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年来实力被低估的国内高校
以往的高频更新一直没办法保证推送的质量,
今年我们打算尽量一周一更,做一些有趣的话题,
大家如果有想了解的可以留言回复我们,让我们知道各位都想看些什么。
至于那些已经更新过的信息我们就尽量不重复了,看我们的历史消息就可以找到。
也可以在公众号页面根据相关的专业去了解。
同时今年开始一心君频道有了全面的改版。
微博频道将定期更新案例赏析,未来一心君所呈现的内容将更加多元化。
一心君全新LOGO正式启用,LOGO由中文“一心”两字抽象化交叉组成。
这一期是最近逛知乎的时候突然发现的一个话题。
背景是这样的:
知乎有一个群体长期占据着整个社区的话语制高点,
他们大概都是这样的背景:
国内C9高校本科毕业,甚至TOP2,
拥有美国CS相关的博士学位,
GOOGLE AMAZON 巨硬等顶尖公司OFFER,
一般是美国湾区15w刀起步的年薪。
要么就是顶尖实验室SCIENTIST,年薪应该没有低于8w刀的吧。
然后答主开头一般会说:
刚下飞机,简单回复一下......差不多就是以下这样......

反正每次遇到这种回答,都能让人笑好久。
不过细细想来,CS、EE以及金融类专业确实是国内与国际接轨最充分的专业之一。
这类专业内国内和国际使用共通的语言(不是指英语),互相间的共识最为充分。
人均所创造的价值是传统工科无法比拟的。
下面这个话题曾经是知乎热答,里面有些回答还是很优秀的,一针见血。
穷爸爸和富爸爸这本书也帮我解答了很大一部分疑惑,
也非常推荐大家看看。

至于咱们建筑类专业,典型的知乎劝退专业.....
记得有一次一起吃饭的是一群国内的PhD,
我问了一句觉得自己的专业坑么?
大多的回答是又恨又爱,恨什么的呢?
100%恨钱少。
简单来说就是学校真的很重要,选对专业也很重要。
特别国内的就业氛围,对名校有一种蜜汁追捧。
靠硕士翻身,就业还是可以的。
比如建筑类专业去地产公司,
国内985硕士和国外的全球TOP100硕士差距并没有排名那么明显。
不过国外的经历也确实是比较宝贵的,至少英语应该能够进步一些吧。
不扯了说正题。
下面所挑的学校是基于小编自己的认识,但是本人认知水平以及了解程度有限,难免会有些错误,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同时特别备注是近年来被低估的,不考虑时间因素是无法合理评价的,大学的发展也是动态的。同时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NO.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2018年哈工大计划招生7360人(2017年7075人),全部招收本科生。
其中:
哈工大校本部在全国31个省份计划招生3900人,与2017年持平。
哈工大(威海)在30个省份计划招生2700人,比2017年增加25人。
哈工大(深圳)第一年开始独立代码招生,计划760人,面向18个省份招生,新增江苏和海南2省份招生。
学校办学格局为“一校三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921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8213,考生填报志愿时分别填报,分别录取。所有毕业生均颁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深圳校区毕业证书注明培养校区。
——摘自2018哈工大本科招生简章
本部和深圳自不用说了,深圳的加持甚至让哈工大的地理优势更加明显,当然人数也是最少的。
今天要说的是威海校区,以官方招生简章来看:
该校区毕业的学生与本部发同样的文凭!
让我们来看看威海校区2018年的本科招生录取情况:

不难看出全国各省份几乎全线上涨!
其实际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并回到正常范围。
本科四年是很快的,弹指一挥间。
前些年江浙等发达地区的人不愿意出省,
经常是报个双非也不去211,
但是其实不去211能理解,
不去985就有点太浪费了。
985高校四年的经历中,
你认识的一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
而江浙一带普通高校的半数以上来自本省,
大多也是本地或者附近就业。
同时学校资源的差距是难以短期弥补的。

由于知乎文字具有版权,这里不再贴出其他回答,具体可以点链接去看原文。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有在威海招生。
下面的列表是在威海招生部分名单,听说威海的一些硕士是两年的,还挺短的。具体信息未考证。

NO.2 浙江大学提前批

什么是浙大提前批?
1.提前批次招生专业大类包含: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工科试验班(海洋)、海洋科学、人文科学试验班(日语、俄语)专业。其中,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包含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9个专业,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包含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工科试验班(海洋)包含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2个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日语、俄语)包含日语、俄语2个专业。
2.上述提前批次招生专业大类录取的学生,入学一年内确认主修专业,确认范围仅限于提前批次的专业。学生可以辅修其他类专业或修读双学位。
3.根据浙江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主修专业确认到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6个专业的浙江籍学生将免交学费。

