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南欧行之摩洛哥㈡梅克内斯觅遗址,菲斯古城如逛迷宫
1月25日8点半,当第一缕阳光撒在卡萨布兰卡时,我们又开始了摩洛哥新的征程。说是"征程",是因为今天将要从卡萨布兰卡前往摩洛哥北部城市梅克内斯,300公里,四小时行程。
去梅克内斯的高速公路段限速80-100公里,今晨一些路段出现团雾,能见度仅几十米。4小时行程有些闷,但好在公路两旁景色不错,草地青青,野花艳艳,车窗外不时掠过一排排橄榄树,一丛丛仙人掌……
大巴停在了今天要参观的第一个景区——皇家马厩粮仓。

从导游介绍中得知,300多年前,阿拉维特王朝第一位君子,建立了这个摩洛哥皇家马厩粮仓,主要用于存放专供御马食用的粮草及皇室专用的部分粮食。

虽现在已成为断壁残垣,但其拱门结构完整,且层层深入,拍照倒是不错。

虽然是干打垒工艺,仍可见昔日皇家建筑气派。

参观完马厩粮仓,大巴便驶入市区,在一处名为曼索尔城门处停下,让大家下车参观。该城门以"胜利、凯旋"之意闻名于世,但因城内仍是当地政府办公场所,不对外开放,仅能外观。



几分钟时间拍拍照片,已到午餐时间。根据安排,中午品尝摩洛哥特色餐。
第一道上的是餐前冷盘沙拉。跟常见的沙拉很相似,用生菜、西红柿、黄瓜、土豆等加当地调料调拌而成。

第二道是主菜,荤素搭配,用一种名叫塔津(Tajine)的器皿烹制。
行前看过视频介绍,塔津是摩洛哥最有特色的烹饪方式,是一种特制的圆锥形陶制器皿(有点像我国的砂锅),用的食材有荤有素。荤有鸡肉、牛肉、羊肉或者海鲜;素有胡萝卜、土豆、南瓜、蜜枣等,辅之以各种摩洛哥香料,经几小时小火慢焖,熟了后连瓮带锅端上餐桌。打开盖,只见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第三道是餐后水果,有时令水果拼盘而成。这次给我们品尝的是小石榴、橙子、橘子等。

最后,会奉上一盘点心,献上一杯当地普遍喝的茶——薄荷茶。
品尝了摩洛哥特色餐,便又踏上了追寻摩洛哥的历史之路。下一站,是沃鲁比利斯古罗马北非遗迹,现在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据介绍,公元一世纪时,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仅从现存的遗址遗迹可以看出其建筑规模之宏伟!




沿着崎岖的古罗马遗址的轨迹,走出那段尘封的历史。大巴又带着我们去往时间虽距遥远而又生活现实的菲斯古城。
菲斯,《一千零一夜》的故乡。于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记住几个数字: 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1座皇城,如今保存完好的城墙有17公里长,共有9000多条纵横交错的街道……

我们到达菲斯已是黄昏(当地时间六点),已没时间登顶俯瞰古城全貌,有些遗憾!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进城走了几个街区,切身体会了一下古城内的生活氛围。

街道真得很窄,纵横交错,结构类似,没有路名(没看到?),没标牌提示,就像走进了谜宫!如果没当地人带领,你肯定走不回来!






到了菲斯古城,不得不去“臭名昭著"的皮革染色作坊。皮革染色工艺在菲斯已有近千年历史,所用染料或植物或矿物提炼,绝对环保无害,而且色系丰富鲜艳。如今,作坊现场也成一景。




走出皮革染色作坊,已是华灯齐放之时。拖着疲惫的双腿,又走上菲斯古城街道。刚刚,在这了解了历史,更走近了菲斯人现实的生活,这就是收获!

(注:文中图片除有特别标示,均为本人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