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灿烂,融汇古今的篇章——略谈巴赫的《尊主颂》BWV 243

巴赫的《尊主颂》(Magnificat)BWV 243,该作是他的圣乐创作中很独特的篇章。《尊主颂》本身是一种固定的圣乐体裁,维瓦尔第、泰勒曼、泽林卡等人都留下相关的作品。其中,巴赫的BWV 243在知名度方面独占鳌头,几乎成为Magnificat的代名词。首先是巴赫的地位使然,而另一方面,作曲家在此投入的心血显而易见。整部作品的演出时间在30分钟左右,当时是相当宏篇的构思。《尊主颂》是玛利亚面对天使报喜,受到上帝的感动而做出的祷告。文本内容是固定的,因此根据文本谱曲的篇幅也相对有所局限。在创作受难曲时,如果文本内容相对固定,譬如许茨后期,基本以经文为唱词,所创作的无伴奏合唱的受难曲,那么音乐的篇幅也会相对有限。而巴赫的两部受难曲,已经有很多内容都具有弹性——描绘整个事件前后的不同场景等等,因此它们的篇幅也就大大超越了许茨的作品。
不过,文本固定而造成的限制等等,也是相对的。巴赫的《尊主颂》本身即是一列,而他的《b小调弥撒》,及后来莫扎特的《c小调弥撒》、贝多芬《庄严弥撒》都证明,在相对固定的文本的基础上,如何发展音乐也有无比广阔的空间。当然,巴洛克时期与古典时期的“发展”构思完全不同。古典风格整体的观念中,对于主题素材的发展,就处于核心的位置。而巴洛克时期,并没有这样的发展思路。但也没关系,巴赫通过不同分曲的设计,围绕文本,又展开极尽丰富的想象——从文字内容出发,却让听者惊叹,竟有如此丰富的手法来表现这些内容;且不仅是表现,更是引导人们思考这些内容的实质,获得不同的发现和认识。而这,也是圣乐创作的根本目的之一。巴赫虽然是个乐于学习的人,向欧洲各地的作曲家学习他们的风格,但更为核心的,无疑是他如此擅长驾驭宽广的风格,贯通古今,为其崇高的创作目的服务。


要说东西方艺术理念有共通之处,这体现在巴赫的圣乐创作中,也可谓明显。唐人司空图所谓“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诗品二十四则·含蓄》)者,用来形容巴赫一系列圣乐的巅峰杰作,真是再合适也无有。在《尊主颂》的开篇,乐队的辉煌导出盛大的复调合唱,壮伟感不下于《圣诞清唱剧》的开头;而后,作曲家分别为女高音、男中音独唱的分曲设计了华丽的声腔;但是很突然地,巴赫又会引入极为简洁的伴奏,以配合冥想式的合唱(第10分曲);接着,更进一步在倒数第二段(第11分曲)中,使伴奏更为简化,呈现结构复杂而意象简朴的多声部合唱的追逐。此时,作曲家显然在追怀更久远年代的圣乐宝藏,将其借鉴于此。这样的贯通古今,在日后的圣乐创作中也会重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贝多芬写《庄严弥撒》的《信经》部分时,对耶稣由圣灵感孕,使玛利亚童女怀胎的部分的表现:为了刻画奥秘的内涵,而采用古老圣乐的风格。
贝多芬在《庄严弥撒》中,对于不同因素的综合,到达上天入地之境。而巴赫在此,经过短暂的“复古”,便很直接地引入辉煌的尾声,结束全曲。他的综合,总是看起来自然、恰当,甚至往往不费力似得,然而背后所到达的融会贯通,仿佛只有莫扎特最伟大的歌剧创作可以相比。《尊主颂》不是巴赫篇幅最宏的圣乐杰作(如《马太受难曲》),也不是对于复杂风格综合性最高的(如《b小调弥撒》),但迷人的音乐,音乐背后的巧思,以及(在今日看来)恰如其分的篇幅,还是让它成为人们最热爱的巴赫圣乐杰作之一。很多古乐组合都录了唱片;在本真风格大获全胜以前,该作的录音不像两部受难曲和《b小调弥撒》那么多,但也有一定的数量。不过对我来说,特别难忘的一次聆听体验,来自Rilling指挥斯图加特巴赫学院乐团与合唱团的演绎。并非他们在Hanssler的唱片,而是数年前,该组合在上海举行的现场演出,《尊主颂》是下半场的曲目(上半场有巴赫的短弥撒)。

就是那一场音乐会,让我对于Rilling完完全全地“路转粉”。因为指挥家呈现了真正堪称巴赫专家的那种熟稔:对于不同层面的洞察,透彻的关照和把握。由此,原作那种“万取一收”的主线,被牢牢抓住,可谓淋漓尽致的精彩。术业有专攻,你现在让我选,是听Rilling的斯图加特阵容,还是听Rattle指挥BPO演出同一作品,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至于唱片方面,无论传统风格的Karajan、K. Richter,还是Gardiner、Koopman等一众古乐大师,各人灌录的《尊主颂》都行之有年。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唱片,譬如将巴赫与其子C. P. E. 巴赫所作同一题材的圣乐合为一张,或BIS推出的库瑙、泽林卡、巴赫三人的《尊主颂》合集。后一张唱片很常见,也很值得推荐。此外,Naxos的“小制作”我也十分喜欢。它似乎将某种“普通人的歌声”表现得很动人——没有明星歌唱家、指挥家,也没有本真、现代的风格旗帜。不过整体上倾向于现代风,Summerly是值得关注的合唱指挥家。
记得Rilling那场音乐会上,听众的反应非常热烈,看得出,来的人不少都是内行。面对经久不息的掌声,指挥家抛出了大块的加演——将《尊主颂》开篇的合唱重新演出一次。那美妙的音乐和演绎,至今回味不绝。



-
彗星的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10-12 20:51:02
-
Athene noctu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9-13 18:29:34
-
慕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15 03:45:22
-
夫卡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2-10 01:06:31
Kempff94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这些不难买到的好唱片(2025.5):每月推荐5款新唱片和比较新的唱片 (9人喜欢)
- 母亲节专题:在音乐中,看“不内耗的母亲”等等 (8人喜欢)
- 致敬鲍罗丁四重奏建立80周年,回顾新一代成员的“沉重抒情”之夜 (5人喜欢)
- 当夜长评:听莱昂斯卡娅,当疲惫的云雾散去,当代舒伯特960的顶峰演绎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12人喜欢)
- 终于又能听莱昂斯卡娅的独奏会了,向这位不改初衷的大师致敬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