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到底牛逼在哪里?
本文首发公众号何日君回来,转载约稿请联系:hehua499。

葛优的《儿子来了》毫无疑问是2019年春晚最好的小品类节目!

当然这有剧本的功夫,在这个平台上,肯定是带着镣铐跳舞,有个框子把你给框住了,你不能放开手脚去表现。
这点我觉得《儿子来了》还是做了点努力的,不是属于完全听话的类型。
比如开心麻花那个小品就不行,沈腾马丽我都很喜欢,但是那个表现方法,很机械,很说教,虽然夸张,但是人物还是很单一。
但是《儿子来了》里的人就像人了,比如葛优演的那个骗子,他很立体,有层次感,把人与人微妙的情绪变化抓出来了,最后他依然也是个骗子,他没变好,而更有韵味的,被骗的潘长江蔡明两口子也并没有幡然醒悟,潘长江还嚷着说,那防盗手镯有没有男款啊。
表演结束了,内里的矛盾还在走,留下了发展空间。
但是更关键的是葛优的表演,他的演出拉高了整个小品的档次,让它有了质感。
这不是葛优,这就是那个骗子。
很多人演喜剧,是演员使劲的挠你,使劲儿给你抖包袱,准备好了没有?我要让你笑了!
人缘不好的表演者呢,惹人憎恨,人缘好的,观众也就卖个面子,使劲儿勉强笑一笑,大家都尴尬。
但是葛优不是,他让你发笑,是不自觉的,笑完后,你仔细想,你觉得他的语调和节奏用的太好了,还经得起回味。
比如这个小品里,葛优演的骗子被揭穿了,他装作不经意的走到窗边看了眼,说,“太高了,这也跳不下去啊。”,这句话就是一个没有包袱的包袱,抖出来完全就是凭借着精湛的演技,没有夸张、强调,只有生活的真实感,形象妥帖的内心流露,非常自然。


喜剧表演其实需要极高的先天天赋和后天努力,早早的把一票人关在门外不让进了。
三年出一个状元,可能十年才有一个好的喜剧演员。
而葛优大概是中国内地最高水准的喜剧大咖,哪怕沈腾等天生有喜感的人跟他的距离都还有很远很远。
葛优最初被分配到乡下去养猪,没有任何抱怨,一干就是三年。之后考影视学校,考了好多次都没有考上。1979年再一次去考文工团,表演的是《喂猪》,这次没有让他失望,进了。
可依然没有名气,在团里跑了10年的龙套。他母亲劝他改行,但是他坚持了下来。
因为《顽主》和《编辑部的故事》,葛优开始有名了,成为了大众熟知和喜爱的喜剧明星。
葛优需要感谢那个时代,还有一些些艺术追求的朴素时代,十年的龙套生涯,平心静气,观察生活,揣摩演技,这对现在的人来说,不容易。
葛优更应该感谢自己,感谢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喜剧天赋。
因为,这根本是个天生为喜剧而生的人啊。
葛优高瘦的竹竿似的个子,光头,本来已经很有标志性了,但最关键的还是他有一张变幻莫测的复调气质。
许鞍华拍《半生缘》的时候找葛优演祝鸿才,真是令人叫绝。

原书里写祝鸿才的样子很奇怪,既像老鼠又像猫,极有猥琐,又有胆怯,还有奸诈,试问除了葛优,谁还符合这个描写?
一般喜剧演员的脸,只有一种主调气质。
比如徐铮基本就是油腻中年男人的潦倒却心酸的喜感;

比如沈腾的表演风格始终带着舞台剧演员的夸张感。

也就是说,他们更适合出现在同一种类型片中,甚至周星驰都是,当然周的伟大是把无厘头这个类型片发扬光大了。

而葛优不是,他几乎在任何导演手上都能被用好,像一个面团,谁都能捏出想要的形状。
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姜文的《让子弹飞》,四个完全风格不同的导演,四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完全不同的时空穿越,葛优都来去自如,放在哪个地方都很合适。
这就是因为他整个表演气质的“复调”,变化莫测。


