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挂6年放弃后,我是如何重塑心态一年过5科CPA的
学员基本信息
作者:luckyxuan BT学院六神班学员
学号:1710150060 在职备考 2018年一次过5科

成绩单:

考霸画像:


2018年BT学院34位CPA一次过5科考霸经验贴:第三篇
作者:luckyxuan
这个经验贴一方面是我对2018年备战CPA整个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另一方面是对自己和未来众多CPAer的一些鼓励和指引。
01背景介绍▲▲▲
如果你问我考CPA的原因,其实很单纯,就是因为我的专业是财会,作为一名财会人相信都有一个注册会计师梦,毕竟注册会计师是坊间流传的中国最难五大考试之一,考取注册会计师不仅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还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
2018年是我第七次考CPA,从我第一次备考注会通过会计和税法两科,到我五年前通过的这两科都作废,重新报考会计通过,最后到2018年一次性通过其他五科最终取得专业阶段注会资格,一路的辛酸:坚持后中断-放弃边缘-坚持到成功的过程可能只有我自己能够体会。2017年我本来打算彻底放弃CPA,并且安慰自己没有CPA或许我仍然可以过得很好,有了CPA我也不一定过得比现在好。
但是幸运地是我在放弃边缘时遇到了BT学院,听了朋友推荐的BT学院,当时觉得可能又是一个培训机构而已,我想自己看书都可以通过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报个并不了解的培训机构烧钱,没准儿最终还是无法通过考试。但是在朋友的一再推荐下我尝试听了彬哥的一堂开学典礼讲座和两堂公开课,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直播的新奇模式、良好的学习氛围、关键是突然有了自信心,毕竟我是一个被注会打击了六年的财会人,在周边的同学一个一个都通过了考试,拿到那个Bling-Bling(自带声效)的注会本本时,我再也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CPA,它,就是我的一个心结,永远的心结!!!如果没有BT学院,这个心结我想永远也不会打开。
在2017年12月下决心购买了彬哥的课,我为自己立下flag,今年争取一次性过,相信自己,相信彬哥,相信BT学院。
02备考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3月4日开课前
报六神班后难以抑制自己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决定趁着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先熟悉一下2017年的课程,这个可以因人而异,因为我想提前适应下彬哥的讲课速度和方式,同时提前熟悉各科的大体框架和内容。所以我从2018年1月1日到3月18日听完了BT学院2017年的CPA五科基础班视频共计144小时的课程。其实,没有太多时间的在职者可以直接随着彬哥3月4日开课的计划走就可以。
2、第二阶段:3月4日-7月31日
跟着彬哥课程的进程,每天的规律性生活就是:
早上7点起床,七点半洗漱收拾完毕看半个小时到40分钟的推送材料或题目。
上午8:30到12:00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基本不可能在工作时间看书;
中午午休+吃饭1个小时;
下午13:30到17:30工作,同样没有看书时间;
晚上19:00到23:00,集中看书时间,听直播课程和巩固复习共4个小时。
总体算下来,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不到5个小时。这就是在职人员与在校人员相比,备考注会的最大劣势——时间不充裕。幸好有专门针对在职人员甚至零基础学员的BT学院,拯救了一大批在职人员。
3、第三阶段:8月1日-考前
8月份一直到考前是复习最高效和专注的阶段。因为10月考试就要来临,压力会莫名增加,压力化动力就使我更加努力地挤时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如同彬哥和向艳老师开学典礼时说的那样,充分利用零散的碎片时间,加起来也会学习很多内容。
时间安排大体和第二阶段保持一致,只是我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这样可以多早读半小时,达到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中午吃完饭挤半小时做每日一题,晚上快点吃饭从18:30到23:30整体多挤出一个小时用来晚上睡觉之前听语音框架,这样算下来,我每天又多了2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每天可以达到6-7个小时!
当然在8月期间我还带父母出去旅游了一周,这是自己对父母每年的承诺和自我要求,当时彬哥始终强调不能出去旅游,否则一定挂掉,这话在我旅游回来后一直心有余悸,祈祷上苍尽孝和学习能够让我两全啊。还好,结果是好的!
