrento - Caltex( Beach 沙滩) *Arthurs Seat Lookout(山顶风景) - Mornington *Moonlit Sanctuary Wildlife conservation park 野生动物园 (喂袋鼠看考拉) *Phillip Island(企鹅归巢)

大洋路跑了一圈下来,沿途经过很多度假小镇,海边独栋小楼,天气很好,有人去海边冲浪,有人在沙滩散步,大大的树荫落下,觉得世界真是美好极了。晚上在Queencliff的旅店留宿,旅馆备了烧烤和土司,很满足。最爱清早的面包房早餐,鸡蛋厚土司和卡布奇诺,吃完能幸福一整天~~最后一日下午的动物园显得很单薄,简单喂喂袋鼠,考拉们一动不动,有点荒凉的野生动物园,实在没法跟国内相比。一个半小时后,我们驱车前往最后一站,菲尔普企鹅岛等待企鹅归巢。




菲尔普企鹅岛上的风景还不错,时不时可以看到活蹦乱跳的袋鼠穿行而过,沿海的栈道能看到不错的风景,但单看企鹅归巢就很单调,小企鹅们一般是八点到九点的时间企鹅们才会回到岛上。做在海风阵阵的露天台阶上等待,饥肠辘辘,去游客中心点了份晚饭,价格偏高。重点是企鹅们回来的时候实在距离太远,加上天色昏暗,根本看不清楚。我和偶遇的川妹子一起回岛中心,惊喜的发现脚下的山路上已经有很多回巢路上的企鹅,有些步履蹒跚的爬坡,有些傻傻杵着好像找不到自己的窝,憨厚的小家伙们还是很惹人喜爱。
回到墨尔本市区午夜12点,早十点的飞机飞往悉尼,从青旅出发离大巴乘车点很近,有了前车之鉴找地方很快,最后一站是繁华的悉尼。你一定能在路边听到-普通话,国人很强大。
悉尼订的是Railway Square YHA, 位于中央车站旁,交通格外便利。公共区域厨房休息区空间很大,很多外国小伙自己准备晚饭(自叹不如),晚上青旅多半会有酒吧活动,因为不是夜猫子,住了三晚都没参加,好后悔。但是公共厕所浴室卫生不太好,是我住过卫生最差的旅社了。

悉尼的行程围绕着世界闻名的景点开始。从青旅附近走起,海德公园( Hyde Park)—>圣玛丽亚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南威尔士州美术馆(Art Gallery NSW)—>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海港大桥(Harbour Bridge)—>岩石区(The Rock)—>澳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Museum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返回中央车站(Central Station)住处。



国外的公园大都绿树从荫,老树参天,巨大的伞蓬下是绿意盎然的草地,特别适合发呆看书野餐享受阳光。我挑了离自己最近的海德公园,其初建于1810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闹市中取静,有很明显的中轴景观走线,也能看见精致和历史感浓厚的小雕塑。午饭时间,买了小面包和酸奶,在公园里面享受了一上午闲适的时光。倏然惊觉,百无聊赖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教堂和美术馆都是在去歌剧院的路上偶然发现的,悉尼要逛的景点很集中,穿上平底鞋,可以走上一整天。圣玛丽大教堂非常宏观,建筑外立面是城堡色,庄重且肃穆,外部是宗教特有的雕饰,内部挑高巨大,艳丽的彩窗和井然排序的宗教摆件,刺眼的对比色与古老的宗教符号遥相呼应,似乎在娓娓诉说天主教的神秘历史。即使你是无信仰的过路者,也一定会被其震撼。教堂参观免费,每日会有中文或英文讲解,需要自己看好时间,我到的时候时间不凑巧,只是自己观摩,趁此机会了解下天主教历史还是很有收获的。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艺术外行人,参观起美术馆都是走马观花,南威尔士美术馆规模挺大,有四层,门票免费,看看各个时期的油画艺术品还是很受熏陶,但要有自己的见解就难了。喜欢看人凝视一副作品的样子,目光的焦距定格,站立不动,仿佛空气的流动也停止了,有种出神的吸引力。
最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遥相对望,打卡必去。歌剧院内部参观需要收费,有讲解,我实在走不动也就没有进去看,墨尔本遇见的朋友说去歌剧院听了场茶花女的话剧,花了300刀还是600刀,反正记得价格不菲。有钱人请随意~ 不过歌剧院太出名了亲眼看见反而失去了震撼感,建筑造型独特,迎合外立面幅度一片一片的堆叠设计很复杂,但又整体简约感很强。此刻觉得建筑学是门大学问,悔恨当初建筑学没好好钻研,痛感大学时光挥霍啊~上了海港大桥去看歌剧院是最美的,为了迎合观光者设立了海港大桥攀岩,可以看朝阳,我只是自己在桥上的人行道走走,能碰到跑步的人,真是个生活气息与旅游气息交错的都市。
岩石区是酒吧餐馆集结地,歌剧院出来便是,店面都很有风格,喜欢街拍的在这里咔几张应该很有感觉,走累了可以自己吃个饭。我一个人去餐馆吃饭确实没啥胃口,吃了个简餐,发了个呆,接着暴走。
悉尼城还去了Barangaroo,滨水步道旁边的写字楼区,走走看看,建筑群很现代,去楼下吃了人家推荐的超好吃的冰淇淋,边走边玩,旁边是不远时悉尼电视塔,据说晚上看悉尼夜景很漂亮,类似上海东方明珠,塔上有个餐厅,有朋友去吃了,据说不错。