提前批不能转到其他正常的录取专业,这是最大的缺点,但是毕业证还是一样,只是专业不同罢了。
提前批也并不是没有好的专业,上面加粗的都是还可以的专业。
浙江大学在浙江省内2018年提前批分数录取情况(分数/名次)
人文试验班(小语种):656/4911
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652/6165
海洋科学:648/7589
农学与工科海洋:645/8814
简单来说:985的分数上了C9的弱势专业。
因为浙大挺有钱的,所以学校还有个政策:
学校为每一位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提供一次海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学习机会,并在经费资助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海外交流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包括联合培养、交换生(含课程学习)、暑期学校、科研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实习、创新创业、竞赛、国际会议、主题交流、文体交流、访问考察等项目,全力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全球格局。
NO.3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地处内陆,近年来的发展似乎落后于东部地区高校。与其C9的名声有一定落差。
但是但是,毕竟人家是C9,交通系高校,按道理与之齐名的是上海交通。
该抄底还是可以抄底的。
小编发现这些传统工科型高校,有较大的一批人都是通过拿国外的全奖PhD出去的,所以他们的竞争力都非常强。这也与该类高校老师普遍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有关,同时本科生一般有很大的机会接触科研工作。
加上这类高校强大的校友资源,不管是工作还是升学都具有优秀的口碑。
虽然前几年退步了,但是可以去看西安交通大学以及西安未来的规划。西安是国家的中心城市,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国际化大都市。西咸新区5000亩地新校区的建设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突破,也是一种新的高校组织模式的探索。像是美国的城镇联合体,比如南弗吉尼亚的汉普顿锚地(Hampton Roads)、北弗吉尼亚的DC城市圈、加州的湾区等等。
新校区所在的西部科技创新港旨在探索中国21世纪大学的一种新形态,集人才培养、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核心技术攻关等平台为一体的理念超前、模式创新的开放式学镇。
类似的杭州城西的未来科技城,虽然有一定差异,但是发展的理念是类似的。借助高等学府和区位优势,打造全国一流的经济小片区,着重吸引海内外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价值,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活力。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西安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NO.4电子科技大学(沙河)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国内ACM七大门派之一。
THU,PKU,SJTU,FDU,ZJU,SYSU,UESTC

至于为什么推荐它,一是专业好,二是985,最关键是分数还低......
over......
不过也简单说说为什么了解这个学校。
前几年有个新闻:

多家网络平台都发布过,算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院士吧。
判断一个学校好不好,有个简单的指标就是自家培养的院士数量,注意不是指外来引进的现成院士。
这还是很能反应一所高校的整体科研实力。
NO.5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Shenzhen University),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以师资条件为例,老师基本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985和211名校,2017年5月26日,深大更是特聘诺贝尔奖获得者Barry Marshall为深大教授。如此师资,堪称一流!
深大的招聘条件真的挺高的!
留学归国的博士找工作也很青睐深大,没有985的门槛,却有较高的知名度。
超越大多数985的硬件和区位条件。
深圳大学作为双非学校,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硬件设施;不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就业机会,都不输于大部分的985和211学校。
这所学校没啥好说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天时地利人和!
造就了今天的深圳大学。
甚至最近听到一个同学放弃考深圳大学研究生,
因为报考人数太多了......
后来选择考厦门大学研究生......
对了深圳大学建筑学实力还是挺强的。
说说分校模式
最近有个趋势,各大名校在全国各地纷纷开设地区性的分校,如哈工大威海、深圳校区,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浙大宁波校区等等。不过有些是本科研究生全系列培养的,也有些只是研究院性质,这个要做区分。
不难看出,这样的分校模式应该借鉴了美国的加州大学体系,但是又有所区别。我们的分校仍然沿用本部的学历和部分师资,并非完全独立建校。加州大学体系已经完善为各分校独立办学的体制。未来也许会演变为相应的模式。如同早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校之初,用三本的分数和学费可以拿C9本部的学历,一度吸引了大量的学生报考。由于分数差距过大,也仅维持了几年,后续开始独立办学。
分校模式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就是能快速的建设一所与本部实力相当的高校,虽然暂时层次会略低与本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价值终究会回到正轨。假设不用分校模式,用南科大的模式,所需要的时间则被数倍拉长。
为什么各地这热衷于引进高校呢?
因为高校对于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从学习、就业、买房、教育一条龙的产业,为地方GDP注入了巨大的活力,特别是顶尖高校,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例如浙大之于杭州。
不过国内来看,一流高校仍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主要城市。但是毕业生仍热衷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

数据来自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当然虽然觉得深圳大学不错,
但是能去985肯定不选211,
能去211肯定不选双非,
这个选择一般是不用犹豫的,
哪怕是兰州大学等地理位置欠佳的高校,
同样的中科大,虽然地理位置不好,
但是这学校出来的,口碑还是一流的。
苦4年,甜一辈子。
以下评论可以作为参考!
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