因为上班时间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所以我晚上都会保证12点之前必须睡觉,不然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状态。所以每天打卡看到许多BT学员早上最早有4:30打卡开始学习、凌晨最晚有2:30打卡结束学习的大神就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达到他们的境界,打卡于我是一种积极的督促和无形的激励,但是我会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完成每天的计划安排,而不能人云亦云,别人睡得晚要求自己也睡得晚,反而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03备考心得▲▲▲
敲黑板啦!我的一下几点备考心得Tips:
1、心态重塑
我认为心态是一切学习和工作开始之前必须要梳理好的。因为这几年的备考经历让我对自己特别没有信心,归为两个字就是心结——自己解决不了又让自己纠结不已的结。彬哥告诉我们CPA没啥,只要方法正确,坚持按照BT的方法走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没有什么难的。
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叫梦想,学习是孤独的远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通过彬哥介绍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最后的逆袭让我不断地暗示自己:你能行!心态千万不能崩,尤其到了后期,一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即使自我感觉复习得多么不好,都要坚持,都要安静,都要稳扎稳打,相信最后的结果不会太差。同时做好可能存在最差结果的心理准备,即使真的不过,我投入了,学习到安静的力量和系统的知识,我可以接受这样的结果,我可以重整旗鼓来年再战。
2、时间管理
关机!关机!关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职人员本身工作会占去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所以有效的时间管理就显得格外关键。保持专注是时间管理的前提。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智能手机和网络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落后,进步大家都知道,那么落后就是它会让人在无形中丢失了很多时间和自我,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所以我特别赞同彬哥说的关掉手机,远离手机的控制。每次学习我都关机或者静音,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加专注于学习,不会被手机上精彩万千的世界分散精力。
心中有数!心中有数!心中有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也是时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不能稀里糊涂地学习,心中有数,心中有计划。每天听完直播课视频,需要完成什么,比如细节上复习几遍,做多少题;大方面整个备考阶段如何安排,各个阶段需要搞定哪些内容重点等等。
3、五法大法
开学典礼的第一课,彬哥就讲了彬哥五法,确实非常实用,简单又不简单。简单是因为这些方法其实大家在初中高中就已经知道,不简单是因为彬哥总结出来让大家很好地践行。
五法经过这一年的学习可以说已经烂熟于心:心态法+框架法+三遍法+改错本法+真题法=彬哥五法。
①心态法:上一点已经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②框架法:
之前自己在学习中也做过思维导图之类的,经常追求漂亮完美,画出来接受下大家的夸赞就此结束,至于对于自己的学习其实作用真的没有发挥出来多少。自从听了彬哥的课之后惊叹于这种框架法的神奇,居然有人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把整本注会书的框架内容十分清晰得说出来,我听完只能说三个字:太牛啦!自己以前做的导图不过皮毛,真正的框架应该如彬哥所说:框架在心中,不在纸上。
③三遍法:
说实话,三遍法,我执行得并不好,每次听完课之后因为时间紧张只能认真得复习一遍,并未达到三遍的效果,可能如果真的做到三遍,也许我的分数就不是低分飘过了。听课后正确的做法是刷三遍讲义:第一遍看懂搞懂,第二遍独立做一遍,第三遍发现并更正问题。这样才能对讲义或者教材烂熟于心。而我在第二阶段的时候仍然未达到烂熟于心,教材上很多内容和知识点仍然不是特别熟悉。这是我的教训!
