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故事 5
来到俄国后,索非亚很快意识到,自己要在这个国家立足,一定要让女王喜爱自己,要让这个国家接纳自己这个异族人。与丈夫彼得不同,索非亚对于学习俄语和东正教非常认真,语言还好说,索非亚要结婚,必须腰皈依东正教,放弃原有家族信仰路德教。这件事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
索非亚有两件事,后来是被传为佳话的,也正是这两件事,为他奠定了非常好的群众基础。一件是她半夜爬起来举蜡烛,光着脚在地板上背诵俄语单词,后来感冒得了肺炎,病得非常严重,人们都觉得小小的索非亚可能挺不过这关了,母亲提出找一位路德教的牧师来祷告,这时高烧迷糊的索非亚说,她想让自己的东正教教师来陪伴自己。这位来自德意志的小姑娘对俄国的热爱举动,感动了宫廷内的女仆,女仆又传给女仆,很快宫廷内外都流传开来。和他们的王储彼得不同,这个未来的皇后是如此可爱,如此真挚。连女王也被动容,虽然索非亚的病重在政敌的眼中是件喜闻乐见的事,他们已经蠢蠢欲动想要给彼得谋求另一段婚事。可是伊丽莎白女王似乎认定了这个外甥媳妇。
索非亚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袒露了自己当时虽然病中,但完全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小姑娘太过精明吗,也许是也许只是因为小姑娘内心想要融入想要取悦女王的心,是百分百全身心的。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一件事,当一个人真的非常非常有诚意,心里想要达成一件事,且不论这种意愿背后是否功利,这种强烈的愿力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这种愿力会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往我们的目标移动。如中国古人说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可喜的是索非亚最后康复了,大家为她举行了一个生日晚宴,索非亚走进宴会厅,发现场内的俄国人们,看自己的眼神不再是对一个异族公主,她终于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这个小姑娘赢得了人们的爱。这场病大概是上天给索非亚的礼物。
在索非亚和彼得的订婚大礼上,索非亚穿着猩红色礼服,黑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如此端庄高贵,当她用俄语清晰地背诵着誓言的时候,女王被眼前这圣洁的场面感动得哭了起来。
从此以后,索非亚就成了叶卡捷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