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大二的时候看过卢梭的《忏悔录》,薄薄的一个小册子,当时是挑了一个周末在湖北省图书馆看的,依稀记得里面记录了他自己的很多荒唐劣行,包括私生活混乱,所以先入为主地认为此人的书不值一读,虽然他顶着伟大的启蒙主义先驱、伟大的哲学家的帽子,之后就没怎么想看他的东西。时隔两年之后,慢慢开始对哲学感兴趣,这里看一点,那里听一点,摸摸索索到近代,突然想起来卢梭,如何为人,如何为一个真诚的人,我想,能毫无保留地剖析自己内心的人一定算的上真诚,所以我愿意拿他的书来读一读,这是前言。
《论人类不平等...》这本书也是小小的一册,断断续续前后四五个小时看完了,里面有很多鞭辟入里的论断解决了我很久的困惑。卢梭本质上是个哲学家,哲学家最擅长的就是假设一个初始条件,给定两个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给出逻辑自洽的分析和论证。卢梭首先假设作为一个自然造物,原始人类和其他动物没什么两样,它只有自我保存的本能和对同类遭受痛苦感同身受的怜悯,除此别无其他的情感,这样的原始人甚至是出现在人类群居,语言还未出现之前,个体不存在依赖而拥有绝对的自由,这种野蛮的状态正是人类最为平等的起点状态。然而随着人类群居状态的形成,彼此之间协作和依赖的的需要,诞生了最初的语言,接着财富的积累产生私有产权,而个体生物性能上的优势则主导了财富的分配权,此时人类的不平等初现端倪,进而有依靠契约精神缔结的早期国家的出现,此时国家制定法律,强权者保证公民的自由和财富权利,然而人民一旦接受了法律的限制,则进一步沦为强权者任意宰割的对象,这个阶段,贫富对立又被拉大,到了专治制度出现,君主则总有处置一切财富的权利,人民便再无平等可言...
一句话总结便是,人类的不平等是进入社会状态之后不可避免的产物,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私有产权和法律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