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护肤彩妆总结
查看话题 >18年过去了,臭美的我开了一些什么垃圾——洗卸
太久没有更新了,果然放假使人懒惰~迟到的年度总结也算是东拉西扯挤牙膏的弄了出来。东西花花绿绿的,不过护肤精髓永远都是:“适度清洁,合理保湿,坚持防晒”。那么废话就不读说了~还是直接进入正题吧。
Ecoch关于卸妆的碎碎念:
最想说的就是!任何的卸妆产品都不会导致闭口,痘痘。请不要把矿油之类的低致痘性油类成分当作背锅侠的角色。卸妆产品致痘其实很多时候是不正确的乳化手法或产品中某些表面活性剂对皮肤的刺激造成的。
打个比方说:之前我有个朋友为了更好的清洁,每天都拿个曼丹眼唇卸妆液全脸卸妆。还要反复来几遍看不到化妆棉上面有粉底为止。皮肤屏障早就zuo烂了(眼唇卸妆本身表活添加量大、卸妆能力较强)~不长痘干嘛。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人群就是对特定的表面活性剂敏感,注意一下成分表,停用之后就会很快好转。
卸妆不彻底没关系。大多数人都会做二次清洁~就算二次清洁还是没有做彻底,28天以后又是一条好汉(随着年龄增长表皮新陈代谢变缓,大致的计算方式是年龄+10天),比起白素贞还是厉害很多了。所以卸妆真的不要追求太干净,只要没有明显的彩妆痕迹就是ok的啦,宽心宽心~
卸妆膏:

Mahalo Skin Care
The UNVEIL cleanser melt concentrate
今年入手非常满意的一个贵妇产品,一个卸妆膏$70。但是,但是我觉得这个玩意完全是打破了我原有的卸妆膏的印象。之前一直觉得farmacy的那个卸妆膏还不错的感觉,但是当我拿到Mahalo这个的时候,瞬间觉得差距好大!
使用的时候不像是在做卸妆,冰淇凌一般的质感,触及融化堪比一种面霜!大多数的膏状产品,开始上面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膏体触感。Mahalo这个完全就是涂抹一款高级面霜似的很快溶解进肌肤,且通透感十足。当你需要做简单按摩来帮助彩妆溶解的时候又能提供足够的柔顺度,触感润泽丝滑的使用感受。颜色是用了一个自带颜色的高岭土做出来的~很迷。
彩妆、防晒,包括防水眼线液都可以一次性卸干净。冲洗也十分简答,不会有残留感。我基本上都不会再去做二次清洁,洗后肌肤也是呈现柔软温润感。可以说是十分惊喜的一个产品!
卸妆水:

Koh Gen Do温泉卸妆水(其实比起卸妆水,我更喜欢这个卸妆湿巾)
我其实蛮少用卸妆水这样的东西额,卸妆能力不强对付淡妆和防晒倒是ok。 不过这种时候我基本上都直接用洁面洗掉了~买江原道完全是出于好奇,不过卸妆水这种使用起来清爽舒适,油分少,基本无残留感的产品确实比较受大众的欢迎吧。需要通过擦拭的方式,就不太适合敏感肌了,其他人就随意。不过需要注意力度力道~
胶束现在已经很常见了。温和方面确实比贝德玛什么做的好一些,无色无味的一大瓶水,卸防晒隔离或者淡妆没问题。对于比较难卸的眼线一类的,先做湿敷还是需要反复的擦。我会觉得很麻烦额~属于不会在考虑了,倒是他家的卸妆湿巾比这个卸妆水好用太多了,直接抽一张出来~
卸妆油:

逐本植物调理洁颜油(换了包装,直接用的他们官方的图片)
一般来说,油类的卸妆产品卸妆能力都比较强。以油溶油的理论应该也是知道的,卸除彩妆的同时,以前老式配方的话,皮肤本身的油脂也会被带走一部分,要不是卸妆之后油叽叽的一脸(残留),或者拔干(乳化剂加入过多)。现在的新配方技术已经好很多了~我反倒是比较喜欢用油类的产品(虽然我是一个干皮,但是我还是很抗拒拿一个荷荷巴油什么的来卸妆。质感太迷离)
逐本这个油呢?算是国货里面比较良心的了~价格不贵,几个植物基础油+聚山梨醇酯-85+聚甘油-3 蓖麻醇酸酯两个乳化剂。质感比起很多卸妆油都要好一些,不会像一些原料桶。直接瓶子油卖给你,糊脸上自己反复去洗那种~算是比较轻质的植物油组合,比较容易接受的质感。
干手干脸的两泵上脸(说明书说是三泵,我试了一下觉得到处乱流还是算了),按摩一下之后少量的加水乳化。乳化速度也很快,去年好像说过THE GINZA的三秒乳化。逐本这个就算是比不上也差不多了。味道的话,感觉像做一个雪松+薄荷的感觉,个人觉得这个味道比较失败~眼线什么的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卸妆油完全接触,算是合格的卸妆能力。最后水简单的冲洗感觉就蛮干净的了,也不会有膜感和油滑滑的,皮肤也是出于温肉润泽的状态。懒惰如我更是不会再去做二次清洁了。
Ecoch关于洁面的碎碎念:
1.温水洁面很重要,不要超过体温是最合适的。太冷的水,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效果会比较差,可能会导致清洁不足的状况,太热的水会增加表面活性剂对皮肤的刺激性,容易造成肌肤敏感的问题。冷热交替的方式更是无端刺激皮肤!这样既不能减少出油,又不能缩小毛孔,这么zuo是为了个什么!
2.皂基无罪,但是需要适度使用!皂基对于油性肌肤,或者带点淡妆的,皂基一遍就搞定,你说好不好。
而且现代工艺传统皂基的清爽涩感上现在也可以做到不拔干(甚至是润润的哦),是不少油田的爱。皂基倒不是大魔王,原生态的大油田用用没什么问题,冬季环境干燥产油减少可以减少频次搭配一款非皂基,同时注意后续产品的可能刺激性。又是洁面刷、又刷酸,多管齐下,什么样的城墙都禁不起消耗。
ps,用皂基尽量用软水。硬水这个东西是可以说是“敌强我强,敌弱我弱”,硬水和皂基结合在一起是皮肤健康的大杀器,而用温和表活洁肤,硬水和软水对皮肤没有明显的区别。
所以总结一下叫做,皂基无罪!有罪的是硬水和不当的使用方式!
洁面霜:

KORA Organics
Gentle Facial Cleansing Milk
这个是Miranda Kerr的的牌子啦~用我朋友间酸刻薄的话来说就是,“前维秘里面靠着街拍撑起一片天的超模。”
现在就是知名超模Rihanna都转职做了时尚博主,签约了LVHM。其他人也不甘人后啊,Miranda也接着迎头赶上,推出了这个主打有机的品牌。当然也不乏一些神棍产品,面部刮痧板什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当时fresh的那个洁面挤干净,壳子都剪开了扣干净了(吃干抹净说的可能就是我),冲进了丝芙兰拿了一个。现再想起,我当时候为什么不再买一个fresh呢?用起来的感觉也和fresh大豆洁面很相似,不过这一款来的更直接,完全没有添加任何的清洁成分!更不要说起泡什么的了(好歹fresh加个起泡网还是可以搓出来零星的几个泡泡的,但是我都懒得去搞了)~直接是一大堆油脂和乳化剂来完成的洁面任务,使用过程中完全的不会改变质地。
清洁力真的是无限接近于0,做卸妆之后的二次清洁,对我来说是完全OK的啦(强迫症在不该的时候犯)。而且里面还添加了一点复合酸(柠檬酸,乳酸),我习惯性的在卸妆之后润湿面部接着直接涂抹在脸上。
转头去刷牙,等我洁牙十八班道具(牙刷+牙线)全部用过之后已经过了两百年(五分钟),在稍微按摩用水冲洗。期待这个眼屎那么一点的复合酸能够起到作用(感觉还是有那么一点作用,我把去角质的时间延长到了两周一次)。要是我说,这个东西完全可以救急做乳液什么的。里面植物提取物都是一抓一大把,不然怎么对得起Organics这个词呢。
洗感的话,我觉得比fresh大豆要清爽一点点。fresh的洁面(不起泡的前提)使用之后会让人觉得皮肤柔软而温润,但是不会有膜感假滑。这只可能也是加了点酸进去的缘故,感觉要比fresh的那支清爽那么一丢丢,真的就是一丢丢。又不会像雅漾的那个活泉修复洁面那样,才上脸搓两下就消失的那种,总体的使用感受还是对的起299的价格。比fresh还是便宜那么20块的样子~然后就大家自便吧。
不过这个洁面类似的使用方式我是很推荐给大家的。这种带一点酸类的洁面可以尝试着在脸上多停留一些时间(避免入眼很重要!!!),我要是记得没有错CeraVe 就有一个是BHA的洁面,之前也是建议身边的朋友(油皮易长痘)让洁面在面部多停留一下,后面水盐酸的什么化妆水/精华什么的就可以省掉了。她的反馈说是相当的不错,出油减少了,也不用忍受大些水杨酸精华油呼呼的质感。
洁面乳(洗卸二合一):