④改错本法:
自己做了两大本改错本,全部手抄,当然题目长的我只抄写关键词。后期做真题时发现错过的题目全部都是自己改错本记过的,甚至有些还错了三遍,当时直接标注:“自己简直就是Pig!”同样的题目竟然不知不觉中错了三遍。所以错误的思维惯性是很难纠正过来的,这就是改错本存在的意义所在,它可以不断给予你警醒,特别是考前多过几遍改错本基本可以躲开很多不必要的坑。
⑤真题法:
Last but not the least! 真题法是特别重要的方法!之前备考都是抱着各种模拟题做,虽然做的时候感觉比较怪,但是总认为多做题没有坏处。而彬哥教大家的就是把所有模拟题扔掉,只做真题!真题做几十遍都不为过。我谨记这些,所有真题在电脑上做了很多遍,有些经典题目可能加上课堂学习,课下自己练习以及最后做真题的次数一共不下5遍。敏敏班主任也告诉我她真题做了五遍,告诉我一定要多做真题。尤其是财管每年都基本没有变化,而我的财管之前考了N年(N>3)都没有过,财管的做题套路在我做了两遍真题的时候突然显现出来。
04各科学习方法▲▲▲
会计
这科自己曾经通过自己的复习过了两次,本身没有太多很好的经验,就是做题和理解,这里自己就不多说了。因为听说彬哥的会计课深入浅出,长投和合并报表讲得非常棒!所以决定考综合前先把会计课能听的听一遍,对备考综合应该会很有帮助。重要的是,清空自己以前所学,真正理解会计的本质。
审计
考了这么多年注会,一直没有看过审计这科,今年是头一年看审计书,真的比较枯燥。教材看了一遍完全没有记住到底讲了什么。幸好彬哥在讲审计的时候已经将审计全书的框架印在脑海里,慢慢不断细化框架,结合真题回归原文,一定咬文嚼字,最终顺利完成考试。
审计再次强调真题的重要性,最后我把审计真题大题都总结了一遍并且熟悉了各种题型的答题套路,最后真正考试时发现每道大题好像都做过,自然就知道应该写什么考点。
另外,大题一定要自己多写几遍,光看答案没有用,到考场上仍旧不知道怎么写,所以一定要把大题的套路和考点都写下来才能在考试时至少有一些把握。
财管
如前所述,财管一直被我列为比会计还难的科目,我一直认为我的计算能力不强,所以财管一直考不过,但是彬哥说,“越文科越理科,越理科越文科”。
财管在熟悉框架的基础上,其实考的都是文科一样固定的基本题型,把21天过关的教材题目和真题全部做熟练,清晰地知道碰到什么题型用什么公式什么套路做题,财管过关其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困难。唯独财管计算量比较大,一定要形成条件反射才能在真正考试时做完。而做不完也是一种常态,只要会做的做对了也是可以过关的。
税法
税法是税率比较杂而且计算要求比较高的科目,很多细小的知识点不容易牢记。虽然我的税法曾经通过过一次,但是修改了新税法感觉还是有很多忘记和不熟练。所以对于税法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大税种必须要多做真题,总结错题,税法的错题题数我总结的是最多的,最后将近210道错题,这还不包括大题。因为税法的坑很多,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去,一定要对对比多总结多练习才能防止掉进坑里。
经济法
经济法也是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的一科,但是通过彬哥梳理框架把几个大块的知识内容形成体系,总结各大块可能的考点,把大题可能考到的点都回归教材,总结记忆。
今年的经济法后三章内容考了很多,但是自己不够重视,所以好多选择题和大题答得都不是特别确定,因此我的教训就是经济法任何内容都不能忽视,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去猜题或者认为重点就是公司法、证券法等,前几章和后几章不重要,这个思想显然在今年印证了是错误的。毕竟注会是较低通过率的考试,注协不会让你把题都猜出来,都猜出来算你赢。
再次强调真题!第一二遍学习和看教材都会觉得教材内容不是很理解,但是当做过2遍以上真题后发现教材上很多被忽视的地方其实真题都考过,所以真题带动教材的复习时一种特别高效的方法。
战略
战略,因为教材比较薄,内容又是从财管中分离了一部分和增加了一部分,所以可能是所有考生中花时间最少的。历年来看虽然战略通过率比较高,但是今年的战略异常难,成为难度担当,题量比较大,可以和财管的题量比拼。
彬哥一直强调战略框架很重要,所以要做一个听话的学员。我把战略全书的框架自己都写了一遍,所有真题大题都总结了一遍。9月份开始早读和背诵大题要点以及框架,成为我后期复习的主要材料。
在战略考试中告诉大家一个技巧,因为今年的题量比较大,加之选择题也比较难,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做完,而战略出乎意料成为我这五科中分数最高的一科。我在答完战略之后感觉战略可能要凉了,因为很多选择题都极其不确定,答大题的时候都想着可以返回去再确定一下选择题,可是后面根本没有时间。所以我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就是:战略大题首先根据自己背诵的内容对应问题把所有记住的要点按1、2、3……写出来,当所有大题要点都写完之后再返回来从材料中补充说明自己写的要点,虽然大题自己写的有点多,而且后面复制粘贴时间也不是特别够,但是最终的结果表明即使选择题答得不好,如果按点给分的话大题也是可以拿到不低的分数保证能够顺利通过的。
05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借用并自我理解改进下向艳老师的一个等式:心态重塑+时间管理+五法大法+坚持=过关
相信自己,安静前行!在BT学院的温暖陪伴下,在彬哥等优秀导师的真诚指引下,在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相信明年大家都会取得与自己的付出相匹配的好结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