葛优有张奇怪的脸,就是从某个角度来看,是丑的,坏的,但是看着习惯了,似乎不那么丑了,坏的,还亲切。
但是当你想要完全确认他是个好人,你也不放心。
这张脸在“好坏美丑”的灰色空间内游走,时而这样时而那样。
这张脸上的复调还体现在情绪上,比如《霸王别姬》里的袁四爷,你甚至摸不到他的主调情绪,比如他对程蝶衣说“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仿佛是痴迷,好像在文物鉴赏一样,但是痴迷中又似乎带着猥亵成分,不是纯粹的鉴赏,还带着肉欲。

所以,《霸王别姬》众星云集,其实如果说演技最佳,我认为是葛优,因为无论程蝶衣还是段小楼还是菊仙,都带着人物的同质主调,而袁四爷,根本是多义性的。
这种“复调”还体现在表达上,葛优每次说话的时候都给人一种真诚,哪怕你明知道这是假的,也觉得是真的。
比如他在这个《儿子来了》的小品中,他喊蔡明“妈妈”很假,无论是语调还是行为,但是你看着的感觉就是:“哇塞,真像,绝了。”
但是当你觉得是“真”的时候,他也许在跟你开玩笑,一种贫嘴。
所以,葛优演恋爱戏一点问题都没有,《甲方乙方》里,他真真假假的,哄得刘蓓可喜欢他了。
这种复调更体现在表演方式上,“收”与“放”的表现。
很多人对于表演的理解是扩张,努力的让自己的表演占据整个空间,充满舞台,充满得厉害。
葛优正好相反,他的表演是内敛的,往内收,收得比任何人都厉害。
其他人的表演到他这里轻松的掠过去了,一点痕迹都没有,就像是大浪一下子盖住了石头。可是不经意间,他会露出来,恰到时候的露出来,锋利至极,昙花一现,很快又不见踪影了。
而就是在这么一霎那,集中了他所有的功力,让人彻底难忘。
电影《甲方乙方》里,葛优和何冰有一场对手戏,葛优抓着“女人”发问,每次到了“女人”的词汇时,眼睛就会睁大,眉毛会飞起来,但是这个词汇说完,就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似乎完全没有发生过之前的事情一样。

他演《寇老西儿》里的寇准最后做到宰相,可以说是顶级的官了,但他走路是怎么走的呢?扭扭捏捏。

尴尬的时候还会吸鼻子,面对皇妃,他只能点头称是,看着十分的顺从,但是一到关键时刻,他会露出精明的笑容,眼里也有了神采,判若两人。


葛优把自己与观众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不需要观众对人物有任何的怜惜。
这个“复杂”的活人就在你的面前,把所有的精彩流露出来给你看。
而这本身就是对“喜剧”理解的一种高超。
好的喜剧演员,多半不会觉得自己很好笑,因为喜剧来源于生活,他只是自然的“表现”生活而已。
现在的电影数量越来越多,搞笑片也风起云涌,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可谈论价值。
现在很多的喜剧演员还基本处于以下两种状态:
要么对“喜剧”的理解不够,专业水平不行,直白了说,根本就是喜剧天赋不行,比如邓超这种自己认为自己很搞笑的,令人尴尬非常。
要么是有些天赋,但是对“日常生活”的理解还不够真诚,纯粹为了搞笑,为了市场而搞笑,像沈腾这种,如果还想进一步发展的话,还是得考虑下这点,更加真诚一点,人物更加生活一点,现在他的作品还是太迎合市场了。
有一句话:“幸福的人是相同的,不幸的人是各有不同”。这句话套用一下:“烂的演员是相同的,好的演员是各有各的精彩”。
曾经的中国影坛有非常多的好演员,他们撑起了整个行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演员逐渐消失了,我们的看影视的习惯也从看剧情人物逐渐变成了看脸。
连葛优这样的大咔都坦言好久没有在银幕上露面了,借着这次春晚的舞台跟大家见个面。
这是值得整个行业深思的问题。

欢迎关注何日君回来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