Biologique Recherche Lait VIP O2
对这种无泡洁面有着深深执着的我,今年的榜单里面还有一个,Biologique Recherche Lait VIP O2。白色乳液质地,无泡,靠着乳化剂油脂和一点点的清洁剂来完成洁面过程。不过Biologique的清洁能力就比KORA Organics强上了好几倍了,基本上能用来卸常用彩妆(眼线什么的还是有点力不从心)。也有添加去角质的成分—乳酸、bha、木瓜蛋白酶,不过我就没有试着让这个洁面短时间停留在面部了,毕竟想着清洁力还是很ok,一下子zuo太过了就不好了。官方建议是均匀涂抹并按摩之后用毛巾(eve lom毛巾一类的产品)搽拭即可,干皮如我看的是心惊胆战的还是直接用水洗掉的。
我自己有两种使用方式:
1.干手干脸: 手和脸都保持干燥状态,直接把无涂到皮肤上,稍微轻柔按摩后加水洗掉。这样在彩妆比较顽固的时候比较有效。
2.湿手干脸:
先将手浸湿,再将洁面直接用于干燥的皮肤上,轻柔按摩后加水洗掉。湿手湿脸的话,这个东西容易进眼睛,增加去角质成分的作用效果~
不光是清洁能力比KORA强,效果也是比较洁面后明显感受到皮肤变得柔软(角鲨烯),洁面后也能看到角质层水合提亮,去角质的能力也很不错(使用期间没有单独考虑去角质)。总体来说,除开价格其他的都很美好。我是不会回购~18年还用了一个很不错的来自farmacy的clean bee(这个很便宜)。这个算是凝胶类型的洁面了~为了避免太长我就不想单独来说了,凝胶状的直接上脸是ok的。淡妆没问题,不过也可以用起泡网打出很多泡沫~适合喜欢不同感受的小伙伴。
洁面泡沫:

L300
Intensive Moisture Cleansing Mousse(瓶子被我换成了多芬找不到了)
说了两个出门带的东西,那么就来说说在家里面的吧。L300是一个开架的品牌,这个洁面和上面两个比起来就是贼便宜了,49块的洁面泡沫。本来就想着她本本分分的做个好洁面,干干净净的洗个脸就行了。结果看了一下配方觉得这个东西还蛮值的~
氨基酸表活,保湿成分,去角质的东西一样没有là下。清洁力在泡沫洁面中算ok,泡沫不算太绵密的类型(起泡压泵这种东西始终比不上自带二氧化碳气体的产品,不过我发现自带气体的产品往往膜感会比较重,消泡也比较快。看来这种事情还是不能两全其美啊),比珂润的泡沫压出来要虚浮一点(后来我把这个东西倒进了日本进口多芬的那个瓶子里面情况就好转很多,洁面泡沫的瓶子很重要),加了酸类物质也没有出现很快消泡的情况。
成分表:
水,甘油,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PEG-800,PEG-12,月桂酰谷氨酸,苯氧乙醇,甜菜碱,泛醇,辛乙二醇,乳酸钠,PCA钠,甘氨酸,果糖,尿素,烟酰胺,肌醇,乳酸,丙二醇,苯甲酸钠,氯化钠,柠檬酸,BHA。(特地贴出来,算是我对他的厚爱了吧)
冲洗之后很舒服,不紧绷,不假滑,官方宣称已经在敏感肌上面做过皮肤测试。稍稍有点原料的味道,基本上可以无视这点。我一直喜欢用泡沫洁面做晨洁(但是不会带出门,谁愿意带这个大一个瓶子出门我个人是很佩服的),适当的清洁+懒人的使用方式。两泵下来泡沫非常足够,我大致算了一下,这样子前前后后可以用两个月。
老梗死鱼:

elta md氨基酸洁面(我当时买的套装)
elta md这个洁面是可以自己起泡的产品,不像上面提到的起泡压泵或者是二氧化碳形势的起泡。而是挤压出来是白色流动乳液,在全氟丁基甲醚的作用下,与空气接触那一刻形成自发泡作用,可以说是市面上就这么一个产品这么做了!而且也是这个机制,会让人在按摩的同时感觉泡泡越来越多,和其他的以按摩那个泡泡啪啪啪的就消失无形的产品来说很是讨我喜欢。
毕竟考虑到很多产品都是辛辛苦苦的那个起泡网搓了半天上脸没几下泡泡就没了,给我一脸的懵逼。
洗卸二合一的产品。氨基酸系表活搭配油脂来架构清洁力,氨基酸系的亲肤性搭配不具极性的合成酯异壬酸异壬酯,可将污垢和淡妆卸除干净。使用较新的椰油酰胺丙基 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钠,其类天然磷脂质结构,具温和清洁和柔软肌肤之效,还可降低配方中防腐剂的用量。唯一有个坏处,每次压嘴上面都会干掉成一坨,形成一个硬疙瘩,眼尖手贱的我每次都要用手去扣掉。
防晒,淡妆都可以轻松的洗掉。有点淡淡的人工青瓜味道,很生硬,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原料的味道。湿手按一泵,双手手掌缓缓打圈。绵密的泡沫就慢慢发出来了,在懒惰一点就直接糊在脸上等着它自己发泡。泡泡也是越洗越多,完全可以媲美二氧化碳起泡的产品。冲洗也十分干脆,不会拔干,不会有假滑。价格在国内也就110左右能到手,看起来很大一瓶,早晚都用其实也就能用1个月左右的样子。便宜的时候多买几个囤货是很不错的选择~
差不多就是这么多了,其实还有很多好用的产品。Vanicream 、Aurelia什么的一大堆。重要的不是产品,是选品的态度啦。那么我们明天继续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