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留学的一点碎碎念
教室里是细细密密的讨论声音,一组一组的法国工程师学校的精英们围在一起解决一个投资问题,紧张的在excel里计算着关于投资回报率这样的问题,这是本学期的会计考试。
这节课我基本都去了。在课堂上慢吞吞的寻找着表格里的计算公式,老师会放慢语速,对我一对一辅导,遗憾的是,我还是没有学会什么东西。所以组员在小组合作做题的时候,我在excel里写作文。组里很善良的一个法国人对我说,抱歉,考试的时间紧张,我不能向你解释问题了。我想,什么事都不做的我才是应该说抱歉的人。
这种场景我很熟悉。语言障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被动消极。在一个六个人的法国小组里,我几乎什么也不做,也不清楚他们在做什么。组员各司其职时,我就自己打发时间。有时候会有一些诗句从我脑子里冒出来,我会搜搜海子一些诗人。有时候一些图像从我脑海中出现,我会搜搜Lolita一些电影。有时候,我们一组人和企业会谈,我尽量减少存在感的时候,我会想想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这个思想在当下特别实用,我在这个工程师学校的小组作业里,是完全无用的。这个学校里还有一些概率论,器械自动化等习题课,做习题,做完老师讲解订正。不太听得懂,我会向周围一些法国同学求助,他们也放慢语速,一步一步向我演示计算过程。
有时我会想,我为什么在这里。艰难的学一些听不懂,也没有什么就业前景的课程。大部分时候,我还是安安静静本本分分当一个透明人。有学姐戏称,我们在聋哑学校上学。热闹是人家的,作为班里唯一的中国人,我内向,害羞,偶尔磕磕巴巴的用法语问同学一些关于补考,如何在校园网上找文件的问题。我对他们很好奇。但是大部分时候,沉默像一堵透明的墙横在我和法国人中间。
有时候我会想,留学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了吗?在法国,我开始用香水,学习烤牛排,打扫房间,独立生活,忍受孤独。但是这些都不是留学生的专利。所有成年人都在学习这些吧。不一样的是,由于语言不通,我在做一个局外人,隔着玻璃看这个清晰又模糊的世界。我是个旁观者,一个记述的人。在熙熙攘攘的法国火车站。我凝视着路人。远处传来钢琴声音。欧美的火车站,莫奈画里的火车站,首先进入工业化的火车站。蒸汽机已远,朦胧的透明穹顶不见。眼前的世界真实,平常。是的,我在这里生活,此时此刻此地。和概念里的浪漫国度无关,和印象主义无关,和龚古尔文学奖无关,和电影新浪潮无关。生活是具体而真实的。春假,万圣节假期,超市里的可颂和巧克力面包,补考,中国人抱团取暖。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处。留学生朋友圈里少不了做饭,旅游,这些东西也有,但是没有滤镜加持的眼前,还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