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
單元 1.導論 (講座開幕致詞、課程概述)
本課程探討中國知識分子、文人、藝術家面對歷史風暴所作的種種選擇。尤其著重革命、啟蒙傳統之外,「抒情」成為想像與實踐現代性的可能與不可能。
Lyrical ; lyricism——抒情?
抒:发散延展 relieve , unravel
柕:编织形构 weave, form
情:emotion, feeling(感情)、
Circumstance (情况)
Fact , truth(实情)
三个大面:革命、启蒙与抒情
抒情这个词的来源 屈原《九章·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 发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 指苍天以为正。
本事诗 作者:孟棨 唐 《觸事興詠,尤所鐘情,不有發揮,孰明厥義》
汤显祖 《志也者,情也》
诗界革命 梁启超
http://www.cl.ntu.edu.tw/files/archive/1669_cd684845.pdf
鲁迅《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
王国维《英国大诗人白衣龙小传》称英国浪漫詩人拜倫(Byron) 為「純粹的抒情詩人,即所謂『主觀的詩人』是也…… 每有所憤,輒將其所鬱之於心者洩之於詩」
抒情与左翼
瞿秋白《多余的话》萧红《黄金时代》胡风 《没有抒情,就没有通过诗人个人情绪底能动作用和自我斗争》主管的战斗精神 冯志《十四行诗》何其芳 著名京派代表作家 穆旦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抒情与背叛 叛国
胡蘭成 使人質疑言由心生 拷問抒情的情的底線 江文也 汪精衛 葉嘉瑩誘篇關於汪精衛與詩的演講
抒情與離散
家國動蕩大背景下的離散 陳世驤
左翼抒情2 抒情與死亡
海子 戈麥 顧城 施明正
抒情與電影
費穆 侯孝賢 賈樟柯
抒情與美
李澤厚的情本體論 高友功的抒情美典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