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首先我要说我的心很痛,我刚刚修改了了一下文本发现自己好像删错了一些,在询问是否保存草稿时我点击了否💩💩💩然后就把我从一月底酝酿到二月初的读后感变没了都是智慧的结晶啊👿
我的感受是我仿佛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人世间所有的悲惨苦难,饥寒病贫,生离死别。人居然会被命运(作者)玩弄于斯,当真应了那句话-----作家有千万万折磨人的手段,死是最容易的一种。
徐福贵的一生和近现代到新中国成立后四五十年历史扭在一起,一同颠簸、剧变、贫苦、曲折,有些荒缪像喜剧又像悲剧。其实他见识过的历史我爷爷奶奶也一同经历过,也不止一次同我描述过他们小时候年轻时的苦日子,时光给那些苦难润上温和的暖色,爷爷酒后微醺传诵的好像是别人的故事。但这本书不同,血淋淋的。我现在已经忘记作者如何绘声绘色地写了些什么,好像没有很刻意地过度渲染悲苦,但我就觉得很苦很惨还能记得当时阅读时的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悔、痛、饿、疼。。。原来那段历史是那样不堪入目,万幸都过去了🙏
全书最可怜的是有庆和凤霞吧,至纯至善但并未应了好人有好报。有庆是个好孩子😭看到他死去那一段我真想冲进去把害他的人都💥了,所以我不喜欢富贵,失去孩子的痛苦和疯狂居然在看到老友那一刻那么轻松就化解了。凤霞可能是中国传统慈母的缩影,贤良淑德、勤劳慈善,她比富贵更有主见有是非观,她拒绝了县长的钱甚至不让他踏入家门一步但在得知他惨死后又说原谅他说有庆的死和他无关。。。她将整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把一家人融在一起,一个几乎完美的女人又得到怎样的人生啊。。。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人哪怕在不同时候对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感触吧。之前我不喜富贵,现在我发现其实我应该是没有读懂作者的。我觉得很矛盾的是虽然作者要给读者传达的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力量感,可我还是觉得富贵活着没有意思,为什么那么辛苦还没有一点起色?为什么被生活背叛至此?来自命运的大铁锤一个连着一个不让人有一丝喘气的机会,刚好一点又给你一锤,没有最坏只有更坏。。。。作者真的好狠的心啊,这么折磨别人是为何?突出主题还是满足自己虐待别人的快感😭😂(原谅我的口无遮拦)
富贵在苦根死后与整个家的最后牵连都断了,孤零零的一人留在世上,干啥呢?没福享,一个人慢慢回忆慢慢钝痛。为什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