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丁分類學名看漢字承載科學分類語言的優勢
浏览动植物分类学领域的书籍时,总是被长长的拉丁学名镇住。如果仅仅看一串拉丁学名,你怎么也猜不到是什么东西?植物?动物?还是昆虫?比如:Nipponia nippon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一般读者都会猜大概是日本出产的什么东西吧?遗憾的是,就连这点拉丁单词透露出来的唯一信息也不对,“日本的日本”居然指称的是中国特产的珍稀鸟类“朱鹮”!如此无厘头的拉丁学名真的让人不敢恭维。
众所周知,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瑞典植物学家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其创建的传统分类体系,将地球上全部生物按七个分类阶元进行划分,任何一个已知的生物均可毫无例外地归属于这七个阶元之中。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is
目 Ordo
科 Familia
属 Genus
种 Species
当年林奈先生(C.Linnaeus)把绿头鸭的雌雄归于两个不同的物种,闹出大乌龙。两百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分类体系受到了挑战,不仅在七个基本阶元中插入了若干新阶元,而且,门类划分也被打破重组。比如,原来植物界被划分为七个门类,现在则分为十门,其中,菌、藻、地衣被踢出了植物界,而剩下来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四门,再各自分化构成新世纪分类的十门。
先从门级阶元考察植物分类的概貌,以下植物界十大门类,汉字序号为传统分类,阿拉伯数字序号为新世纪分类:
一、被子类 Angiospermae
01. 木兰植物门 Magnoliophyta(具有维管系统和种子生产)
二、裸子类 Gymnospermae
02. 松柏植物门 Pinophyta(具有维管系统和球果,但无花的裸子植物)
03. 苏铁植物门 Cycadophyta(大型羽状复葉的不开花维管植物)
04. 银杏植物门 Ginkgophyta(裸子植物的一个现存的树种)
05. 买麻藤植物门 Gnetophyta(兼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一些特点的木本植物)
三、蕨类 Pteridophyta
06.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植物没有花和种子,用孢子繁殖)
07. 石松植物门 Lycopodiophyta(维管蕨类,没有种子或花卉,有单小葉葉脉)
四、苔藓类 Bryophyta
08. 苔类植物门 Marchantiophyta(具有单细胞假根的非维管植物)
09. 藓类植物门 Bryophyta(硬茎且用孢子繁殖的非维管植物)
10. 角苔植物门 Anthocerotophyta(每一葉状体细胞含一个葉绿体的非维管植物)
再考察动物界十大门类:
01.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都是单细胞动物,少数聚合形成群体,生于水中或寄生)
02. 海绵动物门 Porifera(是生活在水中的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又称多孔类)
03. 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约1万种,几种在淡水中,多数生活在海洋中)
04.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约5万种,大多体外覆有1个或多个形状不同的壳)
05.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包括海星、海胆、海参以及海百合等5纲约6千种)
06.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两侧对称,身体分化出中胚层,大都雌雄同体)
07. 线形动物门 Nematomorpha(呈长线状,三胚层有原体腔,大都为雌雄异体)
08.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呈圆筒形,分若干环节,有真体腔,体表具刚毛或疣足)
09.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轴对称,异型体节-如头胸腹,分节附肢,约92万种)
10.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具有脊索或脊椎、背神经管和腮裂、有后口、约有4万种)
上述门级阶元的分类学名词就显示出了汉字的优越性,进入物种分类阶元,拉丁文的笨拙累赘捉襟见肘更加突出,汉字承载科学分类语言的优势更加明显。试举几例如下以证所言不虚: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fera)
宝华玉蘭(Magnilia zenii)
梅花鹿(Cervus nippon)
霍加狓(Okapia johnstoni)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
朱鹮(Nipponia nippon)
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
彩虹鳟(Salmo playtcephalus)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红蜻蜓(Sympetrum eroticum)
从上述例子可以明显看出,汉字学名仅憑其偏旁,即可得知是树木、花草、走兽、飞禽、游鱼或者昆虫等等,有的学名还可以得知葉子形状、体貌色彩等特征,而拉丁学名则往往不知所云。可见汉字用于科学分类学名的优势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