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修身守则No.3:勿惊勿乍
“勿以奇物,惊吓友人”(Show Nothing to your Freind that may affright him)。这是华盛顿年轻时抄录的《修身守则》第三条。前面讲过,这些修身守则出自十六世纪法国教会学校的修身教材,与十七世纪洛克的《教育漫话》和十八世纪卢梭的《爱弥儿》一样,旨在培养知书达礼、文质彬彬的青年绅士。
人之初,性本野。文明好礼的少年、青年、成年人,是教化出来的。在教化过程中,一个大问题,就是问题少年。何谓问题少年?《放牛班的春天》、《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的半大小子,就是典型的问题少年。男生一过十岁,尤其是13-19岁(teenager)这个阶段,必然要对儿时充满公平正义的童话世界发动一场彻底的革命:他们会见证越来越多的不公正、不道德、不仗义的现象,而且必须相信,这种缺乏公平正义的现实,才是世界的常态。各种质疑、各种不服、各种反抗,皆由此而生。
华盛顿所处的时代,是美国历史上野蛮扩张的殖民地时代。他的前几代和他这一代,都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必须握紧手中的刀枪,随时准备与野兽、歹人、外敌战斗。美利坚民族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华盛顿生于弗吉尼亚,而弗吉尼亚人在其殖民地初创的一百多年里,就同邻近的印第安人打了五场大仗,同法国殖民者打了一场大仗,小规模冲突则不计其数。生而为男子,注定要战斗。华盛顿的哥哥就是在这些战争中成名并染病去世的,而这位兄长,就是华盛顿的人生楷模。
分清敌友,是这个战斗民族的必修课。华盛顿在修炼过程中,养成了两个令人称赞的性格特质:不畏强敌,并广交朋友。他曾与印第安人、法国人、英国人战斗过,而且结交了一大批愿意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勇士。华盛顿相貌端庄,身材魁梧,不苟言笑,略显清高。在战场之外,他似乎从未对人动粗,更没听说他何时开玩笑吓唬朋友。看来,《修身守则》第三条“勿以奇物,惊吓友人”,华盛顿是练到家了。
“奇物”可能是毛毛虫、壁虎、蝎子,也可能是自己伤残的身体。在战斗频繁的殖民时代,美国几乎家家都有男子战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独眼龙,缺胳膊少腿的人,在弗吉尼亚并不少见。华盛顿是幸运的,他一生多次历险,衣服和坐骑皆曾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但身体却奇迹般地毫发无损。即便如此,在正式的社交场合,华盛顿也会精心打扮,从头到脚,就像他戴的假发一样,一丝不苟。这种修为,上世纪美国人在拉什莫山雕刻四大“国父”像时,应有深刻的体会。四人中,华盛顿像无疑打磨时间最长,也最为精致。像如其人,切磋琢磨,可成大器。果能如此,即便不疾言厉色,也可自重自威,受人敬仰。华盛顿的一生,就是极好的写照。

© 本文版权归 Dr.Faust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