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抱怨时的正确方式
考试成绩不理想,工作环境不满意,家庭生活压得转不过气,这都是现代人很容易就会面临到的一些生活方式及压力。通常这个时候很多人也会选择抱怨,抱怨当初的怎么不努力,抱怨他人为什么条件比自己优越。正因为每个人不同的处世态度,决定了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说总爱抱怨的人成不了大事 ,怎样去选择正确的抱怨方式?

人在抱怨时,其实是给情绪一个合理的出口。当你向家人倾诉自己在工作中受到了多少委屈时,并不是寻求解决方案,而是在这个宣泄的过程中,你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心理学上称之为有效释放,对心理和身体来说,都是好处。你倾诉了自己的烦恼,而身边的人也借此了解了你的状况。
当然,前提是,你懂得正确抱怨。
一次有位男同学请我们去吃他儿子的百日饭。结果他的娇妻因身体不适临时不过来了。把我们领到饭店,这位男士把菜点好后先打包了一份干炒牛河,给老婆送过去后才回来入座。
事后我们才知道,他老婆是个抱怨狂:他加班了就抱怨他加班;他不加班了就抱怨他工作不努力。
最要命的是,他老婆经常在众人面前抱怨他的不是,那次的小儿百日宴便是个例证,满满几桌人,说不来就不来,让老公下不来台。http://www.baijiazhan.com/
这样的抱怨简直就是折磨,自己的情绪是发泄出来了,身边的人便要遭殃了。不久前,听说他们夫妻已经分居了。
并不是所有的抱怨都能换来拥抱和理解,抱怨也分对象、分场合、分时机,更分尺度,一个好的抱怨应该是“有效抱怨”,而不是无理的发泄:
·不做攻击,说明自己的需求
带着钩子的抱怨,永远都不会被对方接受,人的心理都是相通的:没有人会赤裸裸被对方指责,与其攻击对方的言行,不如告诉他你内心的真实感受。
充满指责的抱怨,才是真正的关系杀手。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袒露自己的脆弱和伤痛,并且为自己的脆弱伤害负起责任,才是正确抱怨姿态。
·聚焦具体行为
如果你想在抱怨之后得到更多的收获,那么抱怨要具体就是必备法则了,比如吃饭从来不洗碗,比如脏袜子都是到处乱放,比如起床后从来不整理被子……
而不是一上来就是上纲上线,那样的抱怨永远不会有什么实质进展,唯一的可能就是,尽可能地离你远点。
·注意场合,绝不在公开场合抱怨
时机很重要,找个好时间才能让的抱怨事半功倍,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来都是见机行事、见缝插针。
好的时机没有法则,但你可以避免坏的时机,比如绝不在人多的时候抱怨,让对方下不来台是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注意抱怨的次数
祥林嫂的例子大家都熟悉,抱怨绝不是万能的灵药,更像是行走的春药,用多了,损耗了自我,效果也没那么灵了。
如果你不想提前进入怨妇或是怨夫的阶段,那么一天抱怨的次数不能超过一次,一周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多了,后果绝对是你不能承受的。
美国作家乔希比林斯说:“我讨厌发牢骚,我总是渴望和平,但是吱吱叫的轮子,总能得到油。”抱怨是门真正的艺术,要智慧,也有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