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鸿蒙,谁为情种——读马克·吐温《亚当夏娃日记》有感

冬日午后,捧一杯咖啡,随手从架上抽一本书:《亚当和夏娃日记》,众多书中选中这一本,只是因为封面铺满繁花,在冬日充满勃勃生机。书很小巧,随手翻一下,就被文字吸引了。花了一个多小时读完,觉得很吃惊:以讽刺幽默见长的马克·吐温居然有这样温柔的一面!
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童话般的故事:天地初开的一对男女,对广阔的世界充满懵懂、好奇,一切那么新鲜,那样有趣。那些理直气壮、理所应当的命名;那些温顺的吃草和果实的狮子老虎,那些累累果实、清冽甘泉;那种初恋男女的相互追逐、相互吸引,那令人啼笑皆非的男女思维差异……在马克·吐温看来,女性虽然是上帝造出来的第二个人,是取自第一人的肋骨,但女性更有智慧、更精巧、更包容,明显比男人成熟,世界因为有了女人而圆满。
这部作品是马克·吐温写在妻子去世之后。一个老人,在晚年,是怀着怎样温柔的感情,回望年轻的时代,回忆死去的爱人?这是一个成长故事的寓言,男孩女孩在成人之初,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伊甸园一样的家庭,平安喜乐,无忧无虑,吃喝不愁,但当男人女人相遇,天雷勾动地火,女性引导男性成熟,她更有勇气去探索天地万物;吃了禁果之后,两人遭受惩罚,被逐出伊甸园(离开原生家庭),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开创自己的生活,体会辛劳、困乏、疾病甚至死亡;为此女人付出了代价,青春容颜不再,衰老疲乏,男人却能毫不犹豫地跟随,是女人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教会男人懂得爱和付出,他们通过孩子懂得了责任,在相依为命中学会了相亲相爱,他们在衰老也在成长,虽然被逐出伊甸园,可是他们从未后悔。
因为有夏娃的地方,就有伊甸园;有爱人的地方,就有家。
他们是天地初开第一家,也是后世无数代无数家的缩影和模型。
附:
马克·吐温(Mark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