市区的最后一站是维多利亚商场,墨尔本也是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很多的城市。这个商场据说东西便宜,适合血拼,不过作为一个商场它是在是太精致文艺了~一边逛商店,一边欣赏建筑设计,这种体验机会绝对是不多的。三楼的开放空间放置了公共钢琴,我碰巧撞上一个女孩在弹奏我极其喜欢的Summer, 惊喜享受羡慕愉悦和着钢琴的音色绵绵上头。
在悉尼的最后一整日,网上预订了跳伞的行程。人有时候不可思议,像我这样连过山车都后怕的人居然会动跳伞的心思。我想豁出去,其实并不太难。早八点,大巴车在离旅店不远的街区等候,差点走岔街道错失上车时间,还好还没乌龙事件,八点半上车前往跳伞地Wollongong 。从市区开到卧龙岗大概1个半小时,天气不太好,灰蒙蒙一路下着小雨,一车人昏昏欲睡,我很担心下小雨的天气跳伞取消了怎么办。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开始排队了,每个小飞机里大概10个人,我被分到了第九组,远远看别人从天上落下觉得很酷,灰蓝的天空、深蓝的大海和青色的草地,自然的色彩恰到好处的融合,好一幅心旷神怡的户外风景。
车上亚洲面孔很多,有点傻傻分不清中国人和韩国人。和我在一辆飞机上的有个日本的小妹妹,在东京念大学马上毕业了,两个人交流磕磕绊绊,大概是两个人英文都奇差吧,不过都是一个人,两个七七八八也聊天蛮多。她在悉尼市第一站,而我却是最后一站,不然应该可以一起在澳洲游玩的。
上飞机前会有你的私人教练来跟你汇合,换上裤子衣服,绑好安全带和各种装备,有人会简单教你几个跳伞要注意的动作。主要是起跳和落地两个地方,不难学会。等飞机准备好,一车人又上了小巴前往上飞机的地方。20分钟后,机场上,我们挨个上去。机舱门关上,飞机徐徐往上,你能看到路面的建筑渐渐渺小,越来越远,耳边是轰隆隆的喷气声音,当飞机到达云层之上,白茫茫一片只剩蓝天白云,当舱门一开,烈风迎面而来,心中的紧张感与恐惧感顿时从脚底升起。我脑袋里只想回到地面…
旁边的教练开始打手势,我的私人教练打了个3,护目镜戴好,安全扣绑在教练身上,我看到前面两个人依次坐在舱门前,然后毫无防备的跳下去。我只想尖叫。。。然后,终于到我了,我两脚腾空放在舱门外,教练坐在我后方,漫天白云和猛烈的风,天气间像是什么都不剩,我停止思考,来不及反应,甚至没有尖叫,由着教练纵身一跃,便到了无边无际无挂无靠的空中…自由落地,我睁大着眼睛忘了怎么闭眼,喉咙不曾发声,像天地间一缕飘渺,仿佛永生亦是永眠。几秒胜过几世,回神过来已经有失重的刺激感,心脏上提提醒着自己依然活着,降落伞开,稳稳地,看到身下海岸,沙滩,房屋,上帝视角下的苍茫天地,如若重生。这时候你就该大叫,呐喊,向你热爱的世界尽情招手,双手拉伸你后面的降落伞,掌握你的快慢方向,徐徐享受你的刺激体验,直到着陆。

非常刺激和开心的体验,一定是你行程里面的亮点,挑战自我并不难,难得是下决定的那一瞬。只要定了心,往后的事顺其自然,便会水到渠成。
澳洲的两周是个弥足珍贵的经历,原来自己不是想象中的柔弱胆小不堪一击,可以在异乡独自生活,曾经设想的那么多困难都可以解决,实践告诉自己,跨不去的,永远只是你内心给自己设置的那堵墙而已。经过也许并未有太多磕绊,但这场旅游,却真成为我心灵之路的一场险象环生。
愿自己记得强大,记得勇敢,记得曾经拥有的力量。
<PS:豆瓣插图实在太麻烦了> THE END
-
别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7 19: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