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臘月廿四
这次是用电脑做的笔记,所以用的是简体。微软的输入法的中文繁体输入真的糟糕,我又没学会仓颉输入法。
Charles E.Bressler《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赵勇等译
第一章 批评、理论和文学的界定
对话性杂语(dialogic heteroglossia),「多重谈话中的众生喧哗」。
阐释学原则(hermeneutical principles),即阐释的规则。
举例:
- 复原的阐释学(hermeneutics of recovery),重构意图或其对于当时当地读者的意义。
- 怀疑的阐释学(' of suspicion),审视未明说但暗含的关于政治、性态(sexuality)、宗教、语言学以及其他一系列主题的假设。
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研究、分析、阐释、评价和享受艺术作品的行为。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一种学习和传播世界上已知和已思考过的最好东西的非功利努力」(指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家(literarycritic)中critic (ckritikos)源自两个希腊词:krino「做判断」、krites「法官或陪审团成员」。
- 理论批评,系统阐述了有关艺术的性质和价值的理论、原则和宗旨。为实用批评提供框架。
- 实用批评或应用批评,理论批评应用于某特定作品。
- 绝对主义批评家(absolutist '),只用一种理论或一套原则。
- 相对主义批评家(relativistic '),用各种各样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论来批判一个文本。
阐明私人哲学框架,并解释这个(不断演变的)思维框架如何直接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和对于文本的审美判断,就发展为连贯、统一的文学理论,即支撑着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阐释、我们建构意义的方式以及我们对艺术、文化、美学和意识形态的理解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假设。
清楚明了的文学理论假定:纯真的(innocent)文本阅读(纯粹感性、自发的作品反应)不存在。
世界观(worldview)由有意或无意持有的关于世界基本构成的假设或预设组成。
读者和文本的关系非线性,而是交易性的(transactional),即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文本和读者互为条件的过程或事件。读者和文本通过交易(transact)而不只是互动(interact)(后者仅仅是相遇而不因彼此改变,而前者的彼此可以相互塑形和变化)创造出意义。意义存在于交易中。读者将前结构(forestructure),即「性情和以往交易的储备」带入文本,「经历了一个处理新情境、新态度、新人格和新价值冲突的过程」。(Louise M.Rosenblatt)
不存在元理论(metatheory),一种主宰或总括性的文学理论。
强调想象属性的文学(literature)被记作德语Wortkunst。
超保护性的合作原则(hyperprotected cooperative principle)认为已发表的作品就可以被称作文学,因有正典(canon)的人评价和宣布。
初级世界:作者生活的世界→二级世界:创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